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梭梭LEA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2016-05-14 06:42马玉花冶贵生冯志鹏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梭梭碱基

马玉花 冶贵生 冯志鹏

摘要:为发掘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抗逆相关基因,以柴达木盆地梭梭的同化枝为材料,扩增其LEA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所得柴达木盆地梭梭的LEA基因碱基数为234bp,其中A碱基70个,T碱基52个,G碱基59个,C碱基53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所得LEA基因片段编码78个氨基酸,其中强碱性氨基酸有12个,强酸性氨基酸有6个,疏水性氨基酸有34个,亲水性氨基酸有26个。

关键词:梭梭(Haloxyolonammodendron);LEA基因;扩增;序列分析

中图分类号:Q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9-2383-03

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为藜科(Chenopo-diaceae)梭梭属(Haloxylon Bunge)多年生小乔木。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青海、内蒙古、甘肃的半荒漠和荒漠地区。柴达木盆地气候高寒干燥,蒸发量大降水量小,盆地沙漠化和盐渍化严重。梭梭作为柴达木盆地早生、盐生荒漠植被的主体,长期生长于干旱、盐碱的环境中,具有很强的抗旱、耐盐碱性,因而梭梭响应干旱、盐等非生物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备受重视。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是在棉花胚胎发育后期的子叶中大量累积的一类蛋白质,因而被称为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现已证明LEA蛋白不仅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也存在于细菌和无脊椎动物中,Dure等根据氨基酸序列或亲水性结合每个LEA家族特有的保守序列,将LEA蛋白划分为6个家族,Battaglia等后来依据棉花中已获得的LEA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将LEA蛋白分为七类。大量的研究表明,LEA参与了植物对干旱、盐、低温等环境胁迫的响应,LEA蛋白可被各种胁迫条件诱导而大量产生,在植物脱水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有关梭梭LEA基因的研究鲜见报道。本试验对柴达木盆地梭梭进行LEA基因克隆的基础上,下一步对LE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期为LEA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梭梭的种子采自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实验室育苗后取同化枝进行总RNA的提取。RNA提取试剂盒为北京艾德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Ex-TaqDNA聚合酶、反转录酶、DL2000 DNA Marker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

参照试剂盒说明提取梭梭总RNA,根据已发表的LEA基因序列设计扩增引物,由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预期目的片段长度为234bp。引物为LEA-F(5'-ATGGCTCGCTCTATCTCTAACG-3)、LEA-R(5-AGCCGCATGATFAGCAGG-3)。RT-PCR过程为取梭梭总RNA5μL,NHX-R4μL,DNTP Mixture3μL,RNase-FreeddH2O3μL,70℃预热5min,立即冰浴2min,加入5倍的反转录缓冲液4μL,反转录酶1μL,置于42℃水浴50min,95℃5min,补加RNase-FreeddH2O至总体积为50μL。PCR扩增程序:94℃1min,55℃1min。72℃1min,35个循环,72℃10min。将扩增正确的PCR产物送交生物公司进行序列测定,应用DNASTAR软件对LE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用Blast程序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梭梭总RNA提取

提取的梭梭总RNA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表明(图1),RNA所在泳道28S和18S条带清晰,28S为18S的两倍,总RNA质量可以满足后续试验的要求。

2.2 梭梭LEA基因PCR扩增结果

将LEA基因的PCR扩增产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图2)LEA基因所在泳道出现目的条带。大小与预期的234bD长度相符。

2.3 LEA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2.3.1 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梭梭LEA基因核苷酸序列经DNASTAR软件分析后,结果表明(表1、表2),LEA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234bp,整个基因序列中A+T的含量高于G+C的含量,氨基酸序列长度为78aa,分子量为8301.34Da,等电点为10.15。各类氨基酸中碱性和酸性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15.4%和7.7%,疏水性和亲水性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43.6%和33.3%。

2.3.2 梭梭LEA基因与参考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比较 将获得的梭梭LEA基因与Genebank中登录的梭梭(Haloxylon aammodendron,JQ277729.1)、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HQ427488.1)、甜菜(Beta vulgaris subsp,Vulgaris,LOC104898925)、长叶红沙(Reaumuria trigyna,KC701476.1)、茶(Camellia sinensis,JN400595.1)、阿拉伯芥(Arabidopsis thaliana,AK228151.1)、可可(Theobroma cacao,XM007050896.1)、胡杨(Populuseuphratica,XM011011893.1)、荷花(Nelumbo nu-cifera,XM010261212.1)、橙子(Citrus sinensis,NM001289140.1)、黄瓜(Cucumis sativus,XM004165868.1)、牧豆(Prosopis juliflora,D0645423.1)等植物的LE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图3、图4),所得梭梭LEA基因序列与非梭梭属植物LEA基因序列间存在着丰富的变异,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48.3%-79.3%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34.6%~75.7%之间,而与已登录的梭梭LEA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0%,说明梭梭LEA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变异因密码子的简并性而属同义突变。

3 小结与讨论

胚胎发生晚期丰富蛋白(LEA)是当前逆境生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前人的研究表明,在逆境胁迫下,胚胎发生晚期丰富蛋白大量积累并提高了植物的抗性,说明LEA蛋白积累是植物对环境适应的重要表现,LEA蛋白与植物抗逆性密切相关。本试验通过对柴达木旱生、盐生植物梭梭的LEA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结构预测,将为柴达木盆地梭梭抗逆机理的阐明奠定基础。

本试验获得的柴达木盆地梭梭LEA基因总长234bp,编码78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柴达木盆地梭梭LE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不同科属植物LEA基因的同源性在48.3%-79.3%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34.6%-75.7%之间,而与已发表的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梭梭LE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同源性为99.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0%,可见不同地域和自然环境的梭梭虽然其核苷酸序列上有一定的变异,但其氨基酸序列相同,未发生突变,这既保证了不同环境下梭梭LEA基因的一定程度的变异,也保证了NHX蛋白结构的稳定和功能的正常发挥。

猜你喜欢
柴达木盆地梭梭碱基
梭梭的建筑课
柴达木盆地北缘锂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应用思维进阶构建模型 例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中国科学家创建出新型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石膏及其硫同位素分布特征
生命“字母表”迎来4名新成员
生命“字母表”迎来4名新成员
环保志愿者在阿拉善种梭梭固沙
柴达木盆地柴北缘侏罗系烃源岩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