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2016-05-14 04:39朱建设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孝文化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

朱建设

【摘 要】“孝文化”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最主要的核心就是孝道,这一基本的内核可以说是我国传统伦理系列文化的重要基础之一。但是,随着当前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外界文化的侵入,部分人群忽视了“孝文化”的重要意义,尤其是目前的大学生群体,由于其未踏入社会而且心智较浅,这一特殊性导致了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孝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介绍了“孝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对当代大学生在传统的“孝文化”方面的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如何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推广“孝文化”的措施。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孝文化”;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孝文化”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结晶,是我国传统意义上主流的意识形态,不仅属于儒家思想规范人际伦常关系的典型代表,而且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的五千年的历史影响巨大。进入21世纪,“孝文化”的宣传就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党和国家提出了要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更进一步的强调各级部门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宣扬,提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重拾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随着当前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外界文化的侵入,部分人群忽视了“孝文化”的重要意义,尤其是目前的大学生群体,所以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的“孝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大力弘扬,这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以及指导意义。

1“孝文化”的定义

从实际上来说,“孝文化”可以说是涵盖孝的观念同时又要对孝的行为方面进行规范。一般在传统意义上的“孝文化”的主要内容在于孝道,具体来说主要是体现在如下几点:

“孝文化”的具体表现主要就是指在赡养方面、尊敬父母方面、顺从父母方面等三大方面:首先,对于赡养父母方面来说:践行“孝文化”就是要坚持奉养自己的长辈,照顾他们,这属于是一种物质方面的孝的表达。其次,尊敬父母主要就是体现在要敬宗自己的长辈,要懂得礼节,这属于是精神方面的孝的表达。另外顺从父母方面主要就是指要坚持在合理的行为范围,不能违背长辈们的意见,坚决的去执行长辈们的意志,这属于行为方面的孝的表达。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孝文化”也是能够对于一个家庭内部的伦理道德进行约束。首先,“孝文化”强调了对于父母而言,子女具有一定的责任以及义务,对于父母,按照父母的心情以及意愿,子女要悉心的照顾,践行人文关怀。但是,这里需要指出的如果对父母尽孝只是表现在衣食方面,而没有做到安慰父母内心、尊重父母意愿,这也是一种不孝的行为。其次,“孝文化”也是强调了子女要爱护和珍惜自己的身体,子女的身体属于父母生命的一种延续,爱惜自己也表达了尊重父母,属于孝的表现。

2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的缺失及原因分析

根据相关的大学生对传统“孝文化”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目前大约有一半的大学生缺乏对“孝文化”的兴趣,只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大学生表示了对我国传统“孝文化”有一定的兴趣,而还有一部分的大学生觉得“孝文化”的重要与否无所谓。这样的现象的深刻原因在于目前相当多的大学生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深刻影响,导致其缺乏“孝文化”方面的思想熏陶,这就导致了我国的大学生在“孝文化”教育方面面临一定的问题,这也是我国高校的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们要重视的问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孝文化”教育,不断完善当今高校的“孝文化”教育工作,如下是“孝文化”教育的缺失的具体原因:

2.1代沟问题

目前年轻人与父母之间的代沟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时常发生一些比较激烈的冲突,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越来越尖锐。从一方面来看,由于我国的城乡一体化政策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所以年轻人来到城市之后分离开来,感觉打开了视野,受到新鲜事物的一定影响,所以由于这种城乡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了年轻人与自己的父母在价值观的方面时常出现冲突。从另一方面来看,现在的年轻人由于接触的事物比较复杂,并不愿意听父母的安排,对一些事物存在理念上的分歧,也造成了年轻人会与父母的代沟。

2.2社会问题

随着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子女们要面临生活工作中的多种压力,而且要在社会中扮演多重角色,这些问题往往导致他们在尽孝方面进入误区。例如有的子女认为行孝就是要在物质方面满足父母,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却忽视了在精神方面的赡养行为,这样只重视物质而忽视父母精神以及内心需求的孝行方式是不科学的;而且由于子女们经常要承受较大的压力,这样的高压力生活状态常常使得他们忽视了尽孝,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这也导致了在尽孝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3如何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孝文化”教育

3.1加强高校人文教育关怀

强化高校人文教育过程中的“孝文化”教育是构建和谐大学的主要条件。当前,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完善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需要高校师生们协力营造和谐的大学“孝文化”氛围,和谐的校园“孝文化”氛围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及时的关心他们的思想行为,保证大学生们的心态和谐,化解大学生内心的思想纠结矛盾,能够充分的指导和引导大学生现实中存在的尽孝问题。通过开展“孝文化”教育,形成一种以“孝文化”为核心主题的和谐校园环境,进而拉近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构建子女父母交流的平台,引导大学生们形成一种健康的“孝文化”观念。另外,推行“孝文化”教育,提倡科学尽孝还能够促进发挥道德规范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不但能够为大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环境,也能够为不断充实大学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文明社会提供必要的推动力。

3.2借助网络媒介来推广“孝文化”

网络属于是先进的传播媒体,属于现代文明的结晶,具有一定的快捷性、开放性以及生动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群体,已经伸展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善于结合目前网络时代的特点,通过网络媒质来开展“孝文化”教育,努力使当代“孝文化”在网络上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要注意形式要多姿多彩、生动活泼,例如在各大学的思政网建设专门的“孝文化”网页,不断的开拓“孝文化”论坛,引导广大的大学生们接受孝文化的教育。另外在借助网络来宣传孝文化的过程中还需要坚决的抵制落后的“孝文化”,努力的宣传科学健康的“孝文化”信息。

4结束语

当前社会环境比较复杂性,再加上外界文化的侵入,部分人群忽视了“孝文化”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孝道教育必须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我国的“孝文化”要通过当代大学生们的继承和发扬,这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促进发挥道德规范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段利强,李中昌.代际和谐与当代“孝文化”重构[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2.

[2]苏喜娥.当代传统“孝文化”缺失原因浅析[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

[3]路丙辉.中国传统“孝文化”在现代家庭道德建设中的价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1).

[4]杨周相.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

注: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大学生孝道文化知识继承和普及豫社科联(2015)36-278。

猜你喜欢
孝文化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
近30年来宋代“孝文化”研究综述
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