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6-05-14 13:37程红辉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情境情感数学

程红辉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心理学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培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注重情感交流,奠定学习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教师的一个细小举动、表情,都能引起他们相应的情感变化。学生不喜欢“老严肃”,所以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可亲,不随意压制学生。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应当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回答有误时,尽量避免直接否定、批评甚至讥讽或当堂训斥,首先要肯定他们的勇气和胆量,再给予一些提示诱导学生继续回答。诸如此类看似不值一提,却足以体现教师的亲和力,教师对学生的赏识与宽爱,由此产生的积极情感就会转化成对老师的尊重、信服、亲近甚或崇拜,就会油然焕发学习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自觉地、认真地参加学习活动。

二、巧妙构绘新课,引发学习兴趣

求知欲源于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伴随消极厌学的情绪。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培养兴趣是把学生引向爱学、会学的必要环节。

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方向的设疑,会使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先设疑:“132”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经过计算,学生回答:“能。”接着调换数字的位置得出其他数,让学生算一算这些数还能否被3整除。学生惊奇地发现:怎么都能被3整除!这时教师再次设疑:现在老师和你们比一比,看谁能迅速判断出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从而学习成效显著。

三、铺陈竞争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就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

四、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整理生的学习兴趣。

五、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

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做法:对于综合性比较强、比较灵活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回答;对子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请暂时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来回答。这样所回答的问题与他们的实际情况相符,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高一些、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他们的成就感就强一些,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浓一些,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一些。此外,还可以通过教师给学生及时的支持与鼓励;教学内容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如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改题,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考查和评议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到新知识和技能,使新课标下课堂教学实现自主化,合作化和探究的良好的互动模式。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容器,让他们能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只有教师有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

猜你喜欢
情境情感数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