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语文课堂须明确的几个概念

2016-05-14 03:10万强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7期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一直饱受诟病,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从理论的角度对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明晰。明晰了理论概念,才能更好的在实践中知道我们的教学。本文试从四个概念入手,分析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因素,希望能够达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

【关键词】高效语文课堂;课程性质;主要角色;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接受性学习与发现性学习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几千年来默默地为知识的传承、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诸多的知识学科中,语文基础学科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时至今天,语文课堂却饱受诟病,大众的不满主要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这个问题上。要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我们就必须明确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

一、明确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

从建国以后历次语文大纲的变更来看,我们对语文性质的认识一直像钟摆一样,不是晃到“工具说”,就是晃到“人文说”,总是处于一种较为极端的状态。虽然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尝试将二者进行和谐的统一,但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现在还是很难做到,并且出现了一些误解两个概念的现象。

如高考试卷中设置了一些人文味较强的题目,这些题型试图引导平时教学注重“人文关怀”,降低应试的味道。但针对这些题目的复习,教学双方所关注的,还是通过何种角度或方法得出较为接近参考答案的文字,这种做法不但没有起到引导作用,反而会导致现实中出现将教学重点放在应试方法上的做法。这种做法误解与背离了“工具性”的概念,其实质是应试教育。鉴于此,有些教师又高举“人文性”大旗进行教改,在教学中极力从文化角度解读课文,抛弃“双基”知识,着重于教学形式的创新,这其实是对“人文性”概念的极端理解。

语文的“工具性”概念简而言之就是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具备沟通交流所必需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人文性”就是文学作品中传承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的熏陶作用。高效的语文教学,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过分强调其中的一方面,语文教学要么走向静态的死水,丧失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要么就追求形式创新,忽视了语文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这又将语文带入一个新的误区。高效的语文教学,绝不能以丧失学生的双基为代价,应该二者兼顾,避免过犹不及的情况出现。

二、明确语文课堂的主要角色

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是主角。新课程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变成主角。教师用“小组合作”“讨论式”等教学形式来完成这种转变,但这也导致了诸多不良后果的出现。

其一便是频繁使用低效的讨论法。讨论法确实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而教师此时作为一个旁观者居多,即使作为一个平等的角色参与进去,也只能是在参与一个小组的全程讨论过程还是参与多个小组的讨论“点”之间徘徊取舍。同时,讨论法也导致了一些学生沦为旁听者的角色。另外,由于缺乏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一些讨论也会缺乏广度和深度。其二是评价的模糊性。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积极的评价被广泛应用于学习之中,这一做法的初衷是好的,但现在的评价多是采取模糊性的评价,无论什么答案,教师都可能以“你回答得很好”这一类话语作为评价,至于好在哪里,教师很多时候都没有指出,更严重的是面对学生的一些不够完善的回答,教师也没有引导其找出不足。激励变得廉价泛滥,它的作用也会逐渐消失,甚至促使学生进行各种不负责任的标新立异的解读。

因此,把课堂完全让给学生,同样是不可取的。我们所说的新课堂,是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时,也应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课堂。这种主导作用一是在学生学习有困难、认识肤浅时,教师能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一是充分相信学生能够在一定的引导下通过自我思考的形式,达到认识上的提升。另外在语文的阅读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出来。由于学生的阅历较浅,对事物的判断有时失之偏颇,甚至出现是非不分的情况,此时更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如何评价荆轲这个人物形象,有的学生就会说荆轲所为与历史潮流相悖的观点,这就削弱甚至否定了荆轲身上反抗暴力的积极因素。面对这样的评价,教师就不能为了体现人文性、多元性的理念,明知不妥也不进行引导辨析,导致教师话语权的丢失。

所以,高效语文课堂的师生关系,正如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所说的:教师是教授过程中的“主体”,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主体作用是逐渐隐蔽、逐渐减少的,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逐渐增强的。高效的语文课堂应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共同发挥的结果。

三、明确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陆游的这句话,不但道明了诗歌创作的诀窍,而且也揭示了高效语文学习的秘密,那就是明确了课内与课外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应处理好课内文本与课外资源之间的关系和课内语文学习与课外语文学习之间的关系。

1.课内文本与课外资源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语文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并让语文教师扮演“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角色,这让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材,或者充分引进课外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现在部分教师的语文学科教学,有的淡化了学科界限,一味搞课外延伸,使得学习目标泛化、模糊化;有的教师大量补充课外知识,使课堂变成了“资料展示厅”,这些过度的做法,使得教学主次不分,教学效率低下。

语文课外资源开发最重要的意识是: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应当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不能让非语文的知识学习耗费了原本属于学生品味课文、品味语言的时间。课外资源的开发,不能抛开课内文本,不能过多、过早、过杂补充其他教学内容。只有把课外资源的开发和课内文本的品鉴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从教材走向无限的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高效的语文教学。

2.课内语文学习与课外语文学习的关系

课内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文本为依托进行学习的学习形式;课外学习,是以学生的兴趣和自身的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的学习形式。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课内知识的学习可以带动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渴求,课外知识可以反过来促进课内知识的掌握,二者结合,共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现在我们对课堂教学的重视毋庸赘言,但对课外语文学习不够重视。课外语文学习因缺乏必要的指导,出现目的不明、组织不力等情形,花的时间多,但收获却不大,导致语文学习的低效。

作为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有效指导,加强目的性和计划性,树立实效意识,让课外学习有效的反哺课内学习,从而整体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四、明确接受性学习与发现性学习之间的关系

接受性学习是学生通过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形式,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过多的强调了教师的主体作用,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尤其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这种学习方式遭到了诸多语文教师的忽略甚至抛弃,一味地采用以“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为主的发现性学习方式。

固然,发现性学习方式有它的许多优点,但语文科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这种方式。首先,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科学性学科,它含有大量的陈述性、实践性的知识,这些知识凝聚了几千年来人类文化的积累,如果一一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发现性学习方式去获取,花的时间将是巨大的。其二,在教学中我们也会遇到学生通过自身能力解决不了的情况,这时就必须依靠教师的讲解。好的讲解同样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能够促进学生把学习的内容内化,逐步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和教学中出现的实际情况提醒我们,不能完全紧盯接受性学习的缺点而抛弃它,也不能一味地紧盯发现性学习的优点而完全倚靠它,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接受性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基础,探究性学习是接受性学习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阶段,没有接受性学习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探究性学习,没有探究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就会变成一潭死水,走向“一言堂”的误区。

强调接受性学习的必要性,不是提倡大家回到以前的教学模式中,这里强调的接受性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它涵盖以下一些要点:

注意实施的时机。由于学生的认知有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的丰富内容、深刻含义、精妙语言体会不深,尤其一些文本存在多元解读的时候,教师就必须适时发挥作用,采用接受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获得正确、明晰的认知。另外,自读之前、合作之中、总结之时,也是很好的时机。

注意传授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历史典故、作者生平等拓展性知识,各种学习的方法,尤其是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师必须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不能让学生感到似是而非。

(3)注意实施的原则。二者的实施,不能单纯的以主次关系定位,而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因为传授的知识特点不同,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还有教学条件的差异等诸多因素,我们只能灵活地采取其中一种形式。

总之,接受性学习如果在实施的内容、时机、原则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接受性学习就变得有意义,否则,接受性学习又会变得面目可憎。

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所要明确的不仅仅是以上几个概念。面对如今较低效的语文课堂,我们有改革之心,说明了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担当、敢负责的精神,但新出现的一些问题又告诫我们,改革不是走到原来方式的对立面,不是对原有方式的抛弃否定,而应采用批判继承的原则,达到一种“中庸”之境,而不是总在两极间互相否定、徘徊不前。

作者简介:

万强(1980.02~),男,福建省福鼎市人,专业或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