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吃姜”有道理吗

2016-05-14 11:11季学清蔡骏
家庭用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干姜药食阳气

季学清 蔡骏

民间流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样一句谚语,其字面意思是冬天多吃萝卜,夏天多吃姜,这样能维持身体健康,也就不用找医生看病吃药了。这种说法对吗?有什么样的中医理论依据?时值盛夏,我们就来说说姜在夏季能起到怎样的保健效果。

姜,药食两用之品

为了说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姜的“食性”和功效。姜性辛温,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之功效。姜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记载,《本草纲目》论及姜时说:“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毒,去冷气。益脾胃,散风寒。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湿山岚不正之邪”。《本经》说姜:“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可见姜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药食两用之品。夏季天气本就燥热,不宜多吃辛温之物,那么“夏吃姜”这个说法是否靠谱呢?

夏季阳盛,宜养阳

让我们再考证一些中医经典,《素问·四季调神大论篇》有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秋冬养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主要指秋冬季节阴长而阳消,由于自然万物逐渐敛藏,故而人们也应顺应自然,收藏体内阴气,精气内敛。“春夏养阳”主要指春夏季节阳长而阴消,自然界阳气逐渐生发,向上向外发散。按照“天人相应”的原则,那么人体的阳气也跟着自然界的阳气向上向外升发。人体阳气生发则虚于里,此时更应该保护体内的阳气,使之充沛,这样才能延年益寿。

夏日阳气极盛,大热本已耗气,再加上此时的人们喜欢纳凉、饮冷,那么寒湿之邪乘虚而入,极易损伤人之阳气。脾阳受损或暑湿困脾,便是暑天常见的情况。人们常常不思饮食,呕吐腹泻,倦怠乏力等。此时的姜便有了用武之地。我国传统的防暑中成药——人丹,就含有生姜成分,其功效健胃、提神、醒脑。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生姜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毛孔张开,将寒气一同带出。同时姜还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促进食欲。此外研究表明,生姜能起到类似抗菌药的作用,它尤其对沙门菌的抗菌效果更好。在炎热的暑天,细菌的生长繁殖速度极快,食物很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适量吃些生姜可起到防治作用,民间也常用姜汤发汗解表,止呕止泻。如此说来,大家是不是又觉得“姜”算得上暑天的“神丹妙药”了!

选用姜,有学问

姜的“家族”很大,有生姜、干姜、炮姜(炭)等。生姜的运用范围最广泛,其功效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兼能解鱼蟹之毒;干姜是姜的干燥根茎,主温中,其功效为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炮姜(炭)是取干姜炒至表面微黑、内呈棕黄色而成,其功效为温中散寒,温经止血。

简言之,它们的共同点是皆能温中祛寒。而各自的特点是,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炮姜“守而不走”。所以生姜长于散寒;干姜温中回阳,解表弱于生姜;炮姜温里作用弱于干姜,而长于温经止血。

此外,选材食用时要认清自己的体质。无论哪种姜,其共同点都是个“温”字,所以阳虚者可用,而阴虚燥热者忌用。用量也并非多多益善,尤其像儿童和老人这类特殊人群更应酌情减量。

猜你喜欢
干姜药食阳气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干姜:温中暖胃的主帅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餐饮中的清补运讲究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药食两相宜的桑科和锦葵科等药用植物
“药食两用”啥意思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生姜与干姜的区别是什么?
早上洗澡伤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