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电子商务面临的伦理挑战与对策

2016-05-14 18:25马伊莎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挑战电子商务对策

马伊莎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电子商务进入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电子商务的问题也渐渐显现。并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引发了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伦理;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300-01

前言:

信息技术的出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也使得电子商务活动这种新的商务模式在经济领域出现和快速发展。但电子商务给社会带来效率和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如隐私权受到威胁、知识产权被侵犯、发布虚假信息、网上交易诈骗等等,即信息伦理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活动在企业中的广泛使用,信息伦理问题越来越影响着企业和个人的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行为方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规范企业的行为方式、如何处罚非伦理性的信息行为、如何引导企业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如何培养企业良好的符合信息时代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等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消费者参与电子商务的伦理因素

(一)伦理水平的局限,交易安全难以保障

开展电子商务所面临的障碍中,首当其冲属安全问题。《统计报告》显示,用户认为目前网上交易存在的最大问题中,“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因素占28.1%。而在相当程度上,导致安全威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交易主体的自律性不强,伦理水平有限,导致电子商务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二)来自交易对象和交易过程的安全威胁

消费者无论以何种方式购物,明确交易对象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经营责任的承担问题。但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其虚拟性,明确交易对象不容易。所以,来自交易对象的安全威胁主要是指,商家的身份不真实,有关的开户银行、支付网关不可信。同时,在交易过程中面临的安全威胁有:①系统遭到恶意破坏,破坏者非法入侵系统,改变用户数据、解除用户订单或生成虚假订单;②一个假冒者可能会以客户的名字订购商品,而且有可能收到商品,而此时付了款的客户却不能收到商品;③机密性丧失。客户有可能将秘密的个人数据或自己的身份数据(如PIN个人身份号码、口令等)发送给冒充销售商的机构,这些信息可能会在传递过程中被窃听。

(三)网络行为不规范,网络环境恶劣

网络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参与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网络行为积极性的高低,在网络吃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所谓的网络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污染。垃圾邮件、虚假信息、网络色情等严重污染网络环境,已经成为网络空间的公害。这些有害、虚假信息有碍网络的纯洁。占用大量宝贵的网络资源,大大降低了网络运行的效率,也使市场经济的诚信法则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伦理建设的应对策略

(一)开展行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

电子商务中的交易和行为应该由一定的规则予以约束,为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引导至关重要,政府应当设立专门的电子商务管理机构,并组织制定指导性电子商务标准。可以借鉴美国制定的《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框架》,其中提出了为保证Internet网上全球电子商务的增长,需要在下列领域制定标准:电子支付;安全性(保密、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访问控制、不可否认性);安全服务基础结构(如公共密钥授权机构);电子版权管理系统;电子目录;电视会议和数据会议;高速网络技术(如ATM , SONET) ;数字化对象(object)和数据互换。目前,我国开展了“1110”项目,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评估认证体系及互联网络电子身份认证管理与安全保护平台建设,已经发布了与GB/T17859相关的标准,另有许多标准正在起草中。这些标准的制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信息系统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安全。

(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体系

当前整个社会的企业信誉度未建立起来企业行为得不到有力的监督和自我约束,缺乏一个全国统一、分工明确的认证体系,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急需建立企业完善的信用体系和规定信用查询制度,以实现在具体化、可靠性基础上所进行的“虚拟化”交易。一旦发现商业信用严重不良的企业,则可考虑依照一定的法律,在网络上予以披露,使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交易环境得到净化。要确保我国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诚信社会,必须尽快建立自己的一套诚信管理体制。为此,必须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制的宣传;二是建立健全个人资信档案;三是实施资信评估制度;四是加快诚信立法的步伐;五是加强网上安全认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三)加强网络伦理规范的建设

我国应该尽快制定网络道德标准,如类似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的网络十戒和美国计算机协会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等。现在,我国市场经济的运作还不完善,商家伦理失范的现象非常严重,在网上交易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加强商业伦理的教育和新的伦理建设非常迫切。商家只有进行道德营销,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在网民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立于长久不败之地。

总结:

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时代商务活动的高级手段,促进了全球商务贸易事业的迅猛发展,但电子商务由于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在各应用层面都受到安全和信用威胁,面临着严峻的网络伦理挑战,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国实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网络道德主体建设和网络社区建设,为电子商务的快速、持续发展创建公平、诚信、健康的网络伦理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梦琳.中国B2C电子商务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2]崔惠洁.B2C电子商务的伦理问题研究[D].由西财经大学,2015.

[3]臧笑冬.我国电子商务中的伦理问题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挑战电子商务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第52Q 迈向新挑战
电子商务: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