2009年湖北省甜菜夜蛾发生动态的系统监测与调查

2016-05-14 06:42周利琳司越王香萍杨伟望勇刘小明李芒司升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湖北

周利琳 司越 王香萍 杨伟 望勇 刘小明 李芒 司升云

摘要:2009年对湖北荆州、武汉、襄阳3个地区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种群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监测与调查。结果表明,3个地区成虫始见期主要集中在5月中旬,终见期在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成虫发生数量及动态变化存在较大差异。成虫发生数量从南到北呈递减趋势,荆州地区总诱蛾量分别是武汉地区和襄阳地区的1.35倍和12.50倍。武汉地区幼虫发生期最长178d,其次是襄阳地区140d,荆州地区幼虫发生期最短117d;全年总发生量以武汉地区最多2296头/百株,其次是荆州2259头/百株,襄阳1542头/百株。

关键词: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发生动态;系统监测;湖北

中图分类号:S4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9-2259-03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设施农业的大量推广,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Htibner)]的寄主种类、危害面积及危害程度呈上升趋势,已由原先的间歇性暴发演变成常发性害虫,对蔬菜、豆类、棉花、玉米、花生等的生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全国各地从南部的广东、广西到北方的北京、辽宁均有关于甜菜夜蛾发生规律的报道,其中以沿海地区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报道较多。甜菜夜蛾在湖北省的发生规律仅见荆州地区有报道,而甜菜夜蛾发生规律的研究又是甜菜夜蛾预测预报技术、抗药性治理技术、综合防控技术等研究的基础。鉴于此,本研究对2009年湖北省甜菜夜蛾发生规律调查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甜菜夜蛾PVC毛细管缓释诱芯和甜菜夜蛾通用型干式诱捕器均为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诱芯购进后在20℃冰箱中保存备用。

1.2 试验地点

选择湖北省有代表性的3个地区,即武汉地区(位于湖北省中部,代表鄂东丘陵地区。由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负责)、荆州地区(位于湖北省中南部。代表江汉平原,由长江大学农学院负责)、襄阳地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代表南阳盆地。由襄阳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负责)。根据甜菜夜蛾在不同地区的发生规律,在整个发生期内调查其成虫、幼虫的发生动态。

1.3 方法

在不同地区的蔬菜生产田设置甜菜夜蛾干式诱捕器,每个地区调查点设置3个诱捕器,诱捕器之间距离约50m。3个诱捕器的诱芯错时更换,逐日记录诱集到的甜菜夜蛾成虫数量。各地从监测到成虫后5-7d调查一次幼虫发生数量,采用棋盘式10点取样法,苗期每点10株共100株,成株期每点5株共50株。

2 结果与分析

2.1 甜菜夜蛾成虫消长动态

2009年湖北省荆州、武汉、襄阳3个代表地区甜菜夜蛾成虫年度消长动态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3个地区甜菜夜蛾5月进入始见期,6-7月为始盛期,8-10月为发蛾高峰期,11月为盛末期,但不同地区甜菜夜蛾种群发生数量及动态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成虫发生数量上看,荆州地区和武汉地区甜菜夜蛾种群发生数量显著高于襄阳地区,襄阳地区除8月下旬平均诱蛾量达到58.7头/个诱捕器外,其他各旬平均诱蛾量均在50头/个诱捕器以下,虽在盛发期(7~11月)有4个小高峰,但种群发生数量波动均不大。武汉地区甜菜夜蛾发生高峰期虽较荆州地区早,但其各旬累计发生量不及荆州地区。武汉地区仅在8月上旬平均诱蛾量达到351头/个诱捕器,而荆州地区累计有一个月平均诱蛾量均超过350头/个诱捕器,分别为8月下旬f373头/个诱捕器)、9月上旬(379头/个诱捕器)和10月上旬(422头/个诱捕器),且从7月下旬到11月中旬其各旬累计平均诱蛾量均在100头/个诱捕器以上,其高发期长达112d。

由表1可以看出,3个地区甜菜夜蛾发生始见期均集中在5月中旬,其中,以武汉地区成虫出现最早,5月11日即始见成虫,荆州和襄阳地区依次稍晚。襄阳地区甜菜夜蛾终见期最早(11月26日),比武汉地区(12月25日)早了一个月,荆州地区居其中。3个地区甜菜夜蛾发生期分别为210、229和192d,武汉地区甜菜夜蛾发生期长于荆州和襄阳地区,这可能是因为武汉地区调查点(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武湖基地)到11月下旬大棚设施区棚膜覆盖面积增多,对甜菜夜蛾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荆州和襄阳地区调查点甜菜夜蛾整个发生期内调查生境全部为露地。以上分析结果说明,湖北省甜菜夜蛾发生始见期主要集中在5月中旬,终见期在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终见期与调查点生境密切相关。

3个地区甜菜夜蛾最高峰日出现时间依次为武汉地区8月9日、襄阳地区8月25日、荆州地区9月2日,均为第一次出现高峰日,但最高峰日诱蛾量则是荆州地区最高,武汉地区其次,襄阳地区最低,荆州地区是襄阳地区的5倍。甜菜夜蛾发生期内总诱蛾量与最高峰日诱蛾量表现规律一致,荆州地区总诱蛾量分别是武汉地区和襄阳地区的1.35倍和12.50倍。说明甜菜夜蛾成虫发生数量从南到北呈递减趋势。

2.2 甜菜夜蛾幼虫消长动态

从大田甜菜夜蛾幼虫发生危害的时间来看,荆州幼虫始见期最晚(7月15日)。分别比武汉、襄阳地区晚45d和10d,而其幼虫终见期(11月8日)最早,分别比武汉、襄阳地区早了16d和13d,故其发生期最短,仅为117d,分别比武汉、襄阳地区短61d和23d(表2)。

由表3可知,在荆州地区调查发现甜菜夜蛾幼虫最早出现在豇豆上,随后在白菜、大葱、白花菜、辣椒、雪里红上发现。到8月20日幼虫发生量出现第一次小高峰,此时在豇豆上虫量最大(46头/百株),白花菜、辣椒等寄主上虫量也在增加。到9月10~15日在辣椒上出现第二次高峰,分别为192头/百株和189头/百株,随后幼虫数量逐渐下降。

武汉地区5-7月幼虫寄主主要为辣椒和小白菜,甘蓝和白花菜上幼虫相对较少,其中辣椒为其最嗜寄主。百株虫量最高为96头:8-10月甘蓝和豇豆上幼虫发生量大,最高峰日百株虫量分别为516头和184头:11月24日在百株甘蓝上调查到幼虫24头(表2),后一直未见幼虫。这可能与2009年武汉地区冬季较往年提前有关,武汉地区11-12月日最低气温多在10℃以下,日平均气温均低于20℃,且降雨频繁(8次,累积降雨量103,7mm),均不利于甜菜夜蛾的发生。虽然武湖基地甜菜夜蛾性引诱剂12月还可诱到成虫,但持续低温成虫能否交配产卵、产卵能否孵化、孵化后幼虫能否存活,这一系列的不利因素都可能导致田间幼虫的减少。

与荆州、武汉地区相比,襄阳地区甜菜夜蛾幼虫最高百株虫量及总发生量均最低,全年共调查到幼虫1542头/百株(表2),幼虫发生主要集中在7月11-30日、8月8-15日、9月5~19日、10月17-31日4个时段。7月5日首次在襄城区庞公四组发现幼虫,此时甘蓝百株虫量22头(表2);8、9月的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6.0℃和22.1℃,降雨量分别为173.0mm和44,1mm,气温相对较高,雨水偏少,是甜菜夜蛾的高发期,最高峰日8月8日在襄城区庞公三组甘蓝田调查到幼虫百株虫量为188头(表3);10、11月的月平均气温(19.8、7.5℃)持续走低,甜菜夜蛾发生量越来越少,至终见日11月21日,仅在襄城区庞公四组调查到百株幼虫虫量为15头(表2)。

3 小结与讨论

性引诱剂监测成虫的结果受气候条件、寄主、地理位置、药剂防治等的影响,且只要安装了性诱捕装置则每日都有监测结果,受主观干扰因素影响极小。但幼虫调查结果则不同,受主观干扰因素影响较大,如调查时机选择不当(选择田块刚施过药、寄主处于发育晚期或换茬或断茬、雨后1~2d等)、调查经验不足均有可能造成调查结果的人为误差。本试验中,荆州地区幼虫发生期比武汉地区短61d。其幼虫始见期(7月15日)相比其成虫始见期(5月17日)晚了近两个月。根据以上结果分析,荆州地区幼虫发生期可能更早。

气象因子是影响甜菜夜蛾发生的关键因子,襄阳市位于湖北省北部,位居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中游,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具南北过渡性气候特点,与荆州、武汉地区相比,其甜菜夜蛾的发生期短、发生量小。武汉地区2009年7-10月高温干旱、降雨极少(4个月累计降雨量175,7mm),使甜菜夜蛾发生量偏大,所以武汉地区成虫发生期、幼虫发生期均长于荆州、襄阳地区,幼虫发生量也高于荆州、襄阳地区。当然。影响甜菜夜蛾发生的因素除了气象因子外还有很多。如地理区域、迁入虫量、种植结构、寄主、天敌等,需要研究者积累更多的甜菜夜蛾系统监测与调查的资料,以便进一步明确湖北省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

猜你喜欢
湖北
The rise of China-Chic
湖北易捷“三重保障”拓市增效
湖北宜昌卷
湖北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7.拆台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Soft and Moist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