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6-05-14 15:26文鑫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可行性必要性

摘要:社会治理是一个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平等的协调合作,共同承担管理责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持续互动过程。农村治理是社会治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社会治理需要社会工作,社会治理目标与社会工作功能高度相关,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有助于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和转型的新阶段,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治理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必要性体现在社会工作有助于解决乡村治理的难题、提升基层政府官员公共服务的能力、促进社会工作理论的创新等。其可行性体现在,中央政府对社会工作的制度化设计、民政部门和基层政府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所提供的契机、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奠定的基础共同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治理创造了可行性。

关键词: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治理;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38-01

一、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治理的必要性

(一)提升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需要

为提高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基层政府有必要社会工作的介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中共中央还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并且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要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公共服务这个层面,社会工作可以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社会工作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制度,其职能是帮助弱者和有困难的人群,缓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因社会变迁和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给他们带来的伤害。更为具体地说,社会工作是指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服务活动。这种服务的目的是协助弱势群体解决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即助人自助。

(二)化解农村治理中难题的需要

一般而言,良好的社会治理不仅是有效的社会控制,还应该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方面:其一,能够动员政治支持,获得民众的广泛信任;其二,能够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满足社会的服务需要;其三,能够有效地管理冲突,有良好的冲突解决机制。然而近年来,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治理和建设虽然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但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众多研究表明,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农民支出居高不下,乡村集体经济薄弱,普遍负债,村民自治、民主建设与制度设计尚有距离。乡村治理陷入困境或危机,直接关系到亿万农民的生存与发展,也影响到中国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改革或创新农村社会的治理机制,进而构建一个和谐的农村社会十分重要。

(三)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需要

社会工作从西方引入,社会工作理论在中国农村能否得到运用?回答这一问题就有必要在中国乡村开展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是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解决社会问题,而如何将其中国化、本土化既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治理的探索性研究既要检验什么样的乡村治理模式是有效的,更希望在实践中形成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工作模式并进行理论上的提升,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应该在农村社区治理和发展中得到经验。从社会工作者的立场和视野来看,无论采取上述何种模式,都要充分地认识作为对象的社区,这主要包括界定社区人口和社区范围,描绘社区问题与需求、了解主流价值、认识社区潜在或现存的压迫机制与歧视、认定权力机构、决定可用的资源等步骤。

二、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治理的可行性

(一)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治理奠定基础

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紧密,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主要即民政工作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治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形成了一整套的工作机制。基层民政部门所承担的工作,总体上都属于社会工作范畴,民政部门已经初步建立了覆盖所有民政对象的社会服务组织体系,构成了我国社会工作的主要载体。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社区建设、优抚安置、民间组织等各领域,民政部门也制定并出台了大量的社会政策法规和从业标准,建立了一整套的工作机制,为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其二,开拓了广阔的工作空间。民间组织和服务机构不管增加,为社会工作人才应用专业知识、实践专业理念,积极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其三,造就了一定规模的人才队伍。多年来,民政部门在长期的教育培训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社会工作人才,为农村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人才保证。所以,民政的工作机制和人才队伍还要向专业化转变,其基层机构和队伍力量还比较薄弱,与其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二)社会工作专业介入农村治理有科学的方法

就方法而言,社会工作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方法,并且可以针对个体、家庭、团体、组织和社区等不同的对象同时实施。在此基础上,诸多社会工作者又趋向于实施三大方法的综合。因而,在乡村社会治理和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有着独特的优势。社会工作者依托政府支持,通过宣传倡导、组织动员、资源协调,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如果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来说,改革开放还为社会工作下乡创造了广阔的活动空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治理可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如农村发展、妇女发展、助残助学、社会扶贫与社会救助、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社会犯罪与社会矫治、家庭暴力防范以及老年人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精神康复社会工作等。

三、结语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治理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果将社会工作纳人整个农村社会管理、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体系中,将能够建立一种能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实现政府和民间社会组织共同治理乡村社会的机制。农村社会工作评估、激发和利用来自社区的正向动力,帮助社区不良群体改善功能、恢复社会适应性,并创新农村基层社区治理机制,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农村社会。因此,社会工作在农村治理过程中的介入和运用将创新农村治理机制,又能提升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芮洋.乡村治理与农民福利的内在逻辑 [J]. 社会 2010(12)

[2]陈成文,赵杏梓,张丽芬.论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的发展空间 [J].山东社会科学 2015(1)

[3]王思斌.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种基础-服务型社会治理 [J].社会工作 2014

[4]史铁尔.“三区”计划为农村社会工作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J].中国社会工作 2015(25)

作者简介:文鑫(1991—),陕西省宝鸡市,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社会工作硕士,研究方向:社区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可行性必要性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