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照亮当代普洱之路

2016-05-14 10:58唐棠
普洱 2016年6期
关键词:茶厂七彩普洱茶

唐棠

常有人说普洱茶的门槛低,有一点钱就可以上山收收毛料,用石磨压个茶饼,包上棉纸,就能拿出去卖了。不可否认,普洱茶市场里确实存在这样的群体,他们以“传统”“手工”“纯料”作为卖点。这样的茶商群体,近几年大有蔓延之势,他们的存在的确丰富了普洱茶的类型,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囿于各种条件,比如他们所选原料的稀缺性、产量的有限性,工艺的不规范等等,毕竟难以成为云南普洱茶产业的支柱。

在云南,关平几百万茶农生计的茶产业,仍然需要大企业、大品牌来支撑。需要大规模的产量来满足大众消费品饮市场的需求;需要大量的原料库存来支撑规模化生产并保证茶农每年原料供应渠道的畅通;需要规范化、清洁化的生产来维持消费者对普洱茶品质和安全的信心;需要研发更多的产品类型和口味来满足大众消费市场不同人群的品饮要求……目前,云南省内的大型茶企不用十个手指就能数得出来,他们也确实是云南茶产业的重要支柱,他们之中有些历史悠久,从国营老厂改制而来,发展成现代茶企;有些虽然历史不长,但却能运用最新的科技和最先进的设备,提升普洱茶的科技含量。创立于2006年的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就属于后者,它是云南省茶叶高新企业的典范。

“七彩云南”像一个庞大的帝国,我们每一次靠近,都只能管窥到其中一二,但即使是这“一二”都足以让我们对这个企业心生敬意。云南的普洱茶或许曾经粗枝大叶,或许曾经工艺简陋,或许曾经缺乏科技含量。但是当普洱茶的原料跨入现代高新企业的大门之后,经过茶叶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再经过一系列先进的仪器和设备的加工后,马上就华丽转身,不仅外形时尚多姿、内质清洁卫生,而且还会变幻成各种各样的风格与口味。想要了解它们华丽转身的过程,或许在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的工厂里我们能够得到答案。

像制药厂的茶厂

七彩云南庆沣祥的茶厂有两个,一个在西双版纳的勐海县,以生产传统产品为主,一个在昆明的经开区,以生产现代产品为主。虽然分工略有不同,但是两个工厂都是严格按照同样的标准设计建造的,那就是制药厂的标准。众所周知,制药厂对车间内环境的清洁卫生要求是极为苛刻的。笔者有幸参观过七彩云南的两大茶厂,确实与其他茶厂有着很大的区别。进入车间之前,参观者就被头套、白大褂、鞋套全副“武装”起来,还要进入消毒间洗净双手方可入内。车间的地面统一采用药厂常用的自流平,光滑、卫生,无缝隙,易于清理;所有的墙角、地角都用凹曲面的地脚线覆盖,保证了全车间清洁无死角;车间里所有的机械设备都采用全不锈钢材质,每到一台机器前,都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尤其是像压制设备这种最容易沾染茶汁的机器都是光可鉴人的,有时候真是药厂、茶厂傻傻分不清啊!尤其是设在昆明的茶厂,很多设备笔者在其他茶厂从未见过,这里汇集了生产普洱茶及含茶制品最先进、高新的仪器和设备。

带领我们参观七彩云南昆明茶厂的是万云龙,他在七彩云南茶厂工作6年,负责过工厂的审评部门、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现任茶叶产业研究院院长。在万院长的带领下,笔者有幸参观到了平时不开放参观的区域,比如中试车间。中试,全称中间性试验,是工厂生产或开发工艺非成熟产品的车间,是研发成果向规模化生产转化的必要环节。推开中试车间的门,是个一两平方米的空间,还需要推开另一道门,才能进入走廊,但是必须先关上第一道门,再开第二道门,这是通过两道门形成的负压,阻止因为通风而造成的污染。中试车间里同样非常洁净,据万院长介绍,车间的所有地面都会有专人每天用消毒水清洁四次。中试车间主要是研发和制作含茶制品(比如速溶茶珍、茶膏)和复合型口感茶的地方,这也是企业的核心技术所在,这些产品相对于传统茶制品,科技含量较高,尤其在技术细节的把控上,就算其他企业也能做出类似的产品,但只要个别技术细节稍有不同,出来的成品就会有不小的差别。生产设备也都是经过了厂里技术人员与设备生产厂商的多次调试而成的。为了降低风险,往往需要在中试车间用一套缩小版的设备做出中样,经审评部门各方审评合格以后才大量投入生产。

品质&科技

一边参观,一边与万云龙院长交流。当笔者问及七彩云南在产品生产方面最大的特色是什么的时候,万院长回答了两点:品质和科技。他认为,茶是一种生活饮料,应该是与时俱进的,需要在延续传统制茶工艺的同时,从科技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如你们所见,我们以做药的理念打造硬件,而灌输给员工思维里的软件是:品质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我们的原料从进厂开始,每一批原料和辅料,都要交由第三方检测,拿到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入库,做成成品后,还要进行检测,完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后才投入市场,保证100%是饮用安全的茶品。每年公司向检测机构支付的检测费用都达数百万之多,这不是一般茶企能够做到的。英国不产茶,但是英国的立顿却能把茶叶卖到全世界,他们靠的就是技术革新,我们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在不断汲取普洱茶优良传统工艺的同时,让科技与之高度融合,努力把企业推向前沿。”

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公司从董事局主席、总经理到员工,自上而下都一直在传播科技的精神和理念,希望每一位员工都能将科技的概念贯穿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万院长一边带领我们参观工厂设备,一边介绍每一件生产机器的不同之处。来到烘干车间,他指着摆放茶饼的木架子说:“在生产普洱茶的时候,传统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会沿用,比如在烘干茶饼的时候,我们沿用传统的木制架子,因为木头有吸水功能,茶饼的水分在一定的温度下,可以被木头不断吸放、吸放,像海绵一样,而且木头的香味不会窜味,也不会影响到茶品。但是整个烘房的系统,我们用的是电子控温,整个系统都是用新的技术来做。”到了压制车间,笔者发现这里没有其他茶厂的压制车间温度高,因为压制茶饼之前需要用温度很高的水蒸气瞬间将茶叶软化,才能入袋压制,所以压制车间一般是茶厂温度最高、最闷热的地方。经过仔细观察,笔者发现每一个操作台上方都有一个大型的抽风机,可以迅速抽去多余的水蒸气和热量,一来保证工人工作环境的舒适度,二来也避免工人因为高温流汗,将汗水渗入茶叶中,造成污染。工厂对产品安全卫生的把控真是细致到了每一个小细节。

来到包装车间,首先看到的是包装小金沱的机械,小金沱是专供商超的快销产品,用金色的铝箔纸包裹,每个直径不到2厘米,非常小,大部分茶厂都是手工包装的,但是在七彩云南的茶厂却实现了全机械化包装小金沱,因为手工包装不仅效率低,而且存在茶品会被二次污染的隐患。万院长继续介绍:“这个包装小金沱的机器是我们从做巧克力的设备上进行研发改造,与设备工厂进行多方交流、调试才设计制成,这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除了小金沱,我们的散茶、袋泡茶都实现了全自动化包装。比如散茶车间,整个输送带都是食品级的PVC膜,这个设备也是我们找厂家进行不断改良,过去我们用手来称茶,但是手超过半个小时,是会出汗的,汗又容易吸收到茶叶里面,形成交叉污染,所以我们都是强制工人每工作一小时就要脱了手套去消毒间洗手消毒,这样非常麻烦,而且耗的人力大。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与设备工厂一起研发了自动电子称茶机。我们就是这样不断把科技的概念贯穿到每一个细节上,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去完善。一定要把现有的先进科技引入进来,并通过自身的研究创新出来一些新的东西,让他们融入我们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细节中去。”

来到袋泡茶车间,我们面前出现了一台庞大的机器,据万院长介绍,这台机器可是厂里的“贵族”啊!他来自意大利,是由意大利IMA公司生产的G24非热封型过滤纸袋泡茶包装设备,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袋泡茶生产、包装设备,全自动生产,安全卫生,每分钟能够做350包袋泡茶。这台机器的采购费用加上运费,耗资1500万。

七彩云南茶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品种繁多,并且是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需求生产不同口感风格和包装风格的产品,构成了七彩云南庞大的茶叶产品体系。毫不夸张地说,几乎云南境内出产的茶叶原料适制的产品,厂里都能做得出来。七彩云南旗下产品包含四大品牌——庆沣祥、七彩云南、茗悦红、有cha。其中,庆沣祥定位高端,包含古树茶,年代老茶,茉莉青、紫娟等特色专利产品;七彩云南囊括了便捷时尚茶品(袋泡茶、小金沱)及贴近大众消费的生活化茶品;茗悦红定位为精致红茶,以云南滇红系列为主;有cha是为线上消费者打造的年轻时尚品牌,产品独具个性。四大品牌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倡导了一种健康时尚的茶生活方式。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紫娟系列产品。紫娟是一种茶树的变异品种,后经人工培育,成为一种特殊的茶类,其茎、芽、叶都呈紫色,因此花青素含量较高,对人体有一定的健康功效。据介绍,紫娟茶制品目前市面上并不多,大多是以烘青绿茶的工艺制成,而七彩云南却独家研发了紫娟茶的含茶制品,如紫娟速溶茶珍、紫娟茶膏等,并且其茶汤与干茶茶汤在色泽和口感上都能做到极其近似,保证原汁原味。紫娟含茶制品生产最大的技术难关在于花青素的提取,花青素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丧失,而且在不同季节出产的茶叶中,花青素的含量也是不同的,在原料选择,如何提取花青素方面都是具有技术难点的。经过七彩云南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所有难点都一一攻克了。目前,紫娟的速溶茶珍和茶膏制作技术,作为一项专利发明,已经列入省重点开发项目。

七彩云南出产的茶品中,最受白领和年轻人喜爱的当属风味茶系列,也就是将云南的花、草、水果等融入到茶里面。据万云龙介绍,这种复合口感茶的制作,并非简单的1+1,而是有多种复合形式,比如,茉莉青饼采用的是传统的窨制工艺;还有一种提汁复合法,是将一些具有保健功效的花果、食材,比如陈皮、大枣、哈密瓜、三七等通过浓缩提汁后,用汁水将茶叶浸泡后再进行干燥,这样泡出来的茶叶,虽有辅料,可不见其形,但闻其香。这种物理提汁的方法不仅被运用于散茶、袋泡茶的制作中,还被运用于复合口感的茶珍制作中。据介绍,所有复合添加的辅料,也都会经过严格的质检才能进入工厂,而辅料在进行复合的过程中,也绝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如防腐剂、人工香精、甜味素等等,可谓是100%原生态而又口味多元化的茶品,再配上时尚、小清新的外包装,很难不俘获年轻人的心啊!

茶叶产业研究院

从车间出来,途经一栋两层的楼房,挂着“茶叶产业研究院”的牌子,笔者提出想进去参观一下。这里是万云龙目前办公的地方,他也乐于带领。据介绍,七彩云南茶叶产业研究院成立于2008年5月,是公司相对独立的一个机构。茶企成立专门的研发机构,这在云南都是极少数的。

万云龙院长一路向我们介绍研究院的各种情况:研究院主要承担着公司产品前端研发的职能,到目前为止,研究院已经成功组建茶叶种植基地、微生物研究应用实验室、检测中心、茶叶深加工研究实验室、茶叶生物化学研究实验室、小试车间、中试车间,建立成完善的研发体系。研究院也必须走在公司的前端,从前期的市场调研,到后期的核算成本,投放哪些市场,都要研究院形成完整的可行性报告提交给公司。云南有众多茶企,但是能够像七彩云南这样建立设施完善,运作相对独立,且拥有科研人员20人左右的研究院的茶企却是少之又少。

在研究院,我们又见到了食品科学的高级工程师杨子健老师,曾荣获过“五一劳动奖章”。他是退休后于2008年作为专家顾问被七彩云南茶叶产业研究院返聘而来的,杨老师今年73岁,但看起来精神矍铄,据说记忆力还特别好。杨老师连续在研究院工作了9年,全程参与了研究院的筹建工作,现负责对研究院各类产品的研发进行技术指导。提到“研发”一词,对于一般的消费者,包括笔者之类的非科研人士,都觉得很神秘,在杨老师和万院长的带领下,我们又参观了研究院的工作间,顺便也脑补了一下茶叶产品研发的大致步骤。

研究院里的研发工作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可以独立研发,工作室分为两个房间,一间是实验室,一间是数据分析室。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类样茶和能够与茶搭配的辅料,研究人员可以在这里调配各种口味的茶以及含茶制品,甚至可以天马行空,任意发挥,公司给予较高的自由度。茶的小样做出来以后就要送到审评室进行感官审评,合格之后再送到检测室进行内含物的检测,如有异常就与研究人员对接,进行调试。小样完全合格之后再交由中试车间来扩样生产做成中样,如果列入公司的生产计划,就交由生产部门大量生产,每一个部门都是相互联动的。研究院每年研发的新产品达几十种,虽然并非每一样新产品都会马上投入生产,但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型茶企,这样的研发储备是必须的。“只有足够的储备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一旦时机到了,就可以很轻易调出信息。我们作为研发人员要有超前意识。”杨老师平和地说。

猜你喜欢
茶厂七彩普洱茶
华侨茶厂换新颜
“七彩”年
七彩屋
收藏普洱茶对市场供需量的影响
七彩屋
普洱茶怎么泡
浅析国内茶厂的年底会计核算
普洱茶叶加工大赛
普洱茶膏抗小鼠衰老的保健作用
莲都区初制茶厂优化改造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