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术后护理

2016-05-14 16:25崔静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护理

崔静

摘要: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多由于鼻窦黏膜炎症和肿胀引起窦口堵塞,阻碍鼻窦分泌物的正常流出,可由细菌、真菌、病毒感染以及过敏引起,极易反复发作。近年来,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在鼻科学领域中广泛开展使难治性鼻窦炎治愈率明显提高。本文对术后护理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鼻内镜;慢性鼻窦炎;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7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22-01

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共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患者105例,其中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的98例,治愈率90%以上,临床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收集我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05例,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16岁,平均42岁。单侧病变患者36例,双侧病变患者69例。患者均有鼻塞、流脓涕症状,部分患者有嗅觉减退、头痛、记忆力下降等症状,病程数月至数年不等。所有患者术前行CT扫描。

二、治疗

常规检查后,做术前处置,修剪鼻毛,药物皮试。在局麻下行鼻内镜下开放各窦,扩大上颌窦自然孔,清除上颌窦内新生物及分泌物,术腔填塞凡士林纱条或高分子膨胀止血海绵,术后48h撤除填塞物,5d后每日冲洗鼻腔、中鼻道,用曲安奈德鼻喷剂局部喷鼻。

三、术后护理

(一)体位。

局部麻醉患者术后采取半卧位;全麻未清醒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后取半卧位,有利于患者呼吸相对通畅,有利于鼻腔渗血和分泌物的排出,减少感染几率。

(二)用药护理。

1.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一般5~7d; 2.滴鼻剂的应用:患者鼻腔内的凡士林纱条或膨胀海绵一般于术后24~48h后取出,取出后即可点药,初期应用呋嘛液,以收缩血管,

(三)鼻腔冲洗的护理。

术后鼻腔冲洗和清理非常重要,是保证术后效果的重要一环。冲洗液的配制各院不相同,目的均为抗炎、抗过敏、抗真菌和促进表皮增生,防止鼻腔粘连。教会病人正确的鼻腔冲洗方法,使冲洗液有效达到中鼻道和筛窦腔,而达到好的治疗效果。1.术后第5d开始每天冲洗鼻腔,术后2月内患者自行冲洗鼻腔2次/d,药物加入生理盐水中后要充分摇匀。2.使用鼻腔冲洗器时,插入患者鼻腔动作要轻,以免损伤鼻黏膜,引起出血。3.两侧鼻腔交替冲洗,嘱患者憋住呼吸,用嘴喘气,随着冲洗液的流出,吐出口中液体,学会憋气非常重要,以免误咽,引起呛咳、黏膜出血。4.冲洗后要轻轻擤鼻,要一侧一侧擤,勿用力;以免引起血管破裂出血,然后将鼻腔中结痂取出。

(四)出院指导。

1.保持生活环境的空气清新湿润,预防鼻腔内的干燥,加速鼻腔内的血液流动,让鼻腔变的通畅能有效的避免鼻窦炎复发和鼻腔其他疾病的发生,使用加湿器要经常清洗,以免滋生细菌。2.术后患者在拧鼻涕的时候,千万不可用力过度,以免将鼻涕擤入鼻腔,造成反复感染,可以轻轻的擦拭鼻腔,或者将鼻涕吸入喉咙,再咳出来。3.经常用热毛巾敷脸,多喝水,保证身体所需水分的充足,预防感冒。4.每周复诊,2个月后每月复诊1次。

猜你喜欢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护理
短期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循证护理在胆结石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骨科术后疼痛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缓解效果分析
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手术疗效分析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射频治疗会厌囊肿疗效观察
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前后黏膜的结构及功能变化
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观察
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