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增速放缓是经济成熟迹象

2016-05-14 07:41
中外管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三板华为经济

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称,随着中国经济成熟,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现已成为“新常态”,但是对硬着陆的担忧被过分渲染。这一新常态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会为自身带来好处。增长放缓有助于中国政府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进行调整和再平衡。报道认为,“中国不可能永远以6%-7%的速度增长,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够保持这一高增长率。”

邱震海:今天的中国经济,已不能用同一个眼光或标准来看待。有的地方和企业,如果已经开始搭上新经济的轨道,那就活得不错,信心满满;若依然在“旧经济”的模式里徘徊,那就活得很差。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中国经济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但实际上经济转型在很多领域已经开始。对中国企业家来说,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寻求适合自己的转型之道,已是当务之急。

英媒:中国制造业正靠“机器人”完成新工业革命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广东省是中国制造业增长的发动机,2015年创造了6150亿美元的出口额,超过中国出口总额的1/4。在广东省多数地区,工人的薪资标准约为每月4000元。据一位企业负责人介绍,由于厂内的劳动条件不是太好,他们不得不支付双倍于上述标准的工资。因此,四年前该公司开始购买机器人,以代替越来越昂贵的人力。

邱震海:前面的一条点评中我提到,中国的经济转型实际上已经开始。在广东,这一点尤其明显。未来五年,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继续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工厂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也是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追求的目标。“中国制造”未来必须向“中国智造”方向发展。而在智能工厂里,机器人的使用是超乎想象的。所以,中国企业家未来在这方面要有更多的转型意识和行动。

美媒:中国移动支付之战日益白热化 人人要分一杯羹

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正在变成一个无现金的社会,并在这个进程中跳过信用卡。其旗下研究服务部门“投资参考”对1000名中国城市消费者的一项调查显示,98.3%的人在过去3个月中使用了移动支付平台,城市规模、年龄群体或收入水平对人们使用移动支付平台的影响不大。阿里巴巴的支付宝是最常用的支付平台,79.5%的受访者使用这一平台。有26%的受访者使用腾讯公司的财付通。只有0.3%的受访者说,他们使用苹果支付。

邱震海:走遍全球可以发现,中国大陆几乎是使用移动互联网支付最为普及的国家。这说明:虽然中国目前在原创科技方面依然无法取得世界优势,但在使用西方原创科技,并使之与中国现实结合方面做得最好。这一方面令人遗憾,因为毕竟中国依然缺乏原创,但另一方面又令人鼓舞,因为任何原创到了中国大地,都会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在商业模式上获得巨大成功。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下一步,中国必然向着有更多原创创新的方向发展,而并非仅停留在将别人的原创转换成中国的商业模式这一简单的“再山寨”过程上。

日媒:瑞士钟表业因中国消费减少而裁员 向熟练技工蔓延

据《日经产业新闻》报道,瑞士钟表公司纷纷裁员。该国的手表以高档为卖点扩大了出口,但过去拉动需求的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在下降,瑞士法郎升值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现阶段裁员的对象基本上是事务性员工,但正在向需花多年培养的熟练技工蔓延。一家著名钟表企业负责人表示,技工需要在钟表专业学校学习七年,在他的公司至少接受三年培训。所以这些专业技工不能轻易舍弃,他们一直在等待需求复苏的那一天。

邱震海: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晴雨表,这已是确凿的事实。由于中国经济的下行和对高档奢侈品需求的相应下降,包括瑞士高档手表在内的高档消费品销量继续下降,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经济与世界息息相关,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中国经济也将日益受到外围经济形势的影响和冲击。对于这一点,中国的企业家要有客观的认识,也必须对外围经济形势有更准确的判断。管理

热议 什么样的城市才能留住华为?

就华为争夺战而言,华为不断向东莞等地转移其产业,与企业成本有直接关系。正如华为掌舵人任正非所说:“生产成本太高了,工业就发展不起来。”这句话道出的,是房地产业对实体工业的“抽血效应”——就在很多地方政府享受着高房价伴生的土地财政红利之时,可能没预料到的是,对实业来说,高房价不仅意味着租金上涨,随后的人力成本等都会因房价上升而提高。可以说,楼市投机越火热,就越会造成对资金的虹吸和对实业的挤出效应。对一路艰辛成长为实业巨头的华为们来说,要的或许未必是因规模之巨而来的无条件政策倾斜,而是更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而要吸引、留住华为这样的优秀企业,靠的也是自由公平竞争环境的供给,还有为实业提供优质工业环境的支撑。

事件:近期,一篇题为《别让华为跑了》的文章刷爆朋友圈,称华为可能会整体外迁,彻底“抛弃”深圳。来源:《新京报》 作者:新京报社论

热议:中国经济居于“L”的什么部位?

中国经济是“隶书式L”型,既不会大起大落,也不会断崖式下跌,更不会深不见底,而是较柔和地完成经济下行,并在底部波浪式夯实基础,最终步入新的发展状态。中国经济现在应当处于“L”左侧底部那个直角的部位。只有真正走出这个直角,经济才算真正进入底部盘整。而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快走出“L”的直角过渡区,就十分重要,因为这个直角区可能出现的矛盾更多,且容易形成阻塞。如何尽快触底成功,关键还是要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展,看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看房地产市场能否步入稳定。更重要的,要看实体经济的企稳情况。只要实体经济仍处于严重困境之中,单靠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是无法让经济全面触底反弹的。

事件:近日,“权威人士”第三次在《人民日报》发声,对中国经济走势明确作出“L”型的判断。

来源:和讯博客 作者:谭浩俊

热议:新三板市场是否有点急于求成?从这两年相关管理层对新三板企业的审批来看,似乎出现了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现象,一年不到的时间就批准了近4500家企业进入新三板,这样的速度显然是不会有利于市场稳定和健康的。特别是一些诸如小贷公司也纷纷进入,其隐含的风险有多大,可想而知。对新三板市场来说,可以不对企业设置歧视性门槛,但是,效益、技术、质量等方面的门槛还是需要的。因为新三板市场的“退市”制度并没有完全建立,一旦垃圾公司多了,对市场的健康相当不利。新三板已到了一个拐点,或者说到了十字路口。向左向右,向前向后,都需要有一个目标和方向,而不能再由市场自己摸索了。

事件:从数量来看,新三板挂牌企业已从2015年6月的2600多家激增至如今的7000多家。但奇怪的是,挂牌企业数量增加,融资规模反而下降。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谭浩俊

热议:民企“没门儿”,何谈增长?

2015年四季度特别是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民间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不能指望民企个个都是巨无霸,也不能奢望民间资本介入所有领域,但是它们的确有权利不让玻璃门挡住投资路、不被弹簧门弹远、不为旋转门转晕。资本是逐利的,只要一有机会,民间资本就不会放过,但是如果机会不够多,门槛又足够高,在发展过程中又未被公平对待,民间资本就无法大展拳脚。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养料就茁壮。如李克强总理所说:“今天的小微企业可能就是明天的小巨人,今天的创业者可能就是明天的企业家。”但关键是民企得有空间,得有机会,得有路可走、有门可入。

事件:“说实话,一些民营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而是‘没门!不知道‘门在哪儿!”在5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这样直言。

来源:《北京青年报》作者:王石川(题目为编者所加)

猜你喜欢
三板华为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新三板十大主办券商
PE为什么要上新三板?
拆VIE,上新三板
2015新三板创新公司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