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管理水平与教学效果

2016-05-14 15:26申增强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表扬课堂管理观察

申增强

摘要:课程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互动,学习知识的环节,它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经济进步与科技发展,为国家培养适用型复合人才。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管理好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技能。可是在教学活动中,很多没有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往往很重视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忽视了课堂管理。课堂管理其实很重要,只有教学与管理并重才能使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教师;课堂管理;制度;水平;观察;表扬;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78-01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与教学效果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加强教师课堂管理水平势在必行。依据相关调查统计表明,许多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过程中,课堂氛围较差,主要体现在:教师在台上大讲,学生在下边小讲,整个课堂乱哄哄的,就像是在开讨论会;更有甚者,在课堂上为不点小事和学生大声吵了起来,致使教学不能正常进行,教学计划自然也难以完成。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往往埋怨学生不遵守纪律,不懂礼貌,甚至感叹学风日下,人心不古。但同样的班级,同样的学生,有的教师上课却纪律良好,从没出现过这种情况。什么原因呢?这是我们每个从事教学的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若冷静思考,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难悟出这样的道理,搞好课堂管理,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奋发向上的学习气氛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从以下几点进行讲解提高教师课堂管理水平与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一、严格执行课堂管理制度

健全制度,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备的制度是搞好课堂教学的根本保证。事情无论大小,都要有明确的要求。但完善的制度只是为搞好课堂管理提供了条件和依据,能否搞好课堂管理,关键在于教师在实施这些制度时是否严格要求。有的班级制度可谓健全,《常规》《守则》《行为规范》等一应俱全,老师走上讲台,学生起立行礼,有的站着,有的斜靠着墙,有的低着头看脚,甚至有的噘着屁股双臂伏案,趴在桌上,而老师竟毫不在意,面对如此“千姿百态”的学生有礼貌地说了一声“请坐”。纪律如此涣散,局面如此混乱,与其说学生素质差,不守纪律,还不如说是由于教师的“纵容”与“娇惯”造成的。“教不严,师之惰”这种只管上课,不管学生,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的做法是极端错误的,这是教师的严重失职行为,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只有学生与教师密切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严”字当头,严要求、严执行、严管理,持之以恒,逐步使学生养成守规矩、懂礼貌、爱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多观察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行为

勤于观察,及时发现,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教师上课,切记“目中无人”否则就会出现“教师台上叫,学生下面笑”的局面。中学生特有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精力旺盛,对事物富于热情和好奇心,但又不稳定,缺乏持久性,这就使他们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意志薄弱,很难在课堂上管住自己。这就要求老师上课时一定要“目中有人”,有时甚至多长两只“后眼”。上课时必须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注意每个学生的微小动态,对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微小动作,都要及时发觉并加以分析,做出准确判断,发现情况,及时纠正,使之注意力集中。或示意眼神,或停下讲课,或给予提醒,这时学生一般马上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加以改正。

三、注重处事方法

遇事三思,谨慎言行,避免矛盾激化。个别学生在课堂上的违规或不尊重老师的行为有时确实有些过分,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怎么办呢?是大动肝火,还是冷静处理,这对能否解决矛盾关系极大。处理不当,不但于事无补,不能化解矛盾,还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如某生在课堂上玩游戏机,老师让其交出来,学生佯装自己什么也没玩,(把游戏机塞入了同桌的桌兜)教师大发雷霆,让其滚出教室,学生一下子抓住了老师的“小辫”:“你当老师的怎么骂人?”全班同学作壁上观,教师孤立无援,十分尴尬。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平和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感情是非常重要的,说话一定要谨慎,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方法一定要恰当,切忌简单粗暴,更不能动“武”。

四、多表扬学生,帮其建立学习自信

多些表扬,少一点批评,建立友好宽松的师生关系。有的教师对于学生过于严厉,学生做的对,认为他们应该这样做;做的不对,就很加批评,甚至是斥责挖苦。这样就能搞好课堂管理吗?不能,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使一些写生产生自卑心理,整天耷拉着脑袋觉得自己低人一头,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老师让怎样做,偏不怎样做,上课不遵守纪律,交头接耳,搞小动作,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对老师讲的课也厌烦,明着和老师作对,故意气老师,出现这种情况老师不管,则课堂纪律涣散;管,学生又不服,师生关系更加紧张。要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必须要多看学生优点,少看缺点,多表扬,少批评,对差生更要这样,多发掘他们身上的“亮点”加以表扬,使其感到看得起他们,关心他们,这样可增加他们的自信心,避免自暴自弃的心理产生。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我们做的很多,用四个字说就是教书育人。教书不是教死书,要课内课外,融会贯通;要声情并茂,引人入胜,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件有意思的事情;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和学生们平等交流,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快乐和交流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育人不是教育人,要将心比心,做好沟通;不搞歧视,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束缚他们的思想,让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让他们自由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魏薇. 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严家丽.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果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刘书增. 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4]张育青. 高中教师课堂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现状分析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

[5]魏雄广.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课堂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现状分析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表扬课堂管理观察
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的注意力需要“多彩”的途径
浅谈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关怀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