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

2016-05-14 02:40陈灵芝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小学生

陈灵芝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只重知识传授的灌输式教学,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与积极思维,展开主动探究,以学会提问,学会探究,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却很少看到学生提问的身影,学生问题意识缺失,习惯于机械接受。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呢。现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学生问题缺失的原因与对策来展开论述。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

1.师道权威,不敢问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处于权威地位,师道尊严,教师严格控制着教学的进程与学生的思维,教师是主宰,学生没有自由发挥的时间与空间,师生地位的不对等,使得学生畏于教师的权威而不敢提问。这使得原本活泼好动,有好奇心的小学生爱提问的积极性日益消失,自然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枯燥无味,不爱问

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能表现出内在的动力与积极的行为。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教学枯燥无味,这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没有吸引力,相反还会让学生厌学情绪滋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教学参与度,自然也就不爱思考、不爱提问。

3.无从下手,不会问

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基础薄弱、认知水平低下,自主学习能力低下,不管是新知的学习还是旧知的复习,都不知道如何下手,没有思路、没有方向,纵使学生再爱提问,也无法提出问题。这同样是小学生问题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

师生平等,让学生敢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从高高在上的教者变成与学生平等的学习体,走进学生群体,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与教师的平等性,强化学生的平等意识与主体意识。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时,就会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与消极情绪,从而让学生敢于提问。一是给予学生主体权。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坚持精讲少讲,为学生预留更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进行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以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学习体,消除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让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中来。二是给予学生期待。学生的自主提问并不只是单纯地体现教学时间的拥有上,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给予学生以期待,这样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进而才能提出更多的问题。三是给予学生鼓励。尤其是学生所提问题肤浅甚至是错误的,如果教师直接否定,会熄灭学生刚刚燃起的求知之火、提问之火,而使得学生再次沉默。教师要给予鼓励,成为推动学生前进与提问的助推力量,强化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让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后面的学习中来,形成不断提问的动力。

三、趣味教学

让学生爱问富有趣味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从而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爱上提问。

1.引入生活这股活水

生活与数学关系密切,生活是数学学科存在的土壤、发展的温床,脱离生活的数学教学只能成为空中楼阁,教学枯燥无味,只能成为机械而枯燥的记忆与照搬。在教学中我们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在数学教学引入生活,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学生更能从中发现问题。如学习负数时,我进行现场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来记录。这一生活现象是学生所熟悉的,学生自然感兴趣,但在记录中学生只能记录零上温度,而对于零下温度却不知如何记录。这样学生自然就可以产生困惑,如何来方便地记录零下度数。

2.让学生亲自动手

小学生天性好动,具有极强的动手,采用动手操作既符合学生的天性,可以激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而且也能突出数学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正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动手操作创造更多的机会,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来激发对数学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思维的高度活跃与大脑的高度亢奋之中,这样学生才能发现更多与提出更多的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与动脑思维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掌握。

3.加强指导,让学生会问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自主提问也需要一个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而要实现学生的会问就必须要重视教师的指导。就需要教师在放与扶之间找到平衡,既要充分放权,给予学生以主体参与、独立思考,同时又要做好扶植,通过提问等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深化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如当学生迷茫时,教师可以以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诱导学生深入,以问启思、生疑,这样学生才能顺着正确的方向来展开探究,进而发现更多的问题。

总之,教给学生知识,学生只能学会解决问题,而教给学生方法,学生就可以走进科学探究的殿堂,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样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才能灵活运用,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让学生真正掌握自主提问。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小学生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何谓“主体间性”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