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比邻何天涯

2016-05-14 11:18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东渡希冀局限

巴山夜雨涨满秋池,君问归期而未有期,空间上远在天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心灵上近在咫尺。故云:心若比邻何天涯。

远和近,曾是一个空间问题。烽火时代的“家书抵万金”,是千山万水阻隔的重重思念;闭塞时代的“万民来朝,而不知有他国”,是山峰汪洋隔绝的狭隘眼界。空间上的远和近,是人力的局限,但却从来不是人心的局限。翻过泛黄的历史书页,我看到的是苏辙不远万里、跋山涉水看望被贬谪于荒凉之地的苏轼,其兄弟情谊让两人之间横亘的千山万水都不过烟云。寻迹于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我看到的是唐三藏西天取经、鉴真东渡日本,对知识的渴求和传播文明的重任让西天之路不再遥远,让东渡之行不再艰难。更有哥伦布、麦哲伦等一众航海家,周游各国的马可·波罗,春秋战国时期游说奔走于列国的仁人志士,他们无惧空间的距离,心之所向,即可前往。

但现实的悲哀是,人们克服了空间上的远近,却陷入了人心远近的泥淖。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信息变革,使空间早已成了一个虚化的概念。但当我们不必忍受巴山夜雨孤独时,我们却少了共剪窗烛的美好思念。当我们不必苦挺“岭外音书断”的无助时,却忽视了眼前面对面的沟通。正如弗洛伊德所预言的那样:“现代社会慢慢演变成一个最不乏交流,却又最缺交流的社会。”当一个问候都要靠短信,一声招呼都要发微博,而行至路上碰面时却窘迫得无话可说时,空间近了,又有何意义?人心远了,才是可怕。

李健的《传奇》中写道,“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间”,不知感动多少听众。在这首歌创造的美好境界里,空间和心灵都不是问题,只要“想你”,纵使在天边也宛如在心间,心若比邻又何惧天涯?不知还有多少人利用空间近来包庇、掩盖心灵的远,殊不知心灵有化远为近、化天涯为咫尺的力量。正如余光中的乡愁,那份浓稠的情感跨越了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头那头是空间意义上的,而心灵却是紧紧相拥、互通彼此的。

当千百年前的巴山夜雨淋在现代社会的池水中,我更希冀人们对话窗前;当时代的冷雨浇在现代人的心头,我更希冀人们呼喊出想念、沟通出真情。

猜你喜欢
东渡希冀局限
东渡西游:回首百年留学潮
满怀希冀走进新时代
东渡
时尚与希冀
“上好佳”“一带一路”的新希冀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
我国破产法的适用局限与完善建议
庄一强看医改走出行业小局限
图画的局限
殷人东渡美洲的甲骨文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