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2016-05-14 15:26王建生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意义措施

王建生

摘要:情感作为人的一种基本感知能力,在人的一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够对情感要素、情感追求、情感标准几方面有效发掘、利用,学生一定在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深受影响。如此,也会大大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人生奠定良好的根基。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意义;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80-01

一、情感教育的实施意义

情感——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人活着就一定具有各种各样的情感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包含对祖国、亲情、友情、大自然等诸方面的情感,小学语文课文的学习不仅限于让学生简单理解所学内容的主要意思,更重要的是学生情感领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认知有着重大的意义。小学语文情感教育重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为其成长铺设良好的道路。在今天,情感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方面,引起了越来越高的关注,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教育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丰富学生情操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学生们也能在这些情感的陶冶下更加健壮地成长。

二、情感教育的实施措施

(一)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

学生在6--12岁阶段,情感都具有不稳定性和肤浅性特征,这都源于他们的思想以及情感正处于成长过程,还不成熟。针对学生的以上特点,教师应当通过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启发,既激发了他们的情感又增强了学习积极性。

1.老师要注重挖掘教材的情感点。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上有较多与学生相同或相似的情感点,因为教材的的编排必须以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及情感特点为依据,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透彻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找准教材内容的情感点,这样才可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2.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相应的情感环境或气氛,

来传达情感。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相应的情感环境或气氛,不但能充分传达所授内容的情感,而且能够让老师和学生的情感进行相融相合。

(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在我们今天的教育里,教师角色充当的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良好人格的塑造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亦师亦友。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对语文课堂学习的实效性有极大的提高。既然如此,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第一,老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他们,要多关注、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逐步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他们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在课堂上充分给予学生施展才华、表现自我的机会,使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第三,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鼓励、表扬学生为主,尽量少批评或不批评。肯定学生的每一点儿进步,满足学生内心对成功的渴望,提高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效实施情感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引导学生感悟情感。

无论什么类型、什么题材的文章,小学语文教学素材都来源于生活,简化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其中蕴含了作者们丰富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将两者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情境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充分理解、体验和感悟。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还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体会生活的良好意识。情感体验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以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为出发点,对教学情节进行合理化的想象和虚拟。

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老师和学生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碰撞与互动的过程,教师通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情感进行深刻的理解、体验和感悟,使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文章中体现的真善美,对学生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

三、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行策略

(一)语言引导策略。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教育设施投入等原因,小学阶段教学中,主要以课堂形式展开教学工作。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述知识点,并促使学生掌握,语言是最佳的传递手段和交流方式。通过语言的描述,将创设情境导入到课程内容中,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去理解、学习并掌握。这一过程中,对教师的语言描述能力是很大的考验,除了要具有丰富的语文体系知识之外,还要形成相应的表达技巧。如在讲述唐诗《锄禾》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联想一个辛苦的农民形象,在烈日炎炎的环境下辛苦的工作,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劳动的艰辛。

语言引导策略的执行,可以在结束之后问学生“爸爸妈妈工作辛苦吗?”“你们有什么样的想法?”让学生通过结合自身的联想,更好地体会古诗中的意境。

(二)多媒体策略。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快速地运用到教育体系。为了加速义务教育的工作成效,部分小学中也购买了多媒体设备,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就目前来说,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课堂上十分常见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意到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的优势。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的重点都在于阅读、感悟和联想等,教师普遍运用语言文字激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但是多媒体教学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生动的感受到课本中描写的人或物。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站在学生的高度和角度,体会学生的情感,平等对待学生,重视与学生进行沟通和感情交流,拉近师生距离,使语文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活泼,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语文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体会语文的语言、文化魅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主动性。创建和谐的情感教学平台,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宋军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 新课程研究,2009,07.

[2]白丽波.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 散文百家,2015,03.

[3]吕立尊.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 华夏教师,2015,11.

[4]叶琴.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探索[J]. 教师,2014,27.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意义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有意义的一天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