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及改善措施的探讨

2016-05-14 03:38雷飞鹏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改善措施家庭教育小学生

雷飞鹏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改善措施

在小学教育阶段,很多人都会产生一种疑问:现在的孩子都非常聪明,可是为什么同一个老师教育出来的,有的学生全面发展,最终成才,有的学生却是不均衡发展,没有成才?我们不能否认,除了学生的智力差异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外,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家庭教育也存在不小的偏差。可见,家庭教育在小学生的成长路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家庭教育,主要指的是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乃至终身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自觉地对孩子通过言传身教,所起到的旁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一座桥梁,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其教育效果如何,对学生今后的健康、人格和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这是学生在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段,对培养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小学生正是人生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所经历的每件事对今后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或者消极作用。然而,当前不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小学生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小学学习阶段是一名幼儿成功转化为少年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紧密配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家长没有对学生的在校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有些家长虽然重视学生的成长教育,但是在教育方式、教育情感、教育认识和教育要求上存在一些误区,在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1.从教育方式分析

(1)放任自流:有的家长为了家庭的经济问题,外出打工,导致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工作的忙碌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问题。

(2)顺其自然:不少家长认为,要遵循教育规律让孩子自由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来学习和成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父母还是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使得这部分学生缺乏家长的监督和管理。

(3)无从下手:有些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成长问题,希望能加入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但是这种希望与教育方式存在偏差,导致不少家长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2.从教育情感上分析

(1)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倍受家庭的宠爱甚至溺爱,这种过于关心的爱,导致不少小学生在生活中缺乏经验,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比较差,缺乏责任心,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不良习惯,就是在这种过于夸张的情感中滋生的。

(2)有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孩子的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然而在教育中却容易忽视种种细节问题。

(3)有些家庭存在不和谐因素,导致孩子在生活中产生各种奇怪的行为。

3.从教育认识上分析

(1)受个人主观意识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不少学生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主要是学校和老师负责的,既然将孩子交给学校,很多问题都需要学校解决,这是非常严重性的错误认识。

(2)还有些家长认为现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哪怕是大学生毕业以后也不好找到好的工作,因此,对子女的教育热情程度不高。

(3)有些家长过于对学生的成绩重视,却忽视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素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4.从教育期待(也是教育要求)上分析

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典型的教育要求,不少家长因为自身理想主义的影响,希望将自己成长中的遗憾和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忽视了孩子们的主观意愿,不考虑孩子自身条件的限制,对孩子们提出过高的期待。甚至有些家长为了孩子今后有出息,自己心甘情愿吃苦,自己的生活一切是为了孩子,将这一切当做自己理所应当的作为,虽然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但是无形中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种压力。

其实,孩子身上的种种怪异行为,主要来源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影响,这也在无形中向我们透漏着一种信息: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少不良信息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小学生的发展,这需要我们三方的共同努力。为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除了要加强自身的教育工作外,还要联合家长们对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二、改善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的建议

1.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充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不少人认为家访这种模式已经被忽视。家访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家长和教师沟通的有效途径。针对那些问题学生,教师为了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必须的家访是不可缺少的,当然,这也要考虑到现实条件的要求。通过家访,班主任老师可以及时向学生家长反映学生的在校情况,让家长一同分享学生成长的快乐,还能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帮助小学生扬长避短,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另外,通过教师与学生家长的聊天,还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环境,针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进而,使得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有效的合力,认真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个别家长的情况,积极传播一些有效的家庭教育知识,使得小学生的教育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2.让家长们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多孩子们多一些关注和了解,掌握小学生这一阶段孩子的成长特点,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展开不同方式的教育,引导家长们要与学校多取得联系,不可盲目的教育孩子,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找出适合学生成长的最佳方案

3.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做好孩子的榜样

家是小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也是对小学生影响最大的地方。重视家庭的和谐,对培养小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和品德有着积极的作用。这需要家长们从言行上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做好孩子的榜样,让孩子在健康、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有助于孩子们的健康发展。

4.家长们对孩子的成长要有适度的期待

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想法并没有错,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要根据孩子的成长环境和个人意愿来制定计划,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求,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另外,家长还要多鼓励学生和赏识学生的优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一股有力的核心,这样,才能使得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翁红梅.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及其对策[J].江苏教育研究. 2010(26)

[2] 张倩,田爽.浅析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及解决途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11)

猜你喜欢
改善措施家庭教育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新形势下提升供电所供电管理水平的实践思考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浅谈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