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升策略

2016-05-14 18:25徐卫东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有效性课堂教学

徐卫东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正逐步深化,在此背景下要达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目的,教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本文依据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71-03

教育目的实现的核心渠道是课堂。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最有效的,最能体现教育本原要求的呢?在新课课改理念下,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又有哪些好的策略呢?对此,我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同行们进行交流。

先从一个事实说起,一个美国教育代表团来中国考察时希望听一堂公开课,于是一所重点中学的一位特级教师上了一堂物理课。按照我们的评课标准,这是一堂演绎地极为生动、天衣无缝、出神入化的好课,获得了很多人的高度评价,但美国代表团却没有任何反应,他们说,这堂课都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回答都很正确,既然学生都能正确回答了,这堂课还需要吗?

同一堂课,中、美两国教育工作者,评价如此截然不同,问题出在哪呢?我想问题就在于对课堂的理解不同。它留给我们的反思是现代教育追求的是何种课堂教学?

我想起了一次校长培训课堂上一段视频录像,至今还记忆犹新,是美国小学二年级的一节关于“75-25=?”的数学课视频,在我们中国,老师指导学生列个竖式,一下子就出来。而美国老师却让学生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手段得出结果。

无独有偶,在2012年的《中小学管理》第五期也有一个类似的事例,题目是这样的:“一个住在湖边的老人整日与狗、鹅为伍,他也弄不清楚自己养了多少动物。某天凌晨,老人起来时发现窝里5个头和14只脚,请问老人看到的窝里到底有多少条狗、多少只鹅?”在中国学生眼里,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计算问题:设狗为X,鹅为Y, X+Y=5;4X+2Y=14。然后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就可以得到结果,可是,美国教师则不急于让学生用公式计算,而是先让学生去猜测大致的答案。教师依次提出;“5条狗和4只鹅,对不对?(学生哄然;不对!5条狗和4只鹅,共有9个头,而老人看到5个头)、狗不少于4条对不对?(学生;不对。脚的总数是14,而4条狗就有16条腿)。“那能不能是3条狗呢?… …就这样,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了推理,并且最终得出了2条狗,3只鹅的答案。

为什么教师没有让学生一开始就用公式计算,而是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整个推理过程?美国教师认为我们要的是通过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来证实和证伪某些答案,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培养和锻炼的推理能力。

而中国的数学教学刚好相反。教师总是像赶集似地直奔最简单的方式和答案,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内容为中心“的教学,只讲已知的、正确的东西。不让学生自己去证实或证伪自己的假设,忽略了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造成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

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教育重在培养“聪明的孩子“,而美国教育重在培养“智慧的学生”。那么,“聪明的孩子”和“智慧的学生”有什么本质区别?美国学者贾尼丝-萨博对此做了概括。

“聪明的孩子”和“智慧的学生”的比较

依此看,中国教育培养的学生几乎包揽了“聪明的孩子”的所有特点、而美国教育培养的学生则几乎囊括了“智慧的学生”的所有表现。

杨振宁在《我的生平》中指些;“我很有幸能够在两个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里学习和工作,我在中国学到了演绎能力,在美国学到了归纳能力”。

东西方对于课堂有效性的“有效”的理解是有差别的。当然实现东西方教育思想的融合,达到培养既“聪明”又“智慧”的孩子的理想课堂,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但这不能阻碍我们去追求。我们学校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仅供同仁们参考。

策略一:改变教与学的顺序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孩子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教”的重点也不是教科目的知识,而是教他学。孔子关于教学方式最优化的著名论断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明只有在学生自主先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深度探究,百思不得其解时,老师才去适时、适度的“启”“发”,以达到学习者学习效果最优化。所以说在学生自主先学基础的“后教”,才是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最佳途径。

我们现在一些学校提倡的“先学后教”的课改模式,就是据此提出的。“先学后教”不仅反映了“教”与“学”的关系的辩证法,而且也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发展规律。《教学论》告诉我们,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已阅读教材和自我思考的时候,就让他们去阅读和思考,然后针对学生的阅读和思考中提出的发现和存在问题进行教学,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按照这种规律进行教学,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能力就会很快发展起来,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法宝。

另外,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人类三大能力。我们提倡的“先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教育的本质是实现自我教育,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先学本身就是自主学习,先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追求自我教育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离开学校以后,根据自己发展而进行的学习,几乎都可以称之为自主学习,几乎不会再有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指导了,从这个角度看,“先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策略二:课堂有效性体现在课堂不应只是学生学会答问题的场所,而应该成为学生学“思”,学“问”的舞台。

中国学生回到家里,家长都问;“你今天学到什么新知识?”,据说犹太学生回到家里,家长却问;“你今天问了什么问题?”前一种的落脚点是“学知识”,后者的侧重点是“提问题”,如此不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关键因素是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而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80%是在学校课堂中形成的。而我国的教育所存在的严重问题,恰恰是重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课堂教学,最大的弊病在于不是教学生“学思”“学问”,而是教学生“学答”,学答问题是学生只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答”是处理问题,“问”是提出问题,我以为提出问题比处理问题更重要,因为人的创新能力经常在思考探索及提出问题中得以锻炼提升。

现在有些教师按照所谓的新课改的要求,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一个问题提下去学生举手如林,这种虚假繁荣的课堂和过去的老师完全主导的课堂又有多大区别呢。明代陈献章也曾说过;“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设计有意思的问题;就是能触及学生内心,潜在学习兴趣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课堂问题既要设计好,又要呈现的巧(不能再出现“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法),还可以问一些延伸性的问题(比如;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等等),这样不仅要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还可以打开学生自主探究的心门,把学生的思考一步步地引向深入。———别让学生再做“搬运工”了!

另外,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一定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不要急着去引导学生接近答案,揭开谜底。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对于有些问题可以保留一些让学生自己去提,去发现,去思考,去生成,也让其感受感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尽力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检查和自我反思,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维向,营造和维持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有成长的感觉,在这种状态下,教与学就不再是一场心力交瘁的苦役,而是变成了一场心灵相通的快乐之旅,人们孜孜以求的高效课堂就在这种感情交融中自然而然的实现了。

策略三:课堂教学中实现“六个维度”的要求,来促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朱永新教授通过研究提出课堂六个维度)

一是参与度。学生学习差异,不是由学生本身差异造成的,而是由学生在参与课堂的差异造成的。有效的课堂,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于,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的表演,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序的再现,更不是教师的“满堂灌”、“满堂问”。学生的参与是激发起其思维的基本前提。所以,我认为有效的课堂中学生自主先学、合作、探究、发言等参与课堂时间不能少于一节课的二分之一。

二是亲和度。课堂上,师生之间良好的合作是有效课堂的基础,所以我认为,有效课堂是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是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共生舞台,是师生之间“如砌如磋,如琢如磨”的美妙时刻,是“齐鲁春风我与典”的那种师生共通的情怀。

三是自由度。有效的课堂,是让课堂上没有“害怕”。《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美国教师雷夫首次访华说过这么一句话;“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一种东西——害怕”。在充满“害怕”的课堂上,老师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场面失控;学生更怕,怕成绩不好,怕当众出丑,怕老师发火。所以我们的课堂上学生正襟危坐(特别是小学),学生如履蒲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些轻松,少了几分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几许神采飞扬。我们的学生年级越高,学生越不敢主动发言,不敢主动和教师交流,是他们已经把“害怕”当成习惯,这无疑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以信任为基础,毫无恐惧的教室是孩子们学习的最佳场所。

四是整合度。有效的课堂,切忌过度的“分析主义”,把完整的知识支离破碎,如语文老师把字、词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割出来,学生得到的知识是被肢解的知识,而不是真正的整合知识的智慧。

五是练习度。有效的课堂,是要有一定的练习量,当然我们所提倡的课堂容量大,绝不是体现的题量大,而是学生的思考量,动口、动手、动脑的实践量大,让学生通过自主先学,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来达到课堂有效性的提升。

六是延展度。有效的课堂,要能够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

策略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必须要有一个教学模式为支撑。

朱永新教授这样说:“离开模式什么都是“浮云”。这个时期或者未来时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你这个学校有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有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经营模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认为:“课改确实进入深度探索、总结模式时期,没有可以操作的、有效支撑新课改理念的一系列模式,改革成果将得而复失。所以我赞同加大总结提升模式的力度”。我们学校也正在探索,实施一些教学模式。这样由学校主导,让老师们先入模,跃据一个新的起点。然后在教学实践中完善,提升模式,然后再完善,再提升,最后出模,升华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这样既能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幅度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能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但不管什么教学模式,它必须体现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认为,可以用三个核心概念来概括:即学生自主,问题解决,学习中心,可谓一招中的。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模式不是万能的,我们探索建构课堂模式,但是又不能被模式束缚。模式是方法的集合,没有可以操作的模式,再好的思想,理论都无法实现,但模式也不能成为束缚我们手脚的镣铐。也就是说,我们使用模式,但不能模式化。

根据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学校提出了“先学后导,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把“先学后导,分层教学”又称为“1236”模式。

“1”就是一个意识,即目标意识:以目标设定教学程序,以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以目标创设问题情景,使教与学所有行动都指向学生的学习目标。

“2”就是坚持两个中心:在师生关系上,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引导者,辅助者,促进者,点拨者,合作者的角色。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以“学”为中心,强调学的核心地位,老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

“3”即课堂教学的三个原则:自主、合作、探究;发展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是课堂教学的六个基本环节: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解疑释惑;递进练习,巩固提升;联系生活,拓展延伸;盘点收获,达标检测。

我校“1236”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有以下几个关键点:自主学习是基础,小组合作是核心,训练检测是关键,总结收获是提升。

按照“一校一模,一科多模,一模多法”的三级建模原则,学校各个学科根据自己学科特点及不同课型,都建构本学科的不同的教学模式。目前全校十一个学科建了50多种模式。

策略五: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必须以体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基础。

差异是人类最美的字眼,没有差异就没有人类,就没有万事万物,所以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做为一个教育者将终身面对差异。所以我们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实施了“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

承认学生存在差异,既是客观事实,又是对学生的尊重,我们认为学生没有差生,但有差异。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影响成功的最大因素就是自信心和努力的程度,但首先是自信心,我们进行分层教学,就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对于不同类型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我们提倡分层备课、分层目标,分层提问,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考试、分层分析、分层评价,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比如分层作业布置,把作业分成基础型的、巩固型的、过关型的、拓展型的,让学生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和能力选做不同能力层次的作业,老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在进行分类指导和个别辅导,使每一个层次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再比如分层考试,我们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出难易不同的A、B、C三类试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试卷考试,基础差的学生也能考高分,目的就是让学生量力而行,低开高走,逐渐进步,树立自信。先把基础打扎实,再求更远的目标,让学生知道,要一步步向上攀登。这就是我们建立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的分层教学。

我们这样做真正的目的是:每个学生都要发展,但不一定是一个高度;每个学生都要进步,但不一定是统一步伐:每个学生都要合格,但不一定是统一规格。

我想提升有效课堂策略不止这些,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我们最终都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有效性课堂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