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

2016-05-14 03:39张馨元
大经贸 2016年8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

【摘 要】 在大数据爆炸性运用和移动终端普及的态势下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的迅速成长对银行传统业务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面对其挑战,商业银行不得不轉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给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平台,也进一步完善了传统银行个人金融的流程。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出发,综合考量互联网金融近几年的发展及在其影响下传统银行业务的变革,并在最后给出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商业银行传新发展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冲击 业务创新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社交网络、云计算、移动支付等信息处理方式的出现,互联网对金融产生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使金融发展到数字货币阶段,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金融活动,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13年以后,中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现在中国被公认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如今互联网金融深入发展,惠及人民日常生活的各方各面,甚至代替了传统银行支付中介的地位,成为转账汇款的新型支付手段。同时基于互联网金融技术的信贷平台的发展弥补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空白,扶持了一大批中小企业在新三板的上市。

二、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特征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下的金融新形态,目前没有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统一的学术回答。吴晓灵认为互联网金融是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处理业务,谢平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又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模式。

广义的讲,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和金融服务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产物,利用互联网技术支持发展的金融服务即被称为互联网金融,例如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保险、证券的线上服务,又比如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第三方支付和小额贷款。

狭义上,特指互联网金融的融资平台,即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P2P的网络小额贷款模式,众筹模式,网络理财产品销售等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1.便捷性

互联网金融相比较传统金融业务的最大特点就是便捷性,客户可以足不出户的在移动设备上完成资金的收付与跨行转账,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这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迅速占领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2.大众性

互联网金融仅用一台电脑终端或移动设备就可以完成的金融服务方便了个人,免去了客户必须在营业网点完成交易的麻烦。传统金融服务有着明显的排他性,只服务于中高端客户和大型企业,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致使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各国一直以来未能解决的难题。P2P网络小额贷款模式、众筹模式通过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支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信贷的门槛,使大量的中小企业得以起步与腾飞。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正是贯彻李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体现。

3.衍生性

互联网科技企业发展金融活动并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服务于电子商务,因此互联网金融具有衍生性的特点,它是互联网金融在大数据时代下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应运而生。电子商务的初期两大金融问题一是买卖双方对于交易双方的不信任性,买家不愿意付款,卖家不愿意发货,二是由于银行卡的发卡单位不同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到账以致交易的失败。供求双方的信息交易不充分促使电子商务不断改善其经营服务,第三方支付平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它的运营原理是将买家资金转入到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在卖家发货后,买家收到货物后将账款从第三方转移到卖家手中,至此交易完成解决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完全问题。因此互联网金融设计之初是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的经营服务。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

(一)网络支付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发展迅猛,因其具有方便快捷、无手续费的优势现已成为网络购物、缴费还款、线上收单等小额支付的主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第三方支付交易额达9.31万亿元,同比增长57.3%;市场参与主体直线攀升。由于其具有低门槛、无需找零、大众普及化的创新优势和良好的用户体验正慢慢衍生为一种大众日常交易方式。

(二)网络融资

基于互联网融资的发展,多种依托互联网平台的融资方式因运而生,主要包括网络小贷公司、P2P融资、众筹融资和银行网络信贷。其中P2P公司作为中介主要提供信息披露、交易牵线和贷款管理等服务。截止2015年全国P2P网贷平台共计运营2595家,成交额突破万亿,累计达到11805.65亿元,同比增长258,62%。众筹融资是一种新型互联网融资方式,集中众人资金为个人、艺术家、小企业某项创新产品提供资金服务并在其成功后收取利息或入股的资助方式。

(三)移动金融

移动金融是借助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开展金融业务,目前是各大银行争取客户源的制高点。随着移动金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大银行都纷纷推出电子银行和移动支付的金融服务。致使我国目前的移动金融呈现银联、第三方支付、运营商三足鼎立的局面。预计移动金融今后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开发潜力。

(四)网络理财

网络理财主要体现为借助移动终端进行投资理财的新型方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摆脱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关注,即时买入即时卖出,信息收集效率高。例如淘宝理财频道提供了保险、基金及各种理财产品的投资理财,向客户提供了一站式投资理财服务。各大银行也开始推出网络理财,如招商银行的i理财,中信银行的薪金宝。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使网络理财现在能被大众认可和接受。由于商业银行的安全性要优于第三方支付平台,预计未来各大商业银行会将网银优化普及,代替第三方支付成为大众的主要选择。但是第三方交易的优良体验性和大量的客源也会使其在网络理财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四、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冲击

(一)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支付中介

支付结算作为传统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在互联网金融出现后逐渐被弱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支付结算脱离商业银行中介而利用移动终端运转,供需双方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交易,资金在商业银行之外流转。伴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基于个人网络设备以无线或有线的通信技术传输货币交易的互联网支付呈爆炸性增长,互联网支付系统直接占领传统商业银行支付中介平台,使得商业银行一直以来的支付中介地位被替代。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方支付交易额达9.31万元,同比增长57.3%。互联网支付系统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支付结算正在快速吞噬传统银行的垄断地位。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占据了市场超过90%的市场份额。

(二)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融资格局

一方面互联网融资平台借助大数据分析运用技术,整合外部资源搭建的电商融资平台、P2P平台以搜索引擎锁定并细分目标客户,降低了客户开发成本。另一方面互联网融资平台以撮合交易冲击传统银行的资源配置能力。网络融资平台依据客户融资金额、利率和期限,遵循撮合成交的市场方式,线上线下结合实现批量化、专业化的一对多、多对一的金融借贷组合模式。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的资金配置率。互联网融资不借助实体平台集中客户进行交易是一种脱离银行中介的侵蚀活动,颠覆着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垄断格局。

(三)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运作模式

传统银行的运作模式单一,主要是由核心业务结构发展的以居民存款为信贷来源的向大企业、高端客户放贷而收取利息的盈利模式,其利润来源主要表现为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尽管目前银行开始寻求低成本和低风险的金融服务,但对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大数据互联网金融技术,可以根据客户的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实现初步筛选进而实现了低成本、高效、快捷的通讯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商业银行传统的物理分层和盈利模式。在互联网融资平台的挤压下,银行传统业务的业绩增速直线放缓。互聯网金融的规模发展冲击着商业银行传统盈利模式,削弱其利润来源。

五、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商业银行策略选择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浪潮是大势所趋,它的发展促进了金融服务的革新。面对互联网金融的侵蚀,传统商业银行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发展战略,借鉴互联网金融取长补短,重视运用大数据分析推进金融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从业务革新、管理流程、服务效率、风险控制等方面实现全面改革和发展转型,不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在不断应对激烈的竞争中求发展。

(一)重视数据的应用,充分发挥数据下的价值

银行数据化已成为当下的趋势,数据中蕴含着大量的市场信息和客户信息,银行应该充分挖掘这些数据价值,了解客户的行为动机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在互联网自媒体效应的影响下,人们从信息的接收者转变为信息的创造者。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银行进一步预测市场创造了无限可能。互联网时代,数据是银行赖以生存的根本,充分利用金融工程挖掘互联网数据信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二)完善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篮子金融支持

电子商务是各个企业迎合互联网的发展的重要方式,商业银行推出结合电子商务的金融服务是大势所趋和生存之道,在完善金融服务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一篮子金融支持。比如,为B2B企业客户提供产品信息发布、线上交易、支付结算、融资贷款的一条龙专业服务,使金融服务与电子商务相配套。对传统的银行客户,除了提供票据、信用证等结算产品,还可在其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提供个性化金融支持。

(三)业务创新的基础上结构转型

商业银行应该再结合互联网金融趋势的基础上对自己擅长的业务进行转型,重在简化服务流程,节约客户时间,方便客户执行,为客户带来更优化的体验。互联网时代不是单枪匹马的年代,各个银行要重视优化合作,资源综合,在互帮互助的同时提升商业银行总体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2] 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3,(10).

[3] 曹飞燕.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变革方向[J].金融创新,2013,(11).

[4] 徐洁,揭筱纹.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04).

[5] 张惠互联网今日的侵蚀态势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5).

[6] 乔海曙,吕慧敏.中国互联网金融理论研究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 2014(07).

[7] 李鑫,徐唯燊.对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若干问题的辨析[J]. 财经科学, 2014(09).

[8] 王国刚,张扬.互联网金融之辨析[J].财贸经济,2015(01).

作者简介:张馨元(1993--),女,汉族,河南商丘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金融专业。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一汽奔腾CA7165AT4尊贵型车换挡冲击
巴菲特给我冲击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