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分层教学

2016-05-14 02:40王献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差生基础知识分层

王献华

【摘 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分层递进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分层教学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告诫我们:学生个体差异不容忽视。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发展。正是从这些理论出发,笔者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在初中语文日常教学中重视因材施教,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尝试。

一、合理分层

马克思曾指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精辟地阐述了人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性。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习惯、学习个性及态度等进行了全面了解,并对他们进行了科学分类。水平较高的学生,他们的求知欲往往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有的学生很勤奋,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学习态度认真,但却总是无法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还有学生或语文基础差,或口头表达能力差,或写作水平差,或阅读能力差;有的学生主要是厌学情绪浓,在语文学习中缺乏兴趣,把自己的兴趣放在其它学科上,却很聪明,也有一定的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有的学生反应慢,动作迟缓。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同时,教师鼓励竞争,要及时表扬和调整目标要求,这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更进一步引导了学生的内动力。

二、目标分层

在学生已出现分层的情况下,我们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能力,制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各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的主体作用。为此实施分层教学,必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对学困生主要培养他们的意志和自信,使他们逐渐养成认真读写听说的习惯,以达到“大面积合格”的目的。对中等生主要是培养他们质疑、讨论的习惯,向学优生转化。对学优生主要是要求他们严谨治学态度,要求他们善于自学,不断拓宽学习思路。我们将目标具体化为三个层次的任务:任务一是基础知识的识记,基本能力的培养,所有的学生都要达成;任务二是学会阅读,能理解文本的关键字句,体会文本中作者的情感,这是中等程度的学生可以完成的;任务三是发展思维,拓宽阅读视野,提高写作能力,这是优生可以完成的。

三、作业分层

学生的作业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形式。由于课内时间的客观局限,同样难度的作业很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步完成。若统一要求,不仅使教师难以调配教学活动,又使“优生吃不饱”“差生受不了”。长期下去,会造成优生感到简单而课内无所事事,纪律涣散,学习兴趣降低;差生则感到负担过重不能按时完成,留下作业的尾巴,逐步导致厌学情绪。因此,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内作业可以坚持“优生多而适当提高难度,差生少而适当降低要求”的原则。如学完课文后,课内作业从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差生完成优生作业量的1/2,即完成大部分基础知识题;中等生完成优生作业量的2/3,即完成全部基础知识题和部分双基综合题;优生则完成所有基础知识题和双基综合题。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大约同步完成,教师可以统一调控教学活动,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查漏补缺,杜绝课内作业课外做,课内损失课外补的不良现象发生。

四、评价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因为影响学生学习水平的先天与后天因素有一定的差异,如果要全班学生达到优生的标准,就会使中、差生与这一标准之间的差距太大,使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创新能力了。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标准,如采用难易程度等不同的A、B、C语文试卷,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对应选择。这样,就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与各自的标准差距水平大致相同,使他们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于提前达到标准的学生,应积极创造条件,使之掌握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写作能力,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使学生在更高一层面上产生新的需要、新的要求,形成新的目标,并用更高的、具有挑战性的标准要求他们。对于没有达到相应标准的学生,我一方面要认同,承认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因为这是人的认识差异和学习情感差异的必然结果。同时,我要激励他们对照标准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帮助他们制定改进和矫正的计划,早日达到相应的标准,甚至更高的标准。尽管时间上比其他同学有些滞后,但最终的结果会使他们产生成功的喜悦,从而为持续发展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递进的教学方法,能通过目标分层,让每一个学生激起参与的兴趣;通过训练分层,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通过评价分层,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

猜你喜欢
差生基础知识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在书上睡觉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找你算账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