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思考

2016-05-14 03:38魏穗霞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能力高职体育途径

魏穗霞

【摘 要】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责任。体育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培养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相比的作用。文章在阐述高职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必要性和高职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的基础上,对高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进行思考。

【关键词】高职体育;社会适应能力;途径

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下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生存和反映能力。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职院校走出来的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社会发展对他们的要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发展,可见社会适应能力对一个人发展的意义。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良好的生理、心理能力,而且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活动协作、沟通能力,这些多种能力的培养能够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有所体现,为此,在高职体育教学中需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高职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必要性

1.高职学生体育社会适应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适应能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是新时代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要求。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很多中专学校合并发展而来,其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不高,在高职的教育教学发展中存在很多局限。高职学生适应能力的发展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需要,同时能够为应用型社会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2.社会适应能力是高职教育学习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的发展需要进行必要的教育,同时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教育改革对加强高职学生的能力培养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提高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上。高职现代教育发展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和现代化社会建设相适应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不断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支持。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

1.能够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学生在学校学习集体中以及今后进入社会发展都需要面临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想要处理好这些关系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能够实现人和人、人和集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增进人和人之间情谊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

2.能够提升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学生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良好的环境能够让学生在社会生存、发展中获得更多的优势。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这种适应环境 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比如在足球运动中,学生运动员都需要在现场适应自己的位置,并能够随着位置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

3.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奋斗精神

首先,在体育比赛的很多地方都存在竞争,为此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和学生日常的体育训练存在关联。其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参加过体育训练的学生具备面临比赛失败的心理准备,和一些没有参加过体育比赛的人相比具有很好的心理素质。

三、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策略

1.根据高职学生的职业特点安排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将一些受欢迎的、具有长期体育价值的体育项目引入到体育课堂,让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同时,高职院校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要和高职院校教学实际进行联系,选择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体育教学内容,让学生的身体在高职体育教学的培养下得到更好的发育。另外,还要改变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构建一种全新的体育教学体系。

2.积极创建微型的体育教学社会情境,培养学生社会意识

高校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的一个缩影,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也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体育教学中包含了合作和竞争,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体育教学中,每名高职学生都需要面临校园体育群体和社会问题,为此需要充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活动中能够体现的综合性和集体性特点,为学生的体育学习设置一种微型性的社会情境,在这种情境教学中国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在这种社会情境中,每名学生都扮演不同的角色,能够组成不同的小团体,和不同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这样能够提升学生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3.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发展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因素有好有坏,且是复杂多变的,为了能够让高职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社会中获得自己的良好发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需要为学生适当地安排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运动,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收获成功的感受,提升自身对社会的适应和承受能力。在体育比赛中,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的竞争,懂得成败的意义,从而有效避免因为过度重视成败对自己带来的伤害,并能够正确认识和应对面临的挫折,实现对社会的更好适应。

4.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开展阳光体育

高职体育教学中要开展能够和体育教学实现对接的阳光体育。高职体育教学的课程时间是有限的,为此学生适应社会的培养目标很难有效完成。为此,在接受在校的体育训练之外,学生还需要利用课外时间来完成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课余时间,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出一种社会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保证高职体育教学目标完成的同时,提高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社团和体育俱乐部,让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体育运动开展的决策、执行、管理等形成一种有效的良性循环,让每名高职学生在高职体育活动教学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加强学生和学生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密切交流、联系,在轻松愉悦的合作交流氛围中提高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新课改和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完善,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更加注重对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提高高职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问题得到了有关教育部门的进一步关注。为了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帮助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职学生的社会就业压力,就需要有关教育人员在高职课程安排中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高职体育的开展以其自身的特点,对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职体育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方式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建军.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思考[J].职业时空,2009,06:46-47.

[2]田继红.体育教学培养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验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6:96-97.

[3]邱艳坤.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9:116-117.

[4]肖丽娟.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07:152-153.

[5]王晓军.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新西部(理论版),2016,04:121+133.

[6]王刚.解析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1:187-188.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能力高职体育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浅析微课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中学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及完善方法
探讨如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