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南海问题”

2016-05-14 15:26冯新瑞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南海

摘要:“南海问题”形成的缘由[1]:1、南海资源与航运安全。1968年美国海洋地质学家埃默里做出的研究报告,认为南海存在亚洲最大的油气区:另外,区域外大国如美国、日本以保护航路自由为借口介入南海,怂恿越菲马等国不断挑战中国战略底线。2、1982年4月3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后,相关国家断章取义,认为掐侵占南海诸岛有法律依据。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取“先占岛后围海”策略和“先围海后占岛”策略,同时都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3、中国在南海的主权长期无法落实,导致南海周边国家乘机而入。二战后,国民党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由于国共内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大陆乃至台湾都缺乏全面驻守南沙群岛的实力。在没有强大的远洋海军支持的情况下,南沙群岛也很难长期坚守。南海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侵蚀这些岛礁,对中国人民感情上的伤害,是不可容忍的。中国必须拿出新的举措,务实、冷静、理性、有效的应对南海问题,捍卫中国在南海领域的主权。

关键词:南海问题;主权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41-02

一、南海问题的性质

南海问题表现为四个层次:一是南海的航道安全和自由通行问题。在这一层次,南海问题具有明显的国际公共产品的属性,维护这一公共产品符合中国、东盟和区外各大国的公共利益。因此,我们应高举维护南海航道安全和自由通行的旗帜。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的商船要驶往世界各地,维护海上航道安全和自由通行是中国对外政策应该努力推进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东盟既然寄希望于区外大国的支持,就必须在维护南海航道安全和自由通航问题上与中国保持比较相符的姿态和政策。同时,区外大国介入南海问题往往也是从这一公共属性入手。二是与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在专属经济区的划界纠纷。中国与这两个国家各自所主张的专属经济区存在重叠,但因印尼已经与中国达成了谅解,故其不在南海权益声索国之列。三是中国与菲律宾之间围绕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归属问题发生的争执。这是双边的纠纷,只要双方都本着尊重历史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应该是不难解决的问题。四是关于南沙群岛及周边海域归属的纠纷。这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也是南海问题的核心。现有四国五方(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地区、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提出主权要求,各不相让,而且在岛屿占有和资源开发等方面中国均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

二、南海问题的发展障碍

长期以来,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和南海问题相关国家之间海洋油气资源合作开发意愿的不足阻碍着问题的解决。[2]南海问题表现出来的关注力量国际化、解决方法复杂化与权力诉求法理化都对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带来了严峻挑战。

(一)关注力量国际化。南海争端本该是南海周围相关国家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但是出于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考虑,出现了现实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越来越多的区外国家力量主动卷入南海争端,然而东盟也没有反对。区外力量的介入对南海争端的解决弊大于利。

(二)解决方法复杂化。南海问题的一个令人紧张的现状,就是涉及争端的国家特别是菲律宾和越南这样的激进声索国,在前边我们已经提到菲越两国加大军事储备,并积极进行军事演习甚至不惜在南海一战,认为武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而区外大国力量对于菲越的做法都只是给予敷衍式的批评,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所以局势格外紧张,甚至会出现擦枪走火的可能。

(三)权力诉求法理化。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以来,相关国家断章取义,非常善于“灵活运用”国际法依据来争取非法利益。然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传统的九段线海疆划分方法有明显的冲突,所以相关国家利用国际法诉求权力对中国很不利。

三、南海海域周边国家的政策动向

(一)越南、菲律宾的政策动向探究[3]。

越南是唯一(中国除外)提出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的国家,也是目前在南海争端中获得利益最大的国家。越南和菲律宾不仅对东盟以集体之力与中国开展对话态度最为积极,曾多次对当前非正式的会谈方式表示不满,而且还极力主张东盟以集体方式向中国施压,对中国所主张的双边协商机制持相当冷淡的态度。此外,越南和菲律宾对美国等区外大国介入南海问题持特别欢迎的态度,一位越南外交官在接受国际危机组织采访时表示:“邀请美国介入并以此制衡中国的影响力是我们的最佳选择。”2010年越南利用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的便利热炒南海问题,这一行为与美国高调介入南海事务的政策不谋而合。与此同时,越南、菲律宾在军事上采取连番动作,进一步凸显出在南海争端中的强硬态度。总体来看,越菲两国都加强海空军现代化的步伐;加强对所占领域岛礁的实际控制和主权宣示;都在加入东盟后希望通过东盟的力量对抗中国,以增强对南海问题的发言权;同时不断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不断借力于美日印等大国抗衡中国力量,不断把南沙问题提交国际法庭要挟中国。

(二)马来西亚、文莱的政策动向探究。

马来西亚南海政策的表现主要是[4]:(1)积极经营占领的南沙岛礁,马来西亚自实际占领岛礁后,不断采取措施加强对实际占领岛礁的经营,另外,马来西亚还积极与美日就油气资源开发方面进行合作,以此牵制中国。(2)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马来西亚反对推进多边协商,而主张采取各自的双边协商机制。(3)在东盟与南海问题的关系上,马来西亚一方面希望东盟在南海问题上发挥作用,但由于其和越南、菲律宾存在矛盾,使马来西亚对在东盟外长会议上讨论南海问题的态度仍然表现出犹豫不定。(4)在对待中国态度上,马来西亚在南海争端国家中与中国的关系最为友好,其领导人多次在公开场合否定中国崛起将给东南亚国家带来威胁的论调。不可否认,马来西亚推动了中国-东盟对话机制的建设,并在中国-东盟南海问题对话过程中扮演者积极的角色。(5)在对待区外大国力量上,马来西亚也积极回应美国的南海政策,其战略意图是依靠美国抗衡中国在南海的军事优势。

文莱虽是争议方,但由于缺乏其他成员国的政治影响力,在南海问题上从未有过大的主动倡议和作为。

总体来看,马来西亚和文莱的态度比较温和,不采取激进的行为,还积极主张以合作的方式解决南海问题,因此两国不会引起南海问题的恶化,更多是促进南海问题的妥善解决。

(三)泰国、缅甸和柬埔寨的政策动向探究。

2012年4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到访的泰国总理英拉举行会谈期间,英拉表示泰方愿意为推动中国-东盟合作,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泰国迄今为止已于中国进行了三次联合军事演习,同时,泰国也不希望任何区外国家力量介入其中。这些都表明泰国非常重视与中国发展双边关系,共同维持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决心。但与此同时,泰国另一方面却寻求东盟在该问题上的一致意见,与中国反对南海问题东盟化的立场相悖。另外,出于自身安全利益及地区力量平衡考虑,也加强同中、美、日等国海上安全合作。表现出泰国的复杂态度,至少在南海问题上泰国不趋附于美国是难能可贵的,也可以推敲出泰国不希望南海问题恶化。

中缅是传统友好邻邦,两国关系近年来更是发展迅速,截止2012年,中国已成为缅甸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作为南海争端的非直接当事国之一,缅甸在中国的战略棋盘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一个与中国关系发展良好的国家,缅甸强烈反对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复杂化和扩大化,不支持东盟以一个整体卷入南海争端,这一观点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所主张的双边谈判解决方式不谋而合。因此在南海争端上,缅甸的立场是明确支持中国的。柬埔寨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主张通过谈判方式和平解决国家间领土问题,长期以来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在南沙问题上也对中国的政策主张较为认同。虽然近年来区域内外各国利用各种时机在南海问题上频繁向柬埔寨施压,但总体来看,柬埔寨在各种国际和地区场合还是给予了中国有力的支持。因此在”制衡“中国一面和”借力“区外大国力量一面都很不明显,对于南海争端一直持比较超然和冷淡的态度。

(四)美、日、印等区外大国主动介入。

长期以来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一向采取机会主义态度,因而并没有形成一以贯之的南海政策,事实上美国的南海政策总是在动态调整中不断变化发展的,未来一段时期内,美国南海政策走势大致有几个方面:1、美国将继续推动南海问题多边化、国际化,建立多边安全机制。该战略图谋是美国精心策划、酝酿已久的,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抓手,这一政策将在较长的时期内继续延续下去。2、美国利用南海问题长期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不会改变。南海争端的不断升级给了美国绝好的机会,南海问题成为美国遏制中国崛起,打压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棋子。美国绝不希望看到一个正在崛起的、强大的并逐步走向海洋的中国,美国也绝对不愿意让中国在这一地区掌握主导权。在“乌克兰事件”中美国联合欧盟对俄罗斯实行经济制裁便可以看出美国会阻止任何一个大国在其他地区的强大。中美将围绕南海问题展开较为长期的博弈。3、美国将继续全方位加大对南海地区的介入力度,加强美国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4、未来美国的南海政策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中。美国国内对于美国现行的南海政策有着不用的声音。5、美国选择与中国直接军事对抗的可能性不大,小范围军事摩擦或将不可避免。美国加强了其在南海海域的军事存在,公开以“保障航行自由”和“维护地区稳定”等为借口,加强对南海及其附近海域的控制,密切监视着南海的动态;另一方面,相比较于中国进行直接的零和博弈而言,美国当然更愿意选择寻求能够与其共同分摊霸权成本的合作者,即有意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促进彼此间的了解,减少直接冲突的可能性和代价。印度积极推进“东进政策”,参与亚太地区事务,以提升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印度在军事方面和能源方面积极与越南展开合作与互动,以加深对南海问题的介入,2002年印度在柬埔寨参加首次东盟峰会,建立了印度-东盟10+1对话机制,标志着印度继中日韩之后作为第四个单独与东盟展开机制性对话的国家,双方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次,印度强化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加强自己在南海问题的威慑力,印度在南海领域进行军事演习、港口访问等,强化自己的军事部署。另外,印度还以“南海航行自由”为由与日美大国合作,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从印度的政策上可以分析出南海丰富的资源与国际影响力是印度介入南海问题的出发点,印度想要获得更多的油气资源来发展经济并且又想通过自己的行为跻身进入世界一流大国的行列。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可侵犯了中国在南海的主权。

四、中国对南海问题未来政策应侧重的几点意见[5]

(一)基于南海地区的紧张局势,我们应当采取委婉的方式诉求我们的主权。南海周边国家积极进行军事装备,这给我们一个警醒,我们要秉承邓小平外交思想,既要“韬光养晦”,也要“有所作为”,我们一方面要准备好自己的军事力量以待最坏打算,另一方面则要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积极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在南海的原则性问题上不妥协、不交易,坚持双边解决原则,反对区外大国干涉,不接受国际法院对南海问题的“仲裁”。

(二)继续坚持“双轨思路”不动摇。南海“争议”的“和平解决”应该通过“直接当事国”进行,必须坚持双边协商解决,力避南海问题国际化。“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应该“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维护”,而不是“由中国与东盟生声索国共同维护”,这意味着中国认为东盟的所有国家都应该在南海和平与稳定上发挥作用,打破了原来所认为的南海问题反东盟化的主张,这对于除声索国之外的国家是一个良好的信号,也是中国拉拢其他东盟国家的绝好机会,为南海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影响。

(三)中国应力争在南海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和海洋安全维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应继续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友好”的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中国要积极维护南海航行安全,尤其要积极介入马六甲海峡安全维护的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菲律宾共和国就南沙问题发表的联合声明(1995年8月11日)

[2]邹立刚《南海问题与中国的对策》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3] 越南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对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越南大陆架之声明

[4]曹云华、鞠海龙主编《南海地区形势报告:2012~2013》,时事出版社2013年版,第15-16页

[5]鞠海龙:《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现实思考》,第60页

作者简介:冯新瑞(1992—),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国家和地区间关系。

猜你喜欢
南海
南海明珠
南海农民赤卫军
美国威胁 南海安全
稳定南海形势?塑造南海秩序
她的温情,让我难以忘怀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美出动“海神”侦察南海
许利平:处理南海争端拟虚实相间收放自如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