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2016-05-14 09:37王太友杨涌贾学臣
吉林农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黑木耳栽培技术高产

王太友 杨涌 贾学臣

摘要:黑木耳具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较高,口感质地较好,具有益气活血和吸附作用,将人体内的尘粒和杂质清除体外,是从事纺织化工等有尘埃污染行业的保健佳品。随着蛟河市黑木耳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且经济效益较高,农户栽培黑木耳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是一项适合长期发展的好项目。本文主要就黑木耳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6.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3.054

1生物学特性

黑木耳又称木耳、光木耳、黑菜等。在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纲,有隔担子菌亚纲,木耳目,木耳科,黑木耳属。

1.1形态特征

菌丝体无色透明,由许多隔膜和分支的管状菌丝组成,是木耳分解和吸取养分的营养器官。子实体出生为杯状,长大后为耳状,许多耳片聚集在一起似菊花状。新鲜的子实体半透明,胶质,富有弹性,直径一般为4~6厘米,大的可达10~12厘米,干燥后收缩成角质。子实体背面凸起,呈茶褐色,密生许多柔软短绒毛。腹面下凹,表面平滑或有脉络状皱纹,呈黑褐色至棕褐色。成熟时表面密生担孢子,担孢子肾形,无色透明。

1.2生长和发育的条件

1.2.1温度 木耳为中温型菌类,其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5℃,适宜温度为25℃~28℃。温度低于5℃时,菌丝生长受到抑制,高于26℃时,菌丝停止生长。

1.2.2湿度 菌丝体生长要求培养料含水量60%,空气相对湿度60%~65%。空气相对湿度超过70%,菌袋易污染。出耳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

1.2.3空气 黑木耳是一种好气性腐生菌类。在空气新鲜,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菌丝生长旺盛,子实体容易形成、伸长和开片;如果通气不好,菌丝体代谢的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会导致子实体畸形,变成珊瑚耳,甚至不能开片。

1.2.4光照 菌丝体在完全黑暗或有散射光的环境中,能够良好的生长。在有光条件下,培养料表面会产生胶状耳基,并分泌黑色的色素。然而在耳片原基分化、形成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子实体很难形成。

1.2.5酸碱度黑木耳要求微酸性,pH值在4~8.5都能生长,但以5~6.5最适宜。

2栽培技术

2.1培育菌丝体

2.1.1选用优良品种 目前代料栽培黑木耳一般选用耳根小、易开片、有耳筋、有阴阳面、耐高温、耐水、抗逆性强的中晚熟品种。

耳片→组织分离→纯菌丝体→复壮→复壮→三代一级菌种(试管菌种) →二级菌种→三级菌种(栽培代)。

2.1.2营养 培养料是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的物质基础,培养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黑木耳的产量,其主要原料是木屑。纯柞木木屑产量最高。其次是硬杂木木屑,椴木、杨木等软木也可以栽培黑木耳。再次用玉米芯也可,但产量较低。同一原料质地越硬越好。

配方1:木屑80%,米糠16%,豆饼粉 3%,石膏、石灰1%;木屑80%左右,麸子16%,玉米面3%,石膏、石灰1%。(注:一麻袋新鲜木屑 加0.1公斤石灰,0.25公斤石膏,一麻袋陈木屑加0.3斤石灰。可以用豆秸或玉米芯代替10%的木屑)

配方2:木屑50%,玉米芯粉40%,豆粉5%,麦麸5%。

配方3:玉米芯78%,皮麸(或米糠)20%,石膏粉1%,过磷酸钙1%。

2.1.3温度 木耳为中温型菌类,其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5℃,最适温度25℃~28℃,最低温度低于5℃时,菌丝生长受抑制,高于35℃菌丝生长停止。催耳期菌床内温度最好在24~26 ℃以内,温度过高应放风降温。

2.1.4湿度 培养料湿度应控制在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60%~65%,空气相对湿度超过70%,菌袋易感染。出耳期,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湿度过低,子实体生长迟缓,湿度过高,菌丝和耳片易感染绿霉菌。

催耳期应早晨观察菌床塑料膜上有没有水珠,如果没有即为缺水,可向床与床之间的沟内灌水,水通过土壤渗透到床内,使床内土壤湿润,这样床内湿度就能达到出耳的需要,耳片生长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水分管理。

2.1.5氧气 黑木耳为好气性真菌,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氧气不足菌丝生长缓慢,菌丝体生命力弱,抗病性减弱,影响产量和产品质量。割口前提前拧口易缺氧,导致菌丝体生命力弱,出黄水。2.1.6光照 菌丝体在完全黑暗或有散光的环境中都能很好的生长。

2.1.7酸碱度 黑木耳最适宜pH值5.5~6.5。

2.2栽培袋制作

2.2.1装袋 根据当地情况选用培养料,按照配方,每100公斤干料加水120公斤,含水量大约为60%。用17×33厘米或15×33厘米的聚丙烯袋装料。培养料要压实,上下松紧一致,装袋量约为袋高的3/5。装好后用干纱布擦去沾在袋上的培养料,套上颈圈(高3厘米,直径15厘米),将袋口向下翻,袋口用一层中间打孔的塑料膜和3层报纸封口,用橡皮筋扎紧。

2.2.2灭菌 常压灭菌时要求温度98℃~100℃,保持8小时。高压灭菌,在压力为1.5公斤/平方厘米时,需保持1.5~2小时。

2.2.3接种 操作要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每袋接种量为5~10克,分散在培养料的表面,以加快发菌。菌龄一般在以35~45天为宜。这样可以减少杂菌的污染。

2.2.4菌丝培养 培养温度在22℃~25℃,空气相对湿度为50%~70%,培养40~45天菌丝可以长到袋底。

2.3栽培管理

2.3.1开洞 每袋开200个左右洞较为合适。开洞时注意不要损伤菌丝。开洞后菌袋排放在栽培架上,袋与袋之间相距10厘米,以便出耳。

2.3.2出耳期管理 一般在开洞后7~12天,洞口即产生白色菌芽,并逐渐长大连接形成耳芽。用薄膜覆盖的,此时应将薄膜去掉,增加喷水次数,每天喷水2~3次,并要加强通风换气,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耳芽形成后经2周栽培,耳片平展,子实体成熟即可采收。

2.4收耳

采收时用手抓住整朵木耳,轻轻拉下,或用小刀沿壁削下,切忌留耳根,以防腐烂发霉,影响下一次出耳。采收的耳片一般在日光下翻晒进行晒干。

作者简介:王太友,大专学历,蛟河市庆岭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三大作物栽培、特色产业。

猜你喜欢
黑木耳栽培技术高产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德江黑木耳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七个黑木耳引进品种的比较试验
西藏林芝地区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的探索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