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教学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2016-05-14 11:39高强军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心理疏导人文关怀

高强军

摘要: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作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当中的重要工作措施,充分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所具有的整合意志、统一精神、合作协进、激励士气的重要作用,有效提升职工队伍的创新发展力,是当前学校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点课题之一。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 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伴随着现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在社会上各行各业的激烈竞争正在凸显出来,形成了全社会竞争发展的总体态势,而学校之间的发展竞争也日益显得更为激烈,教师在当前的工作压力明显加大。因此,如何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作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当中的重要工作,是当前学校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点课题之一。

一、当今教师思想变化的特点

1.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在传统与当代两种文化形态所形成的交汇与冲突中,必然会出现一种处在矛盾当中撞击,而通过这样的对抗式的交流,能够使原有的传统文化的保守僵化、固步自封的部分文化因素,受到当代文化当中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进化文化因素,产生融合并能够同化,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因素,由此统与当代两种文化形态交流与融合的最佳结果。在这样的“古今文化”相融之中,直接促成了学校职工思想理念日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职工所接受的领域持续拓展,极大地促进职工的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应与时俱进的和社会及学校的客观发展需求相适应。而要取得这样的适应性,就必须要了解当代职工的实际心理状态以及现实需求,首先要了解职工的多元化思想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并有针对性的去进行重点分析,职工所具有的新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趋向,因此必须重视职工的思想意识发生的变进,并依据职工的现实情况来相应地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策略。

2.突出的利己理念。受到现今社会上一些“金钱至上”的错误思想的不良影响,当前职工日趋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从以往传统的单一化的思想观念,发展到元化的思想观念,这固然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但是毋庸讳言的是:“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趋势下,原来所具有的一些淳朴善良的思想方式,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些功利性的观念,这些功利性的观念将自我的个体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由此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观,导致形成自私自利的心理。从而使得社会公义、道德取向被功利性的思想观念所侵蚀,造成了全社会的道德发展水平趋缓的态势”。在社会的一些错误的思想方式影响下,有少部分职工的道德品质水平堪忧,具体表现在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不够、缺乏社会及工作责任感、不具备奉献精神等,而面对部份与自己有关的实际的利益问题上,体现出较强烈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因此,直接形成了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难以发展的状况。

3.多变的思维意识形态。在现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下,竞争无处不在,因此职工承受着巨大的工作与生活压力。长期如此,由心理压力衍生出了思想意识的变化,使得职工其思想观念具有显著的动态化,在这样的动态发展过程当中,因此会让职工充满了对家庭的稳定性的顾虑,增加了其在思想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必须注重职工的思想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之处,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早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干预。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现实意义

1.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与发展滞后的社会生产两者所存在的社会供需矛盾仍然长期存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仍存在复杂性与困难性,随着当前社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使得人们以往固有的思想意识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如果还是依据以往传统的说服式的教育方式,是难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应该与时俱进的应用新的方式方法,借助说道理、有依据的来进行充满爱心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以此来取得更好的效率。

2.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需求。伴随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推行,必然会引致社会的巨大变革,新理念新兴事物与新观念不断出现,由此形成了社会分配机制的重构,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多元化理念,对于学校职工以往的固有的社会心理状态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因此让思想形成了一定的动荡。在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时,应重视推行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对职工在工作与生活所形成心理压力进行有效的缓解,使职工身心获得健康发展,以此来达成职工全面提升的目标。

3.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创新的需要。现今在不少学校中,从事思想政治的专职人员未能持续关注职工所具有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心理反映,缺乏认真研究新问题的意识。在实际工作当中,注重于外在的形式、不注重实效性。有部分甚至会将所存在问题片面的视作是与职工的政治觉悟及个人素质有关,既不能较好的解决问题,还会影响到职工的心理。因此,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能够有效地处理好上述的问题。

三、落实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途径与方法

1.重视进行心理疏导,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应满足职工的合理化需求,引导职工树立为社会主义贡献力量、为学校发展努力工作的正确理想,增强信念、加深情感。职工应具有较强的责任感、饱含对学校的感情,立足于学校创新发展的理念,注重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好职工心理健康问题咨询及心理矫治服务,有意识地引导职工构建和谐发展的理念,养成团结一致的精神,让职工学会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构建和谐学校,有效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应培养员工乐观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并具有宽容他人、协同发展的健康心态,以客观理性、平和自然的心态来面对工作与生活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工作,每个职工都应成为促进学校发展与进步的积极分子。

2.进一步发挥教育引导的作用,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给予职工人文关怀、对职工进行心理疏导。实施人性化的思想教育活动。学校唯有全心全意的关心与真正关心与爱护职工,方可让职工真切的感知到学校给予的温暖,获得职工的充分信任,学校应注重将关心职工的各项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学校不应以教育指导者自居,应立足于关爱教育的对象来进行关爱活动,学校开展关爱活动,应该身兼教育者与服务者两职。学校作为服务者,应有效的转变思想与理念,务实高效的推进工作,在工作方式上应该灵活运用,竭尽全力的去达成既定的目标。借助于教育引导和服务员工,培养职工成为政治合格、技术熟练、业务精通的学校发展的建设者。

3.处理实际问题,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应竭尽全力的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学校当中的各部门应共同努力形成共识,达到精神与物质同时帮扶。应重视职工存在的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并同时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尤其要注重与职工实际生活利益攸关的问题,进一步做好有关职工薪资收入、个人保险、孩子入学、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让职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较好的降低与消除会产生让员工心理失去平衡的因素,达到学校员工心理和谐,让学校的各项工作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春来,王晓岚.树立人本管理意识乃管理之本[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

[2]谭穗枫.人性假说与学校员工差异化激励方式决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6,(07).

[3]陈晓红.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和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王华峰.从人性出发提升学校执行力[D].新疆大学,2011.

[5]李东著.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学心理疏导人文关怀
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研究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