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北方传统民歌之特性

2016-05-14 17:25施安宇晴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音乐特征

内容摘要:中国的传统民歌一直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它在长期的发展中经历千锤百炼,其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已臻至境,风格特征方面也呈现出南北各异的两大属区,千百年来都引导和制约着我国的传统音乐发展。

关键词:传统民歌;南北属区;音乐特征

中图分类号:I2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29-01

中国的传统民歌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它在长期的发展中经历千锤百炼,其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已臻至境,其风格特征方面呈现出南北各异的两大属区,自古代关于南北曲特征的记述,南曲“主清峭柔远”“其变也为流丽”“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北曲“主劲切雄丽”“慷慨,其变也为朴实”“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北相异的风格特点千百年来都引导和制约着我国的传统音乐发展。

一、什么是传统民歌

杜亚雄先生曾经为传统音乐定义时这样表述过:“中国传统音乐应当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的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的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音乐形态特征的音乐,其中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世代相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的形式创作的、具有民族固有形态的音乐作品。” ①从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杜亚雄先生不断在强调“本民族固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音乐必须是建立在一个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的,因当地特定的文化、风俗、习惯等等而产生的同根音乐,而并不是任何地区都共有的。

其次,周耘先生在对民间歌曲的定义中是这样表述的,“民间歌曲,是指处于社会基底层的民众在长期的物质生产、精神生活与社会交往过程中口头即兴创作的一种声乐艺术。创作方式的即兴性、传播方式的口头性、创作主体的集体性、传播过程中的变异性,是民间歌曲最显著的四个特征。” ②民歌的创作主体就是基层百姓,创作的方式也是真实情感的一气呵成,甚至可以说是情到深处自然抒发而出的“叹”,自然流淌着的旋律中,满满的都是人民自己的情,自己的意。

由此,我们就知道了所谓“传统民歌”,即“历史上产生的、绵延流传至今的民间歌曲。”它在不断的变迁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裁特征、形式特征与审美特色,具有突出的历时性、地域性、民族性以及乡土性的文化特征。

二、南、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众所周知,秦岭是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是我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而自秦岭到苏皖间洪泽湖,则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歌风格特征的分界线。不难看出,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地理环境对我国南北方传统民歌风格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历朝历代建都大多都在地势平缓、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富饶地带,然而一个王朝的中心,必然也是其文化最繁荣的中心点。这也导致了南北方人民在生活质量、文化内涵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一)南方传统民歌基本特征。

1.以五声调式为主。

南方民歌普遍采用的的没有fa si的五声音阶,就算是出现了fa si,多数情况之下也是清角为宫,或者变宫为角的调性转换。就连从北方传入南方的七声旋律,最常见的是改变是将fa变为mi或者sol,而si则变成la或者do来演奏或者演唱,因此在南方流传开来的还是五声调式。

2.旋律字少腔多。

南方人似乎习惯“吟唱”,一句民歌唱下来总喜欢拐几个弯,或许这跟南方人习惯“借物抒情”这样不直白的情感表达方式有关。唱词的字与字之间总会有不同程度的华彩来装饰旋律,而“倚音”就是最常见的运用,即可以迎合旋律委婉柔和的情感,还可以造成连绵不绝的后续回味。

3.音程的进行以级进为主。

南方民歌最常见的就是以大二度、小三度这样的迂回进行。后续都有旋律继续装饰,旋律线条还是以波纹型、坡度较缓的山峰型为主,几乎不会出现大跨度的瀑布型。这样的音程进行或许与南方的地理和历史状况相关,相对平稳的生活,才会使南方人民有着温顺细腻的性格特征与审美情趣。

(二)北方传统民歌基本特征。

1.以七声音阶为主。

北方民歌更多的运用七声音阶,使得音乐会有半音和不稳定音的产生,并且加上北方多羽调式的使用,给人以阴暗、沉闷的感觉,正好也是北方人民生活状况不如南方的写照。同样,就算是从南方传入北方的五声旋律的音乐,也经常变成七声音阶在北方广泛被传唱。

2.旋律腔少字多。

北方人性格豪爽,习惯直抒胸臆,加上他们生活的环境多高原、山地,使得北方人的嗓音高亢、嘹亮,他们在歌唱民歌时, 很少出现装饰音,而是有一个音一泻千里之外的感觉,将心中的情感和想说的话表达到淋漓尽致。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他们经常借助跳跃进行来丰富曲调的起伏与美感。

3.音程的进行以跳进居多。

北方民歌喜欢以四度甚至更大的音程度数跳进进行。旋律线多呈现出的是大幅度的陡峭山峰型,有棱有角。北方的地势高,生存环境不如南方依水而居,在生活中经常“喊话”,这样就形成了北方人民在抒情时喜欢用“喊”来表达,在那空旷无人的山上,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发泄自己的情绪。这样的音乐也是北方人民奔放粗犷的秉性所致的。

三、结语

悠久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博大的文化背景,复杂多样的地域环境,都深刻地影响着传统音乐文化,民歌亦不例外。不同的生存环境会创造不同的文化氛围,就产生了“山歌不出乡,各是各的腔”这样的局面。

北方地区气候条件较差,高原与山地居多,农作物不易生长,高原地区更是水土流失严重,北方人民不得不将生产生活更多转向牧业、打猎。这就致使北方人民身体素质强壮,且形成了开朗、豪爽的性格特征。他们用高亢激昂的旋律、简单明朗的歌词宣泄心中的情感,音乐色彩更显质朴,豪迈。

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平原、丘陵面积广大,湖泊众多,山青水绿,南方人民多以农业为生,生活水平远在北方人民之上,生活较北方人民相比无忧一些,南方人民在性格上也更具水乡之气,温和婉转。

时至今日,我们都能发现南北方相异的音乐特征一直潜移默化的引导着整个传统音乐特征的发展,准确地把握南北风格区的特点对更好地掌握传统音乐至关重要。

注释:

①杜亚雄:《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3期。

②周耘:《传统民歌艺术》,武汉出版社,2003年,第三页。

参考文献:

[1]杜亚雄,《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3期。

[2]周耘,《传统民歌艺术》,武汉出版社,2003年。

[3]刘正维,《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作者简介:施安宇晴(1990—),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研究生,单位: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与世界民族音乐。

猜你喜欢
音乐特征
论莫扎特咏叹调音乐特征和演唱方法
论莫扎特咏叹调音乐特征和演唱方法
论莫扎特咏叹调音乐特征和演唱方法
理性中的即兴随想
浅析陇东民歌的音乐特征
中国当代古风音乐曲式形态特征探析
浅谈肖邦《升c小调波洛乃兹舞曲》的音乐特征
浅析女高音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风格与艺术处理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110的音乐特征与演奏要领
亨德尔《快乐的铁匠》的音乐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