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的真谛

2016-05-14 15:39孙雨婷
书屋 2016年8期
关键词:纳尼亚刘易斯曹文轩

孙雨婷

《纳尼亚传奇》的作者C·S·刘易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讨孩子们喜欢的故事,不能算好的儿童文学。当时刘易斯说话的语境现在已无从知晓,但是可以有两个角度去理解:第一个角度是,首先孩子们必须喜欢这个故事,但仅仅喜欢不够。还需要能让孩子们读完有一种启发。第二个角度是,只讨孩子们喜欢是不够的,最好你能让成年人也喜欢。

关于第二个角度,前不久刚获得安徒生奖的曹文轩也说:我的作品,大约三分之二的读者是孩子,三分之一是成年人。写作的时候不会刻意去想它是不是一定要是儿童去读。2015年王安忆老师的一场讲座中,她也说道:真正经典的、好的小说是具有超越性的,你不会去纠结它到底是通俗类型小说还是严肃文学。同理,真正的好的儿童文学,一样可以跳脱儿童这个字面上的概念,不会刻意去区分适合谁去读。

好的儿童文学成年人也爱读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已经看过太多撕裂、阴谋、粗鄙和黑暗,无论是生活中还是文学中,所以需要去寻找和回归本能的感动和内心的宁憩。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写作者和作家——可能大部分都在努力想挖掘书写人性的丑恶,但儿童文学还是需要坚持写“美”。写美其实并不意味着不丰富,只是要求从美学角度出发去思考写作的内容,它同样是可以包罗万象的。但这种包罗之中始终体现的是一种“简单”的哲学:越是简单的东西越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因为简单的东西大家都经历过。有了共识,写作者的思想才会真正越过文字去和阅读者产生沟通,只有真正沟通后才会触发更好的思考。这就又回到了刘易斯那句话第一个角度的含义。除了喜欢之外,故事还能带给人什么?这不仅是儿童文学需要思考的,也是所有文学需要思考的。

只讨孩子们喜欢的故事,不能算是好的儿童文学。

猜你喜欢
纳尼亚刘易斯曹文轩
纳尼亚传奇(六)纳尼亚之王
亲近厚实大地,疗愈澄澈童心
两袖清风
国会议员、民权偶像约翰·刘易斯逝世,享年80岁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左脑风暴
“仙境”与共同体想象:《纳尼亚传奇》的文化意义
从生态批评角度探析《纳尼亚传奇:凯斯宾王子》
曹文轩的吃相
刘易斯:被自大击败的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