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海”罗布泊

2016-05-14 17:41刘江斌
新疆人文地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胡杨树罗布泊探险家

刘江斌

罗布泊干涸后,周围生态环境发生巨变,沙漠化严重,生态迅速退化,很快和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融为一体,没有一棵草、一条溪,从此成了寸草不生的地方,就连“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枯一千年”的胡杨树现在也成片的死去、倒下、枯萎。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罗布泊成了一片“死亡之海”。

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若羌县境内,被阿尔金山、塔克拉玛干沙漠,库鲁克塔格山脉所包围,面积10万余平方公里,海拔780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蒙古语罗布泊即“多水汇入之湖”。

这里,曾经是一个人口众多、颇具规模的古代楼兰王国,它身边有烟波浩渺的罗布泊,门前环绕着清澈的河流。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古楼兰王国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

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向汉武帝上书:“楼兰,师邑有城郭,临盐泽。”楼兰古城遗址到公元四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罗布泊西之楼兰,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 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 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在此之后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曾几何时繁华兴盛的楼兰,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盛极一时的丝路南道,黄沙满途,行旅裹足;烟波浩渺的罗布泊,也变成了一片干涸的盐泽。

罗布泊干涸后,周围生态环境发生巨变,沙漠化严重,生态迅速退化,很快和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融为一体,没有一棵草、一条溪,从此成了寸草不生的地方,就连“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枯一千年”的胡杨树现在也成片的死去、倒下、枯萎。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罗布泊成了一片“死亡之海”,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罗布泊地区为极端干旱气候特征,降水稀少、空气炎热、湿度极低(有时甚至为零),气温变化剧烈、大风和沙尘暴活动频繁。也由于如此极端气候,造就了这一地区戈壁、沙漠、丘陵、风蚀、雅丹、盐壳等各种特殊地貌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罗布泊因它悠久的古丝路文明、楼兰古国的繁盛、小河墓地的神秘,吸引着许多中外学者和探险家来此探险考察,写下了众多专著和名篇,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美国人哥丁顿、英国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和法国人邦瓦洛等,都先后考察过罗布泊,并留下精彩的描写。1980年,中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此进行科学考察时失踪,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挑战极限又在此遇难。罗布泊,天空鸟飞绝,万径人踪无,众多的传说故事更为罗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罗布泊地区矿产丰富,经多年的地质勘探工作,已探明铜、铁、镍、金、铅锌等多种金属资源,蕴藏丰富。这里有中国最丰富的钾盐矿藏资源,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钾盐矿中超大型钾盐矿,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钾盐生产基地。随着资源的利用开发和工业建设,哈罗铁路与公路已贯通于此,罗布泊地区已建设城镇,有望成为新的资源开发基地。历经干涸、荒芜和寂寥,多年后的今天,罗布泊镇欣欣向荣地发展,让这片“死亡之海”再次显露出“希望之海”的动人风采,古老荒凉的罗布泊又将焕发出新的生命。

猜你喜欢
胡杨树罗布泊探险家
赞胡杨树
小探险家
胡杨赞
我想做探险家
看一本发黄的书走神
罗布泊之咒
蚂蚁探险家
彭加木 拓荒罗布泊
胡杨树的三千年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