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学生个性特征成因与教育策略

2016-05-14 04:08章井平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习得性个性特征亲情

章井平

【摘 要】任教时间较长的老师往往有这样的体会:以前的学生一批一批的彼此差异并不大,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00后”这一批,忽然发生了质的变化,和以往的学生很不一样了。他们满嘴的网络语言、玩QQ、玩微信、写博客、爱看动漫不爱读书,对网络十分依赖;他们带手机、用火星文、留爆炸头、戴饰器,极力表现与众不同;他们喝可乐,吃洋快餐,崇拜明星,有强烈的反叛意识等。本文浅探“00后”学生个性特征成因与教育策略。

【关键词】“00后”学生;个性特征;教育策略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学生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如果仍然套用以前的老思维,老办法,面对崭新的学生,可就成了现代版的刻舟求剑了。作为承担着教育使命的我们要教育好他们,首先必须认真研究分析,“00后”现象是因为:

一、“00后”学生个性特征成因

1.高速发展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以计算机网络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大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低效性。地球村形成,“00后”的“网生代”诞生。从一定程度上讲,是这场技术飞跃造成了“00后”与“90后”“80后”的巨大差别和不连续性。其次,2000年代至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00后”的孩子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一代,不用为生活发愁,懒惰、奢侈容易成为他们的习惯,忍耐力差,吃不了苦。

2.亲情过剩

亲情过剩,俗称溺爱。“00”后多为独生子女,这些在独特的家庭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受到家庭祖辈、父辈的百般呵护、宠爱,被过度的亲情所包围,在家中俨然一个“小皇帝”,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他们对忍耐、礼让、畏惧、顾虑几乎是没什么概念的。他们的思维与情感是最直接的,他们敢想敢做敢犯错。他们不会去顾忌什么,他们的思维和行动都没有圈圈框框。他们很爱自己的父母,很重视身边的每一个朋友。他们选择友谊不会在乎认识时间的长短。只要是自己认定的朋友,就会用一切去付出,而往往因为这样的太在乎伤害彼此。他们的思维情感很单纯,很极端。也正因为如此,就很容易冲动。他们放肆的哭笑,佯装世故,敏感而情绪化。

3.压力过重

当“70后”“80后” “90后”享受他们美好童年的时候,“00后”却早早地被关进了各种各样的特长班“陶冶”情操。后来上学了,补习班又蜂拥而至。可怜的双休日和寒暑假统统报销。他们又该去何处发泄呢?他们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又有多少呢?玩是孩子的天性,这种天性一旦被压抑和束缚,必然要寻求新的突破口,而“00后”多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和他们嬉戏作伴。于是,在网络上与冰冷的显示器里面的“陌生人”聊天;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寻求安慰。“00后”学生的张扬、傲慢、任性、怪异是表象,在这背后是深深的孤寂与无奈。

4.关心不够

“00后”很多是留守学生,一些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将子女扔给家中的老人看管,老人除了给予孩子生活上照顾外,在管教孩子方面往往力不从心,或缺少正确的方式方法。一些家长只顾忙于与朋友吃喝应酬,跳舞、“搓麻将”等个人娱乐上,不愿多花精力和时间去管教孩子,可谓养而不教。一些家长忙于经商做生意,无暇顾及子女。这些“00后”缺失父母亲人的关注,也就只好与电子产品为伍了。

面对“00后”学生这么一种特殊的教育对象,我们要有特殊的教育策略。

二、“00后”学生的教育策略

1.与时俱进

“00后”学生最喜欢幽默风趣的“麻辣”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和蔼、知识丰富、多才多艺、兴趣广泛、妆扮时尚、热爱生活、懂得网语、能用QQ感动学生。

2.转变思想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早已过时了。“00后”学生倡导平等,无视等级观念。居高临下,教师以前的“高高在上的授课为主”也不实用。“00后”与父母师长之间淡化辈分观念,更喜欢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身份去和大人们交流沟通。有时言者无意听着有心的几句话会让大人觉得他们没大没小,不懂得尊重别人。但这决不是他们的本意。面对“00后”学生,我们要变革师生关系,倡导平等,与学生打成一片,作学生的朋友。甚至有时要拍学生的马屁,投其所好,赢得学生的好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今天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而“人”作为资源是财富的源泉,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这群“00后”宝贝,再过10年、20年,这群小皇帝、小公主也会成为社的顶梁柱,肩负起更重的使命。将来的他们会创造一个怎样的时代呢?我们期待着…

参考文献:

[1] 王盼.浅谈习得性无助的产生原因与克服策略[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24)

[2] 孟芳.浅析学生习得性无助行为的防治对策[J]. 文学界(理论版). 2010(07)

[3] 孙金权.拯救学生的“习得性无助”[J]. 学校管理. 2012(06)

猜你喜欢
习得性个性特征亲情
浅谈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技巧
亲情的滋味
例谈分数意义习题习得性教学误区
别让“习得性无助”击溃你
关于对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
苏轼散文的个性特征
中小学生学业习得性无助感现状调查
《斗牛士之歌》的曲式结构与演唱特点分析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爱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