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与启示

2016-05-14 15:03顾怡文白云峰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社会阶层公平性对比

顾怡文 白云峰

摘要:社会学所说的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本文将从社会分层为着眼点,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分层的变化,从社会中国当下社会分层反映的现象中得到个人启示。

关键词:社会分化;社会阶层;公平性;对比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29-01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正在不断凸显出来。其中社会阶层分化的日益明显,贫富差距日益增大,使我们大家都很关切的问题。那么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国家的社会分层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带来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这样的变化。

一、什么是社会分层

在社会学中“社会分层”这一词汇是描述不平等的系统结构的一个术语,它反映出社会上各类物质性的和象征性的资源在不同的人当中的分布情况。通俗来讲社会学中的“层”是指一些社会群体,“分层”就是把所有社会成员分类为不同的群体,这些群体通常是按等级分列的。也就是把人们按照相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等级阶层。类似于古代的“士”“农”“工”“商”,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分层。

对于社会分层现象,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价值判断:功能论的解释和冲突论的解释。功能论认为社会分层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所有社会都必然是高低等级分化的,有能力的人获得更多的报酬居于更高的社会地位:反之,则获得低的报酬居于较低的社会地位 。冲突论则认为不平等和社会分层并不是社会所必需的,而是少数人通过各种手段控制和垄断资源并排斥社会其他成员所引起的虽然大多是资源存在分配不均的现象,但这绝对不是合理的、必然的。

二、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分层的变化

众所周知社会的转型必然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当然也会引起社会分层的变化。

(一)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分层种类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阶层主要分为两大类及工人,农民。详细划分的话可以划分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等少数几个阶层。

改革开放后随着体制的变化以及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社会阶层越来越多,社会分层也就越来越明显,目前大家公认的中国社会阶层大概有这么十类(1)、国家和社会管理者(2)、管理、经理人员(3)、私营企业主(4)专业技术人员(5)、产业工人(6)、办事人员、工作人员(7)个体商户(8)商业服务人员(9)农业劳动者(10)无业人员、失业人员。

(二)改革开放后社会分层特点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前社会阶层相对比较单一,而改革开放后社会阶层则明显的增多而且呈现出不断细化的特点。

在改革开放前社会分层相对来说比较固话,无论是哪一阶层的人员其变动的余地都很小,阶层间的流动也非常少。这与当时经济发展有关以外,也与国家的政策与人们的观念有过。而改革开放后社会流动明显增加,尤其是社会阶层间的流动也明显增多,由于社会转型,大部分人们开始选择拥有更好待遇的工作,于是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也开始变得频繁。

阶层间差距增大,改革开放前社会阶层较少,在国家的指导下,人们的总体生活水平相差不多,各各阶层间也只是身份的不同,在其他方面相差不多。但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机制的引进各各社会阶层的差距也不短拉大。例如我们一提到公务员立马就想到了高收入,而一提到农民,马上就会想到风吹日晒茅草屋。

阶层内的差异也在逐步明显,在改革开放前由于计划体制,大家吃大锅饭,这样大家的生活差异自然不明显。但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能者多劳,自然在相同阶层中出现了不同的的差异。

各阶层矛盾日益明显。由于社会转型,人们开始追求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而部分阶层占有过多的资源,自然也会引起其他阶层的不满,例如我国目前人们普遍对于公务员不满,就是他们有形无形的占有了过多的的社会资源所造成。

三、社会中国当下社会分层对人们的启示和反映的现象

笔者认为冲突论和功能论的观点都有利弊,对于社会分层的出现笔者认为是必然的,因为社会在发展,对社会贡献大的人自然会获得较多的收入。反之自然会得到较低的收入,社会分层也就然出现了。如果过度平均化反而会抑制社会的发展。但是这并不能表示社会分层就是合理的,人们可以采取各种手段去控制不平等的大小,如果社会出现了少数人垄断资源的情况使人们即便对社会做出了极大贡献仍然得不到应有的报酬,那么也不利于社会进步。我们不是要保证绝对的公平,而是要保证一个相对的公平。

目前中国的社会分层呈现出了一些特点和问题。

(一)社会不公平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的生活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社会的不公平正在增加,较高社会地位的人拥有过多的社会资源,而其他社会阶层的人们则拥有较少的社会资源。

(二)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同样的原因同样反映在收入方面,较高社会阶层的人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源那么也就能获得更多的灰色收入。

(三)社会流动受阻,随着分层的细化,我们也可以看到社会阶层的固化。越来越多的“二代”现象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这也加深了社会的不公平性,先赋性因素决定人的社会地位,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曾经有人戏称中国的各大分层称高级领导阶层是非天命而不能得。称中级领导阶层是必须得到奇遇才可得!可见人们对于社会阶层固化的不满。

(四)各阶层矛盾的加深,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社会各阶层间的矛盾不断加深,这是社会不公平的之间体现和造成的。直接反应为政府公信力的下降。长此以往必将引发大的动荡。

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快速发展,但是也问题重重,由于经济的多样性化时社会阶层的多样化,本身是非常好的现象,但是我们必须注重社会的公平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作者简介:顾怡文(1994.10—),女,回族,浙江嘉兴人,本科,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

白云峰(1994.1-),男,回族,宁夏固原人,本科,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方向为社会学。

猜你喜欢
社会阶层公平性对比
社会公平对中央和地方政府信任的影响
核心素养视阈下中小学课堂评价的公平性研究
云环境下能耗感知的公平性提升资源调度策略
提高职工医保统筹层次的必要性及其难点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统战部11年后再设正局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