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公共体育课素质拓展训练内容的构建

2016-05-14 11:36兴安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素质拓展训练构建

兴安

【摘 要】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素质拓展训练渗透其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出发,分别从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的分类、体育专业师资的培训、体育课程素质拓展训练的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阐述,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对如何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上实施素质拓展训练,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素质拓展训练;构建

素质拓展训练起源于上个世纪40年代,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部分高校广泛采用的学习训练方法,有很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素质拓展训练一般通过进行一些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以达到培养高校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目的。实践证明,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不仅符合现代教学发展观和现代课程论体系,也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发展课程目标。

一、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要想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当中,就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但要掌握良好的知识基础,还需要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意识。但是当今的大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多数都没有受到过挫折教育,在家长、学校和社会大环境的呵护下,这些学生很少有吃苦的机会,因此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这些心理因素导致很多大学生在步入社会时很难快速地适应社会,使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产生很大的挫败感。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当代社会对于优秀人才的需求很重要的两点就是要具备合作、进取的精神。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渗透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潜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创新力和无限的活力,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素质拓展教育在从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之后,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发展迅速,成为很多高校和现代化企业的培训课程。

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大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自然过渡。素质拓展训练中的各种训练项目非常符合大學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些项目内容新颖、过程刺激、条件苛刻,对于很少经受吃苦训练的大学生而言具有很高的挑战性,他们普遍有着不服输的性格,这些素质拓展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努力克服困难,并且不断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培养出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以及团结向上的精神。同时,素质拓展训练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二、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构建

我们的素质拓展训练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与日常的生存生活技巧紧密联系起来,在接受国外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加以改进。在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体验学习为主,通过各种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互动式训练项目和具有较高挑战难度的户外训练项目,促进对学生进行体能的训练、生存技巧以及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在参与体验中得到锻炼和学习,在分享和感悟中得出成果。

(一)素质拓展训练中合理建设师资队伍

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教师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和能力。其中包括良好的个性品质、较高的智力水平、果断的决策与组织能力等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一名高校体育教师,我们必须要有合理完整的知识结构,要坚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专业素质、组织课堂能力、教育心理学、哲学等理论;

2.户外活动的经验

除了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教师还应该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锻炼自己的野外生存能力,积累更多的素质拓展经验,为应对一些突发事件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方便给予学生及时正确的指导。

3.组织协调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发现训练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根据当中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需求来适当的调整各种拓展训练项目,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针对以上要求,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要通过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反思、积累,不断完善充实自我,以适应素质拓展训练要求。其次,壮大师资力量,满足教学需要。在培养专兼职师资队伍的同时,也应该根据实际,加强学生助理培训师的培养工作。可以通过素质拓展工作坊建设,培养一批合格的助理素质拓展培训师,协助教师进行日常教学工作。

(二)高校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的分类

1.按照训练场地和设施的不同进行分类

①高空训练:空中独木桥、勇往直前、攀岩等;②场地训练:信任背摔、激流勇进、穿越湾桥等;③野外训练:野外露营、神秘宝藏、洞穴探秘等;④水上训练:水上梅花桩、划艇竞赛等;⑤室内训练:盲人摸象、人体多米诺等。

2.按照学生的参与方式来进行分类

①个人训练项目:速降、水上滚筒等;②集体训练项目:锵锵三人行、人体多米诺等等。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科学性的原则,合理安排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要根据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计划在制定中要综合考虑通过变换场地和设施,利用多种参与方式,激发训练的活力。同时,体育教师要注意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在体育课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组织形式

在我国,将素质拓展训练加入到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正处于探索尝试阶段。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训练项目,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活动内容。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学生个人成长及团队融入为切入点,按照团队组建——团队融入——执行力——大团队融合与总结分享的逻辑顺序设置项目学习任务,具体包括信任背摔、空中单杠或空中断桥、挑战NO1或鼓动人心、毕业墙等经典项目。课程兼顾了热烈与快乐的氛围、高参与性、高压力、思维与行动等多个维度,为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实现学院各专业培养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训练项目既可以作为必修课,也可以作为选修课。各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选修课试点教学,等到试验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推广,延伸到全校的范围,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在积极地体验学习中磨练意志,提高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另外,学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和体育设施组建相应的素质拓展训练俱乐部,让更多感兴趣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

总之,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到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当中,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坚强的意志得到磨练,团队合作意识加强,综合素质得到明显的提升。这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广大高校领导和工作在体育教学一线的教师要认识到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为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帮助与支持。

参考文献:

[1]韩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的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9(14):77-80.

[2]朱光辉,王薇.普通高校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探索研究——以拓展训练课程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0):87-88.

[3]韦玉.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3):35

注:本文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HJSC14237。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课素质拓展训练构建
初中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研究
团队素质拓展训练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中的应用
大一学生开设素质拓展课的重要性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试析我院公共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