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旅行者消费的纪念品设计探索

2016-05-14 08:43李浩
艺海 2016年8期
关键词:文创产品旅行者

李浩

〔摘 要〕 本文从消费者出发,分析当下旅行者消费的纪念品信息,并对相关产品进行分类,调查现有纪念品设计现状,总结旅游纪念品的未来设计方向,即需兼顾“形”与“神”的艺术处理。

〔关键词〕旅行者 纪念品设计 文创产品

旅游纪念品可以是好看的、好用的、好玩的,同时应该兼具美观、实用功能以及象征功能,突出地方文化特色,通过物质与精神并行的享受来能激发消费者购买,想带回家或送给亲朋好友的欲望。这里的特殊消费人群是旅行者,享受于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与紧跟时代潮流的现代发展,享受于闲暇自由的旅行与轻松惬意的释放,由此而设计的旅游纪念品不应只局限于对地方特色的直接模仿与照搬,更需要进行“形”与“神”艺术造型设计手段的处理。

一、前期消费人群问卷调查

经过对不同年龄与职业的消费者进行的上百份问卷调查分析发现,旅游消费人群以18-35岁为主,35-45为辅。购买纪念品的价格主要在100元以下,支持100元-200元价格的人群占40%。大部分的人旅游都有购买纪念品的习惯。有地方特色、外观精美且价格实惠的产品很受欢迎。产品类别上由于受价格及生产工艺的限制分为手绘地图、小装饰品(戒指、项链等)、纪念册(风景卡图册、照片集等),我们称它为快销产品;另外还有贵重产品,比如手工艺品(刻件,刺绣等)。通过材质的不同我对它们进行了分类:

1.消费心理调查

大多数的人出来旅途通常怀着放松的心情,看见美的有趣味的产品都很想分享给亲朋好友,亦或者是带回家自己留作纪念,甚至有的人会做成收藏品。因此,所选物品多具有美观性和实用性,价格也适中,随着科学的发展工艺技术的进步,生产成本的降低,而人们的消费水平却在增高,对于喜爱的产品不会吝啬。也因为国民整体的见识增长,消费者的审美也逐渐在提高,对纪念品也有了自己的要求,要么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要么有实用性。平时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导致短途旅游频率的增多,由此也诞生了一个词语的出现叫“伴手礼”,寓意相伴随手携带的小礼物——送出的虽是一件物,却也是一份情,所以才会精挑细选,追求与众不同。如何用产品吸引消费者,带给景点更多的附加值,必须以消费者心理为依据,才能根据以上这些关注点给接下来的旅游产品设计提出更高更专业的目标方向。

2.现有纪念品设计分析

早期的纪念品设计元素及材质大都根据地区的划分分布,比如沿海景区的纪念品会以椰子、贝壳、海鲜、水果以及适合在海边穿戴的“岛服”为主;比如西北景区纪念品会以剪纸、彩绘泥偶、布艺、年画等传统手艺为主;又或者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景区则以民俗风情、银制饰品、蜡染及不同民族不同绣法的织锦为主。受开发成本的限制和对产品设计的不重视,由于地区和文化的相似性,旅游纪念品也呈现了相似甚至是一致的现象,就像在桂林旅游带回的纪念品发现下次在南宁也会看到同样的产品,而失去了地域性的特色。设计创新才思枯竭,旅游景区的纪念品购买能力一度陷入了疲软的状态。大部分的旅客认为现有旅游纪念品普遍具有特色不明显、产品种类单一、产品设计观念陈旧、价值不符等问题。通过对消费者的了解和产品的现状分析,我们可以有效的掌握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方向。

二、把握主题

旅游消费在国民经济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法定假期才会将一周的长假分散到3天的小假,一方面尊重了中国的节日,一方面分流旅游的人,减轻同一时段景区的载客压力,一方面增加出行的可能性,带动地区经济,从而拉动内需。旅游纪念品以旅游景点为依托,每一个景点都有它的精神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到达目的地所需的路程缩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出家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或一周到半个月的长途旅行,或两三天的周边度假。人们观念的改变,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随之纪念品的设计需求也迎来了春天。旅游地不再只是具有多A级景区的专享,可能是某城市的人文景观,也可能是某城市的地标建筑区或商业区,竞争也日益增大。各大景点都希望通过各大渠道宣传自己,纷纷从纪念品入手,带动经济消费,流通商品扩大影响力,在建立品牌特色的同时也会摆脱陈旧单一的造型与功能,转而与独立设计师或设计公司或院校合作开发产品,或通过主办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大赛,或通过各种平台做委托设计,力争突出本土特色。

如,与湖南长沙洋湖湿地公园的纪念品的合作设计,该公园试图打造居于城市中心的湿地文化,为了扩大影响,每年会举办一次世界雕塑展,因此这次的合作主题是想将雕塑作品应用在洋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上。研究每一个雕塑主题造型及内涵是对此次纪念品的主题把握,再经过设计的艺术语言如线条,颜色,材质将文创产品呈现给消费者。

三、旅游纪念品设计方向

依托产品,突出本土特色,符合旅行者的消费需求,力争“形”与“神”兼具.

1.“形”的设计,景区本土特色设计元素的直接提取

祖国大好河山虽有相似性,却也各自都不尽相同,每一片山,每一条河流,甚至是树叶都有它的独自特色,同样的地区,四季的更替更是有不同的美,这样才会吸引人们驻足观赏。设计角度决定了“形”的方向,擅长发现美,发现本土的特色,设计师需要通过对景区“形”象符号照搬到产品中,以寻求人与产品的熟悉感,就像把旅途中的景带回了家一样;或者以视觉符号为表现形式,对“形”中元素点、线、面的提取,经过艺术的设计手法进行图形或造型的结构与重组。虽然是造型的直接提取,却也要依托产品,具有观赏性或实用性。往往在旅途中购买商品都需要考量其携带是否方便,运输是否会损坏,对“形”又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会直接影响到纪念品的销售。例:如岳麓山风景区钥匙扣的造型设计,应用了岳麓山整个风景区的地图为轮廓,各个景点为点,路线图为线,构成缩小版精致的麓山景区路线图。又或者来自福建同学的设计,她将家乡常见的海螺造型经过修改,结合了透明的玻璃材质以及花盆的实用功能,盆底铺垫海沙石放置在窗台前,给消费者呈现了一个集审美情趣与实用功能一体的作品。

2.“神”的表现,景区文化精神的艺术体现

文化性是设计作品的特征之一,文创产品由此而诞生。文创产品的设计更加要突出文化精神内涵。中国自古以来讲究“悟”,在山水画中经常用留白来表现“意”,在文创纪念品中,应深挖本土的精神文化内涵或者故事题材及工艺,保持本土文化中的艺术性、继承性、时代性以及延续性原则,概括为设计符号并应用在产品中,因地取材可突出本地特色,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将文化应用于造型设计、功能设计以及工艺设计进行艺术处理,神似的意境往往会留给人遐想的空间从而达到意犹未尽,并对景区流连忘返的效果。比如海南旅游纪念品中黎锦文化的分析及应用;又或者是岳麓风景区以六月的树叶造型为视觉符号表现在产品的钥匙扣设计,叶子形态本身就丰富多变,不同时节不同植物更是变化多彩,岳麓山作为风景文化景点,山上有多种植物形态供我们的艺术提取,不同的月份搭配对应的植物形态,让消费者在使用时会联想到时至六月,正是上山观景的美好时刻。

纪念品的最后销售对象是消费者,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符合大众的审美,但却不应是千篇一律的,传统的工艺及形象元素应用于传统的造型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年轻消费群体新的审美观和消费观,观念上和设计上需要跟随时代与时俱进,在配合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更应该是引领消费的产品,对于现代产品的设计方向,比如关注环保产品回收再利用等,将材质的探索,新技术的应用,开发“形”“神”兼具的多元化纪念品是我们接下来要探索并实践的。

参考文献:

[1]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原则.设计艺术.李树.2008年

[2]基于海南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广东工业大学.禄璟.2013年

猜你喜欢
文创产品旅行者
成为更可持续的旅行者
做负责任的旅行者
做负责任的旅行者
孤独的旅行者
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意义重大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传承与创新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民族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运用的教学改革
基于游客视角下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营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