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研究

2016-05-14 17:25张芳芳A张存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专业化管理人员行政

张芳芳 A张存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校管理的内容不断丰富和细化,管理对高校的发展日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提高自身竞争力,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

关键词: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03-01

一、背景介绍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不仅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地方高校应对国内外竞争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作为实现地方高校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前提条件,其本质特征不仅体现了专业化管理的共性,而且又具地方高校管理的特殊属性。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尤其是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而且也有利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的快速、健康和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校管理的内容不断丰富和细化,管理对高校的发展日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提高自身竞争力,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在今天高校大发展的背景下,所有高校的行政管理都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但比较而言,地方高校行政管理面临的问题可能更为引人注目,也更为事关重大,甚至关系到地方高校的生存问题。地方高校作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忽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行政管理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影响到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我国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等学校管理专业化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在欧美西方国家,院校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专业。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院校管理在北美开始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当时人们感到,院校管理长期被一些劝告性的、零零碎碎不成系统的意见占据着,应该借用社会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对这个领域进行研究,为实践提供有用的、较为准确的方法和技术,院校管理工作应该专门化、专业化。 目前,我国高校办学效益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当下,必须大力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二、现状研究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整体状况是:大多能做到爱岗敬业,但缺乏开拓精神,往往习惯于维持传统而单一的常规管理;学历层次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行政管理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应有的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没有完善的管理专业培训体系,不能通过终身的管理专业训练,从而习得教育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实施专业自主;缺乏客观公正的激励机制,待遇两极分化严重,从业者的社会地位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究其原因在于:片面强调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缺乏应有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的意识;有意识无意识地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与知识化、学历化完全等同起来,学习目标不明确;不重视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未能制定出灵活多样的、讲求实效的培训制度并积极实施;没有建立起合理的针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正确的行为和价值导向,充分发挥个体积极性和群体效能。

在国家尚不富裕、教育经费尚不充足的国情下,面对经济积累的相对滞后与突飞猛进的高教事业之间的冲突,我国地方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可以说,加强其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研究,进而让管理出效益已迫在眉睫,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当前,在我国地方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不仅理论上存在着许多误区,诸如一些人把“职业”与“专业”和“职业化”与“专业化”混为一团,以及地方高校的行政管理生搬硬套部属院校的做法,而且在实践中由于地方高校的现有行政管理人员中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经过高校管理或高校管理专业技能的培训,对高校管理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往往是靠“摸着石头过河”工作。由此造成的是部分人甚至认为理论的指导可有可无。所以,开展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研究,是新一轮地方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我国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仅必须走专业化的道路,而且开展系统的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理论的研究也势在必行。

三、结论

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借鉴国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经验,推进我国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的思路有;更新高校行政管理观念,优化行政管理岗位聘用制;构建因校制宜的考评制度,形成“优劳优酬”的激励机制;贯彻执行知识管理的理念,重视国内及国际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提高行政管理者自身素质管理人员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同时还是管理创新的主体,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对行政管理创新尤其重要。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优秀的管理者都必须是本专业的内行,精通自己的业务,否则就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素质,要注意引进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创新意识和掌握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人才充实到行政管理队伍,从而打破被动、维持性行政管理系统的平衡,优化行政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结构;在工作安排上,将业务学习和培训作为行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进行,结合本部门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现状和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案例讲座、管理经验交流讨论。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克服传统教育管理中一些弊端和缺陷的有效途径。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呼唤着高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高效率,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不仅是高校管理科学化的前提,同时也是实现高校管理民主化、提高高校管理效能的重要条件。当今世界范围内,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己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美]韦恩·F·卡肖.《人力资源管理》,王重鸣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2][美]苏珊.E杰克逊、兰德尔.S舒勒:《管理人力资源》,欧阳袖、张海容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

[3]理查德L·达夫特等.《管理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4]张家瑛、喻燕刚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

[5]韩承敏.《跨文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猜你喜欢
专业化管理人员行政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浅析行政相对人在依法行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