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筝韵《荆钗记》

2016-05-14 08:15唐啸
艺海 2016年8期
关键词:重奏滑音昆曲

唐啸

〔摘 要〕 湖南省昆剧团新排大型昆剧传统戏《荆钗记》大量运用了古筝独奏、合奏、重奏的音乐手法,渲染、哄托气氛,把剧中人物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荆钗记》 古筝

我国灿烂的民族音乐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古筝是我国古老传统的弹拨乐器中的一种,早在公元前237年以前的战国时期,筝已流行于秦地(今陕西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外文化艺术的广泛交流,古筝以其独特的音韵和无穷的魅力,逐渐成为世界性的乐器,并受到国内外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在昆曲中,古筝也是一门很重要的乐器,昆曲优雅、细腻的表演和婉转动听的唱腔配上古筝那独特的音韵更能突出昆曲的高雅、优美。

在我团新排大型昆剧传统戏《荆钗记》中,就大量运用了古筝独奏、合奏、重奏的音乐手法,渲染、哄托气氛,把剧中人物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比如在前奏的引子中,先中大乐队加上大、小唢呐和低音大鼓气势磅礴地奏出前奏,然后全体安静下来,由古筝清新、优雅地奏出一段如行云流水般的旋律来,在这一段独奏中,要求古筝做到清晰、流畅,不能弹得含糊不清,然后要做到快慢有致、强弱分明。在手法上我用了花指、琶音、按滑音等手法,第一小节用一个历音奏出一个高八度的“З”音,然后马上降2个八度用按滑音的手法奏出一个低音3来,然后用慢起渐快的手法,奏出一段旋律,紧接着又弹出几组由高往低的琶音,带上大乐队进入主旋律。这一段曲子在大乐队的气势下,古筝这一段独奏显得特别清秀、优美、令人回味无穷,大幕徐徐拉开,音乐配上画面把观众一下就带入剧情中去了。

在第一场《追舟》中,也运用了大段的古筝独奏,把钱玉莲和王十朋新婚不久就要分别的依依不舍的场面表现出来,在这一场中,我用了大量的揉弦的手法,把男女主角缠绵恩爱,依依不舍的情绪表达了出来。

在第五场《投江》中,钱玉莲为了躲避继母逼她改嫁的迎亲队伍,悲愤满怀连夜出逃,前有大江阻拦,后有豺狼追赶,心里又气又怕。这时导演在这里安排一段唱腔《山坡羊》。当钱玉莲唱到“婆婆呀,难顾你雪上又加霜……”时,音乐被处理成高胡和古筝二重奏,高胡那种凄厉的音色配上古筝那种凄凉、哀怨的演奏,把钱玉莲那种又气又怕、孤苦无依的心情完美地体现了出来。

在第六场《见娘》中,大幕在古筝独奏声中徐徐拉开,这一段我运用比较低调、沉闷的音色,用了大量的高、低八度交替的按滑音,模仿古琴那种低沉的音色,加上箫近乎哭腔的配合,让人倍感凄凉地体会到王十朋因不肯入赘万俟相府,被羁留京城,而亲人又不至的凄凉、烦闷的心情。

在第七场中,钱载和在前往岭南上任途中与家仆苗良的一段对白也用了古筝和琵琶重奏,这一段用了比较轻快的旋律,一来表现沿途的美景,二来主仆二人的对话比较轻松、逗趣。在这一段中我用了食指、大指比较快速的交替抹、托手法,把整个曲子弹奏得比较欢快。

在最后一场《祭江》中,王十朋在江边祭奠妻子钱玉莲,正在悲伤时,恍惚中仿佛看见亡妻钱玉莲如画中仙子翩然而至,这一段也是一段古筝的独奏,我觉得这一段音乐应该感觉比较梦幻、飘渺,就运用了大量的摇指、轻柔、虚渺地把旋律弹出来,中间夹杂着低音的按滑音,最后用渐弱、渐慢的手法把整个意境慢慢带远。这一段在整场戏中意境特别美,把观众带入一个特别深远、奇美、仙境般的境界。

在这一出戏中,我根据剧情要求每一段都用了不同的手法,带着内心感受去演奏,使整出戏所要求的每种意境都表达出来了,这也是昆曲和古筝完美结合的一个体现。

在第三届“全省新剧(节)目”中,《荆钗记》获得了极大成功,我本人也在这次汇演中得到广大专家和同行的肯定,省文化厅给我颁发了个人单项奖——古筝演奏奖。

在艺术的领域里,我知道我还只是刚刚起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该更加刻苦努力,不断完善自我,深研古筝艺术,为昆曲事业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猜你喜欢
重奏滑音昆曲
恭喜中签“京”喜EU见-北京汽车推钜惠3重奏+无忧7项礼
花山战鼓(壮族啵咧重奏)
阮重奏作品的演奏与教学探微——以阮八重奏《剑器》为例
声乐演唱中的“滑音”技术探讨
民族声乐演唱中“滑音”的技术与应用
二胡独奏曲《姑苏春晓》中滑音的运用研究(下)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板胡演奏垫指滑音技术探微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