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高中化学教学

2016-05-14 11:37周河帆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二氧化碳多媒体教学粒子

周河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每位高中化学教师的必修课。仅靠“一支粉笔一言堂”传统教学弊端日渐显露,而多媒体教学能把文字、声音、动画等传播媒体集于一身,能大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下面谈一谈我运用多媒体优化高中化学教学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景

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以有效地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如在教有关单质碳的性质时,采用多媒体导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弹出一幅郑板桥的古字画,一边听着音乐一边设疑:“这幅字画为什么会年长日久而不褪色呢?”这样让学生目观其型、耳闻其声、心有所思,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紧接着放映画面“几个大型的露天煤矿及矿外堆积着好多的煤”。学生们在观赏中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解悬念,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

二、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可以使学生较长时间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如在教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为了证实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空气里没有二氧化碳不行,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也不行。运用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形象的演示二氧化碳的气、液、固的三态变化,并拓展固态二氧化碳(又称干冰)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呈现生活中可用于冷藏食品和人工降雨的画面。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从无形到有形,从平面到立体,拓展了教学空间。

三、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合理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原子时,由于微观世界的分子和原子极其微小,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就显得轻松多了。先观看“氧化汞分子受热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当屏幕上氧化汞分子分裂后,出现了两个更小的粒子,接着又有许多氧化汞分子分裂成许多的更小的粒子。提出问题:分裂成的微粒是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下得到的?然后播放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的动画过程。引导学生思索:在化学变化中,一个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两个更小的粒子。这两个粒子却不能再分下去,化学上把这种粒子叫做原子。学生根据情景归纳原子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增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机互动优势。做到“讲、练、议”三者完美结合,通过课堂练习,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在练习巩固中,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做到高密度的知识训练。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巩固重难点,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学习效率。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挥,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化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更好的促进素质教育实施。

猜你喜欢
二氧化碳多媒体教学粒子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桥式起重机模糊PID控制
基于粒子群优化极点配置的空燃比输出反馈控制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