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人才发展战略

2016-05-14 09:16田菲菲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巴州

田菲菲

[提要] 本文在研究巴州人才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探究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巴州人才发展战略的思路,进一步明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巴州人才发展战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具体探讨如何做好科学谋划引才聚才工作,如何与巴州的人才发展战略相适应,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主力军和排头兵提供必要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巴州;人才发展

本文系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课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巴州人才发展战略研究”(编号:bykj2014s-14)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2月19日

2013年9月上旬,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四国时,首次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第四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又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要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发挥新疆主体能动性,更加重视改革开放,发展现代物流,立足区位优势,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更加重视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机遇,自治区党委提出,新疆要当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主力军和排头兵。而巴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排头兵的重要支点,既面临着西部地区共同的机遇与挑战,也有其独特的人文历史环境和自然资源。如何发挥其重要支点的作用,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支撑。

一、巴州人才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据世界银行测算,在依靠教育普及、知识扩展、技术革新等带来劳动素质提高而形成的人才资源这种生产要素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中,发达国家为49%,发展中国家为31%。由此可见,人才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贡献毋庸置疑。人才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可以促进经济的迅速增长、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可以促进经济内部结构的良性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从实践上证明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

将巴州人才发展战略放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环境中去谋划、去思考,不仅可以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人才科学合理布局提供理论参考,也可以为进一步修改完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供有益借鉴,为探索区域性人才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巴州人才资源的素质、数量以及结构与巴州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要求的不相适应,高层次人才引进、成长的环境欠佳等一系列因素势必对巴州经济发展的后劲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快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分析巴州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资源的需求,对巴州人才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以此提出巴州人才资源发展切实可行的具体对策,以推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巴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力争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巴州自身优势和特色。

总体来看,巴州人才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才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经济的迅速、持续增长,可以促进经济内部结构的良性发展。人才在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巴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排头兵的重要支点,它的经济发展无疑也要依靠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因此,要发展就必须将人才问题作为首要问题来看待,实施人才战略,增强人才资源储量,提高人才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是巴州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二,经济的良性发展能吸引和留住人才,良好的经济可以为人才提供满意的薪酬,可以为人才的自身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为较高的薪酬水平提供了基础,也为其提供了保障,因此对于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一个良性发展的经济区域必然包含着难以数计的经济要素、经济实体,这为人才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机会,而优越先进的工作环境、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学术前卫的知识环境都成为了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二、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巴州人才发展战略的思路

在各种人力资源中,人才资源更为宝贵、更为重要、更为关键。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我国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使得已经日趋激烈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竞争基础之上又增加了国际竞争。这种激烈竞争的焦点已经不再只是自然资源和资本流向的竞争,而是已经演化为更为激烈的人才竞争。

(一)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全新理念。要站在巴州发展、民族兴衰的政治历史高度来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用战略的眼光看待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使“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植于各级政府和党政干部的头脑。与此同时,要紧密联系巴州实际,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意义的广泛宣传,在全社会达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普遍共识、形成有利于吸引人才、人才成长及发挥更大作用的良好社会氛围。建议组织以“人才队伍建设与巴州发展”为题的专题讨论和宣传活动,并将此作为各级党政干部的培训内容,从而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意义、增加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主动性。

(二)创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使人才施展才华的政策环境。人才队伍的建设在解决了认识、观念问题之后,工作的重点首先就是如何引进、留住人才的问题,重点是人才的分配体制、人才的激励机制和人才的培养提高机制。在这些问题上,需要更新观念、创新机制,用新观念制定新政策、用新政策构建新机制,创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使人才施展才华的政策环境。为此,我们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如组织进行人才管理办法、人才引进办法、职称评审办法、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和优秀、有突出贡献人才的奖励办法等有关政策的改革调研和论证,研究和制定人才素质、业绩相结合的二元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不同行业进行具体的量化评价指标设计。同时,及时选择适合单位进行改革的试点,稳步推行人事分配制度、职称评审制度等改革。

(三)形成相互衔接、信息畅通、管理规范的新型人才市场。对于巴州八县一市人才分布不均问题,建议借助市场手段,疏通渠道、规范市场,提升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形成相互衔接、信息畅通、管理规范的新型人才市场。通过政策去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必须和非常重要的。因此,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要使这种市场更发达、更规范。一是要疏通影响人才合理流动的各种障碍;二是要规范有关人才市场的各种制度,使之规范化、法制化;三是要使各种人才市场相互衔接,实现信息互通。

(四)加强对人才的分类指导和对人才市场的宏观管理,营造人才聚集和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对于人才而言,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是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使人才发挥最大效用而创造条件,也就是由以管理为主向以服务为主转变。这种职能的转变本身就是一种人才成长必需的环境,也是吸引人才的因素之一,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对人才的管理和服务必须要有针对性,要注意人才的不同层次性和工作性质的差异性。凡是社会能办的事情,要交给社会,充分发挥社会的主体作用;凡是单位该管的事情要放权给用人单位;党政部门重点集中精力抓好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工作。以此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加强对人才的分类指导和对人才市场的宏观管理,营造人才聚集和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蔡昉,王德文,都阳.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1.2.

[2]孔令锋.天津市人才资源结构论析.港口经济,2002.3.

[3]李学军,张金艳.西北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战略思考——基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角度.企业经济,2015.5.

猜你喜欢
巴州
巴州红枣产业发展中科技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新疆巴州地区建立胸痛中心对诊治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分析
新疆巴州: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巴州观赏石协会召开年会
新疆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
干旱环境背景下的城市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以新疆巴州为例
品读高更
探秘楼兰 畅游巴州
巴州耕地土壤肥力现状调查
新疆巴州且末县、若羌县南部山区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靶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