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政治理论教学经验略谈

2016-05-14 13:07付艳华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经验社会性党校

付艳华

摘 要:本文首先以党校政治理论教育的特点开篇,其后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性做了具体的论述,尔后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社会性,接着谈了政治理论课在认识上存在着的偏见和错误,最后以分析带情授课结尾。

关键词:党校;政治理论;教学经验;社会性;带情授课

一、党校政治理论教育的特点

当前党校教育主要针对于对学习者开展理论教育,易使学习者感到十分枯燥,从而没有正确的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导致对社会缺少责任感。作为一名党校教员,必须要不断了解它的基本特点才能保证教育效果,为此进行了以下分析。

1.有很强的理论性。

其实政治理论课与其它课程一样,由于其本身的性质和要求,因此,它就与其它课程显得与众不同。要讲授好党校政治理论课,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学员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及路线方针政策,因此政治理论课就要突出其政治特点。根据这个特点,就要求教员不断加强学习理论知识,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功底,这样才能在学习的课堂上既纵横驰骋,又收缰自如。

2.有很高的艺术性。

要想教好一堂政治理论课,不应该是教员在讲台上捧着书本照本宣科或是板着脸的说教。它应该是教与学之间学术或理论的交流。这就要求教员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在教学中艺术地调动学员的学习气氛。这就需要教员时而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去描述具体的事物来丰富基本原理,时而用严谨的逻辑推理描述原理的性质,指导实践。这就显现了一个艺术授课的问题,关于这个艺术的提高,就需要教员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自身的综合素质。

3.有一定的时效性。

政治课的内容主要是向学员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及路线方针政策,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不同发展阶段是不同的,这就是政治理论的时效性特点。在这个特点的基础上,就要求教员们经常不断的学习和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了解新形势下的发展走向。

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性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一旦形成以后就成为一种不同于任何个人的客观存在,从而也就形成了个人与社会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从两者的联系来看,没有个人当然就没有社会,没有人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会或大或小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没有社会也没有个人,因为人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存在状况及其变化也深刻地影响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从两者的对立来说,个人作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个体总有其自身的利益,有某种自发的脱离社会制约的倾向。而社会为了维系其存在和发展又必须制约、控制、规范、影响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力图让每个成员按照社会的需要存在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从其本质上说就是社会对个人的这种作用的突出表现。它一方面约束、规范个人,让个人适应社会而存在;另一方面又鼓动激励个人,让个人奋发有为,对社会做出贡献。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内容无一不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来劝导人们放弃个人暂时的、局部的利益以及与此相关联思想,用以服从和满足社会的利益和需求,正是这一点把它同其他形式的教育如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区别开来。

三、目前在认识上存在着的偏见和错误

1.认为政治理论课没意思,缺乏学习兴趣。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政治理论课枯燥、单调、乏味,他们要么把政治理论课用来改学英语、计算机等其他科目,要么心不在焉地看小说、报纸,逃课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2.对政治理论课存在偏见和误解。有的人认为自己将来不会从事政法类的职业,没有必要认真学习。还有的人认为政治理论不过是党的一些方针政策,看看报纸什么的了解一下就足够了,更何况自己本身就有读报纸的习惯,听政治理论讲师讲课是浪费时间。

3.对政治理论比较冷漠,很少主动关心国家大事。很多人对公共课、基础课不是很重视,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部分人对政治理论持消极冷漠态度,认为自己人微言轻,对现实生活根本施加不了任何影响,学得再好也是白搭。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更是很少将政治理论问题列为话题。

长期以来,政治理论课的讲课环节与方法缺乏创新,往往是以说教式的灌输为主,使得人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显然有悖于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因而有碍于讲课效果的提高。

四、带情授课,让理论走近听课者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都强调学习中人的情感因素,他们认为,必须尊重学习者,把学习者视为学习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求和价值观,“亲其师,信其道”,在讲课过程中,讲师必须怀有赤诚之心,浓浓的爱意,课堂,不仅有信息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互动。学习者和讲课者,不仅有智慧的碰撞,更有心灵的交织。从培养人的目标来看,任何知识的获取都不及美好情感的养成重要。情感,对教育而言,不仅是目的,还是过程,更是载体。真正好的教育过程,讲课者不是训导者,而是以自身的高尚道德情感去感染听课者。处于情感教育环境中的听课者,受到讲课者亲情的感染和定向陶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真善美,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和爱心。目前,很多讲课者在不断地充电,在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教育技能,但我想最需要充电的不是知识,也不是教育技能,而是讲课者的情感。如果一个对讲课者没有情感,也不可能让听课者做到相信理论并去践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讲课的较好效果。

提高党校思想教育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式,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理论知识。只有人们在实践中的认识提高了,才能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J].北京成人教育,2014,(07).

[2]浅谈如何授好党校政治理论课[J].求实,2013,(s2).

猜你喜欢
教学经验社会性党校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双钢琴演奏与教学初步探索经验谈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