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开放式美术活动的策略

2016-05-14 05:11江卫民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美术幼儿园评价

江卫民

传统的幼儿园绘画教学以幼儿习得绘画技能为目标,注重临摹训练,以“画得像不像”来评价孩子,更有的老师用成人的观点说些带有批评意味的话来束缚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中指出:教师应该“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近年来,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幼儿园开放性绘画教育活动策略,

一、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做好活动前期铺垫

孩子最大的特点是好动、好奇、随时都想探索,认识这个世界以丰富自己。总希望自己尝试、自己操作、自己感受。因此,老师应该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官,自由自主地认识事物。孩子们的美术创作的内容和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有极大的关系。教师要随时随地为幼儿提供各种机会的同时,还要抓住一些突发的、偶发的现象,让孩子主动、自由去探索。如:在主题活动《秋天多么美》活动开展前,请家长带幼儿去郊游,通过捡树叶、采摘果实,观察秋天的花草树木,感受自然景物的变化以及丰富的色彩之美。让幼儿感受到秋天是喜悦的,温暖的、成熟的。有了前期的经验,孩子们的美术活动中充分地运用橙色色块表现秋天的草地、树木、花卉和果实。

二、开放式的、自由的物质环境,让幼儿有独立的自主空间

要重视每个幼儿的独特性,发挥内在潜能,就要提供开放、自由的物质环境,鼓励孩子去积极发现和创造,是幼儿有充分的自我表现的机会。

1.渗透美术欣赏的氛围

它能使幼儿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加强美的感受,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引发幼儿对美的向往。在活动区提供凡高的“向日葵”、马克思的“蓝马”等名家作品,还有一些抽象派画家的画册以及孩子们自己选出的好作品,使幼儿获得直观的审美刺激。

在美术活动中不给孩子安排固定的座位,孩子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可站可坐,还可以自由走动去观赏别人的作品,或是选择与他人共同学习制作。

2.获得材料的丰富和多变也能诱发并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在活动区内提供美术方面各类的图书:如名家抽象画欣赏、绘画类、手工类、水彩画类、水墨画类、油画棒画类、剪纸类、油画类以及幼儿作品册等不同类型幼儿美术书籍、提供各种用具:如剪刀、形状不一的打洞机、浆糊、乳胶、透明胶、双面贴等;提供各种大小不一、粗细不一、材质不一、颜色不一的自选操作材料:如毛球、毛线、吸管、瓶子、盒子、橡皮泥、粘土、木块、纸、纽扣、胶片等。分别放置在幼儿容易拿取或操作的地方,是幼儿获得使用不同材质、操作各类工具的经验。

3.新纲要强调现代儿童的定位——自主性绘画

打破以往老师定题材,老师提供统一材料,集中对幼儿进行示范的教学模式。老师给予孩子提供足够的自我探索时间,自主选择和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自主地选择内容、材料、选择形式等方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让幼儿根据大部分人的喜好定题,通过自己的决定选择相应的材料来表现。

三、“补强赞赏法”,让幼儿获得自信与成就感

自信与成就感是孩子自主学习的品质之一,它来自活动过程中认识需要的满足、能力的自我肯定、活动意义的理解和努力完成目标产生的归属感。当孩子创作完成一个作品,他希望与他人共同分享喜悦,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许。“补强赞赏法”正是把语言补强作为促进人格发展的原动力,鼓励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幼儿创作欲望,是幼儿获得自信与成就感。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可以把“补偿赞赏法”贯穿整个活动的始终。如幼儿作画时鼓励和表扬,巡回指导中发现新思路给予肯定、讲评中引导幼儿相互发现别人的优点以及有利于自己长处等。恰到好处的运用“补强赞赏法”能极大地保护幼儿的创作欲望,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这能使他们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并产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轻松愉快感,从而在美术活动中发挥更多的能量和创造性。

四、孩子主动参与评价,满足幼儿欣赏自我作品的需要

幼儿的作品总是无拘无束地大胆表现出童心童趣,老师只有从孩子的角度去欣赏孩子的作品,才会真正体会孩子所表达的情感。成功是人的心理需要,当幼儿获得成功时,及时会表现出对所从事活动的喜爱。在美术活动中,应尊重孩子的作品,与孩子一同观看和评价作品。评价可以是个人对自己的,也可以是个人对他人作出的,教师借助孩子的“眼睛”“童心”去评价他们的作品,鼓励他们创作,在评价、欣赏的过程中,幼儿得到了情感的交流。在孩子自我评价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由表达自己赞同或不赞同的态度,也表明了个人对自身能力、作品的成功以否、欣赏的角度等独立思考,自我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在孩子自我评价中,由于孩子地位的平等和各自的独立性,更容易吸取他人的批评和经验,促进自我发展。老师可以从孩子的自我评价中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思想。

美术活动中,教师只有融合到孩子的世界,才会懂得孩子在美术教育中的情感需要,才能给予孩子以积极的影响和鼓励,才能还给孩子表达、创造的空间,从而让美术活动成为孩子表达自己情感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幼儿美术教育学》.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猜你喜欢
美术幼儿园评价
美术篇
爱“上”幼儿园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