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05-14 12:07徐怀芳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创设小学生

徐怀芳

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它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有没有智慧,主要就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要使自己聪明起来,智慧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维能力。教育要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是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逻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项意义重大,但又十分艰巨的教学工作。作为教师,需要发现小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一、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使学生得到教师的心理支持

在新课改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一方面,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利用课堂和课外的时间,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思维模式,将课堂的范围拓宽,把实际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引入课堂,引发学生思考。另一方面要转换角色,教师应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而教师在此仅仅只是引导者。

二、创设问题情境

要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一定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创设有趣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让学生从情境中激发求知欲,从情境中产生问题。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以旧引新,沟通引趣;提示矛盾,设疑生趣;故事开场,引发兴趣;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只有努力创设情境,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做到教学民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与学氛围,才能打开学生的“问题闸门”,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动手操作,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模仿,遇到新鲜事物习惯动手试一试,教学中教师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实际操作,这样就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达为形象化、具体化、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如:“时、分、秒”的教学,涉及“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和进率复杂的计时单位制,是低年级小学生比较难于理解的,教学时可与下面同步:

(1)让学生观察真实的钟表,熟悉其中的秒针、分针和时针,了解它们每转一格或一圈所表示的时间。

(2)观察秒针和分针、分针和时针的转动情况,注意前者转一圈时后者转几格,从而弄清楚时、分、秒的进率。

(3)最后达到学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针所指示的时间,并且学会将针拨到规定的时间。

学生运用学具直观操作时,由于学生年龄小,往往出现口手不一,随意性大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操作目的,教师要精心安排操作程序,设计操作方法,教会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操作,激起和诱发思维的展开,从而调动学生创造思维的积极性。

四、教给发现问题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关于如何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形成提问技能,并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中分别提出要求,使学生产生不同水平、不同种类的问题意识,并加以引导训练,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敢于怀疑,善于发现,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教授说过:“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教师精心指导。在教学中,可要求学生从仔细观察入手,引导他们观察事物可以有步骤、多侧面、分层次进行,在此基础上,再对观察对象进行联想、思考,并反复质疑,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

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边记,做到眼、耳、口、手、脑并用,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上课时眼睛要盯着老师看,思路跟着老师走,积极思考问题,勇敢地举手回答问题。学生的思维应和老师的思维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学生都能意会。学生学会思考,就要思考得有条理、有根据,并且会把所讲的知识延伸发展,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学生只有通过静心地思考,才能把知识脉络梳理清晰,真正掌握它,理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要为学生的持续发展考虑。

学会一点数学知识,只能管一阵子,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就能管一辈子。科学的思维是学生探索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金钥匙。每一位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要从小帮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养成爱动脑筋、爱想问题的好习惯,让学生都能掌握这把金钥匙。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创设小学生
培养思维能力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