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道上奇景,探道上人生

2016-05-14 15:03徐成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草鞋老赵悲剧

摘要:20年代初中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几位充满哀愁的小说家,他们“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代表作家有蹇先艾、废名、王鲁彦、台静农等。他们的小说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讽刺批判,评价了作家们眷恋与失落的复杂交织的情感,以及戏剧与悲剧相互交融的美学风格,被鲁迅称为“乡土小说”。

关键词:乡土文学;悲剧命运;地方特色

中图分类号:K8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20-02

蹇先艾先生作为乡土作家的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水葬》、《在贵州道上》、《还乡集》《乡间的悲剧》等。他幼时曾和父母在贵州遵义生活,敏捷好学,童年喜爱观赏鸟语花香的故乡景色,因此他的大量文章和最深厚的感情都献给了贵州这片贫穷而又苦难的土地,以及这块土地上生活着、挣扎着的人们。蹇先艾先生曾说“贵州是他借以纪念从此阔别的童年”。本文就以《在贵州道上》为对象,分析蹇先艾的贵州情结以及所展现的深层意味。

一、叹重蹈覆辙的悲剧命运

故事发生在贵州道上,作者采用同故事叙述(叙述者作为人物参与到故事情节中,与故事中的人物打交道,有对话和感情沟通,同时向读者叙述故事的来龙去脉),叙述了作者在一次回贵州老家的路上所经历的事情,包括路途艰险、所遇到的轿夫和“加班匠”以及相关人物的谈吐、行为和他们的人生故事。故事的聚焦点是一个叫赵洪顺的人物,因为在贵州道上,路途艰险难走,所以加进来了抬短途的“加班匠”贺光亭和赵洪顺。首先作者对他进行了外貌打量:那是个矮黑的二十多岁的胖子,脸色真难看,一望而知是中烟毒很深的,穿件两半截连成的破汗衫,腿上一条又小又黑的裤子箍着,屁股的一部分还露在外面。简短的几句话,他的家境、嗜好便一目了然,也为后面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伏笔。在抬向三坡(地名)的路途中,多以人物间的对话为主,赵洪顺的回答轻快得意伴随着浓厚的乡野村夫般的野蛮气息。贺光亭说:“赵大哥,你的草鞋都烂了,这样拖起拖起的,还是去买双草鞋吧!”赵洪顺却并不以为意,他的草鞋是靠捡来穿的,而最要紧的事儿是能多吃几盒烟。后来在与作者的对话中,赵洪顺自述是个没爹娘,老婆也跟别人跑了的无家的人,毫无恋家之感,语气冰冷无情,甚至还敲起了作者的竹杠,要求多赏几个酒钱,勾勒出一副油腔滑调的丑恶面孔。在路途歇息的中转站,作者遇到了一位乡下妇人,拄着一根柴棍,好像走了很长的路,显得十分困顿的情形。她不停地向斜对过老赵们在那里吹烟的烟馆门里看,看得入神,连瞬都不瞬一瞬。然后头颤动,口里咿呀起来,渐渐那妇人头发披散了,两脚一阵乱跳,放声大哭起来。嘴唇边还颤动着一些含蓄的字眼,夹杂着哭声,正好像清明节女人哭坟的那种凄酸漫长的调子。她的哭声可能是为自己的悲惨遭遇而哭,也可能暗中预示着赵洪顺生命的早夭?就是这样一个让旁人误以为是疯子的妇女,先入为主的给我们以可怜、可悲、可疑的形象。而后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此妇正是赵洪顺的老婆,而赵洪顺却为了吹烟逼其改嫁,收人家的聘礼,卖掉自己的妻子。然而面对妻子的哭诉,赵洪顺却无动于衷,待他过足了烟瘾,一大步跳出来,扭住他的太太就是一拳,并一面高声大骂,一面用手挽住妇人的头发,用穿破草鞋的脚乱踢她。而赵大嫂却不反抗,还越发娇瞋,只是伤心的哭。老赵却一口咬定答应人家的生意,要干拢。告诉赵大嫂,不放心,就在三坡等他,陪她去。赵大嫂就又抱怨着,很可怜、很费力地顺从地向三坡路上走去,而老赵却头也没回。老赵野蛮、暴力、自私的个性,为了一时的口福抛弃自己的妻子,而赵大嫂的逆来顺受,失去独立人格而甘愿成为男人的附属品亦或是变卖品,可怜、可悲、可恨。老赵这一对夫妻,是当时饱受宗法制度迫害的农村千千万万个悲剧家庭的缩影,人格的不平等,思想的固守僵化,让人不得不发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叹!

轿子抬到河洞(地名)时,赵洪顺因以前拖欠一位卖泡巴的老太太一百文钱,被老太太拖住,他却并不想还,最后从他的工钱里扣除了这一百文钱还人,而一向顽固赖皮的赵洪顺却因这一百文钱被扣而哭起来,对于老赵来说,一百文钱可是够吹一盒烟了,直到作者答应给他还一百文钱才就此作罢。当天夜里,老赵不顾一天劳累,要到赏银就又到烟室去了,半夜,赵洪顺因当过土匪,被军士押走,可能会被枪毙,他的命运不得而知。纵观作者从贵州道上一路走来,老赵的风波不断,而事情的所有起因都是那一口烟——穿烂草鞋,卖老婆,欠钱不还,被军士抓。赵洪顺是社会底层众生相的一个典型缩影,麻木不仁地在烟室里寻求麻痹,失去自我,将爱与温暖的人性抛之脑后,甚至任意践踏摧毁,贵州道上,路虽艰险,然生存的意义何在?老赵和赵大嫂的未来之路何在?任其生命继续的苟延残喘亦或是反抗、拯救,反抗拯救的道路也许就如这贵州道上的崎岖鸟道一样,高不可攀。和赵洪顺一起抬的“加班匠”贺光亭,他才十七岁,高高大大,样子不过十八九岁,穿着还很干净,老赵和他一前一后形成鲜明对比,贺光亭劝老赵用抬轿的钱去买双新草鞋,后来为老赵被抓而伤心流泪,贺光亭是刚入世的单纯善良小伙,他代表着农村未来的希望,而在作者离开时,抬长路的胡小山说“抬加班的,烂流差,棒老二,都是一流货!”数年之后,贺光亭会不会重蹈老赵的悲剧命运?而当作者想拉开轿内窗户回头再看看贺光亭时,却怎么也拉不开,这其实也从侧面预示了贺光亭以后的悲剧命运,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的农村社会黑暗渺茫未来的生存困境的无力喟叹,对当时生活在里面的人们人性失落、生活混乱的无情鞭挞,以及一代又一代重蹈覆辙悲剧命运的无声控诉。就如结尾作者所说“唉!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何等的残酷呵!”

二、赏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

乡土文学的作家不仅致力于对故乡风习的批判讽刺,而且还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追求,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蹇先艾先生的故乡在贵州,所以自然而然在他的作品中就呈现出很多关于贵州的奇景。在《在贵州道上》这篇文章中,作者从两个方面展现贵州的美——景物、方言。

文中开篇就用了很大篇幅描写家乡贵州川黔道上形势的险恶,到处都是奇异的高峰,山峰相并,仿佛笔架,山峰之间是一些深沟和小路,山路曲折繁复,往往从这山到那山,看着宛然在目,但中间相聚着几百丈宽的深壑,要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对面。天常常酝酿着阴霾,山巅笼罩着一片一片白豰似的瘴雾,被风袅袅地吹着,向四处散去。道路如此险阻闭塞,不用说行装累赘的搭客要发出“行路难”的叹息,就连筋强力壮的轿夫都裹足不前了。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就给我们介绍了出现的“加班匠”,因为在贵州道上路途太遥远而又难走,也许几天才能看见一回太阳,走到这地方的人一直要奔波到夜幕低垂,才肯落下栈来。“加班匠”就是抬短路的,他们集散在小集市或荒村野店,烟癖很深,而且多是无家可归的二十多岁的乞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因为这贵州道上的崎岖,不仅给这些加班匠带来了微薄的生活来源,也引出了这深山里老赵的故事。险恶的地势条件使得山里的人很难与外界取得沟通,贫穷的物质条件,使得人们的思想裹足不前,很难看得到未来,造成悲剧也就再所难免。他们生活的希望如同那难得一见的太阳一般微弱,而这种恶劣的环境以及思想的孽根性犹如那直立两旁的悬崖绝壁,又如那一山高过一山的石阶,坚硬顽固,难以改变。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虽在写景,却让人感到一种沉重压抑的不可改变之感。

文中不仅描绘了贵州山之奇崛,还给我们展现了生动有趣的地方方言。抬轿的师傅唱山歌,用山歌表达路途的艰险:“分水岭来不算行,石牛栏才累死人!闷头井来还不算,祖师观要走半天!”还有有趣的报路,朗朗上口,抬轿夫一唱一和,提醒对方前面的路况,如赵洪顺和贺光亭的一唱一和:“黄连树下抚瑶琴——洋洋坡!”“慢慢梭!”“越上越陡!”“越上越好走!”“滑的很!”“踩得稳!”这一段对话中,是老赵提醒贺光亭路滑。文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也多用贵州方言,增添了地方特色,也更加彰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懒毬抬得!”“打烂仗”“背时鬼”“棒老二”“吃卫生汤圆”等都是颇具地方特色的方言,显示出人物泼辣的个性。

不论是对贵州风景的描述,还是特色方言的大量运用,不仅展现出蹇先艾先生对家乡的独特的感情,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贵州的大门,让我们看到大山深处小人物的悲喜命运,以及不易察觉的潜藏的地方文化财富,虽然它是拙劣的、粗糙的。《在贵州道上》能有这样深沉、凝练而饱满的感觉,能够让人在朦胧与模糊中深入思索,也是与这些“奇景妙语”密不可分的。①

注解:

①[中]刘俐俐:《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33页。

参考文献:

[1]蹇先艾.蹇先艾文集(小说卷)[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2]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

[3]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97-2000(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4]朱伟华.文学艺术教育与文本话语空间[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7.

作者简介:徐成(1993.6-),女,汉,四川达州,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草鞋老赵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巨鞋”
潜泳高手
画家的悲剧
随身带着救命钱
近视的悲剧
老赵
爷爷的草鞋
一日就是一生
一日就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