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乎异同,取新成文

2016-05-14 13:02汪洁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陀思审题材料

近年来,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频频出现。所谓“新材料作文”,即提供一则或多则材料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自己对材料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作文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重视思维品质,注重论证层次,突出材料与文章观点间的逻辑关系,这是近年高考作文的一个趋势。相较而言,新材料作文比起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考生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材料的隐性特点也增加了审题难度,尤其是同时提供几则材料时,更易让考生辨不清方向,抓不住主线。

学生在写作中暴露的问题是:不能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偏离题意;对两则及多则材料不会归纳概括,顾此失彼。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审题。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新材料作文,特别是多则材料作文正确的审题方法,提高准确把握题意的能力,是当前作文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下面以几则考题为例,谈谈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把握。

先看2015年的福建卷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材料围绕“人与路”这一话题从不同角度分条展开。第一则中,“路”作为“希望”的喻体出现,审题时须切入自己的角度,这里的路固然有象征性,但不管象征什么,都强调需要多人去走才能够实现,路的出现需要大家的努力。与此相对的第三则,“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强调个人的努力对开拓路的作用,同时从前后句的逻辑关系看,“敢走”是“走通”的充分条件,也就是只要有人敢走,路就一定走得通,强调敢走的重要性,意在鼓舞人的勇气。第二则讨论的是“走错路”与“发现新路”的关系。综观三则材料,不难发现共同点——走,敢走。从这里人手议论,辩证成文即可。

再看一则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

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专攻画花,尤其是玫瑰,整整二十年,他记录了169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建树广泛的通才形象: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工程师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审题时,要分析三则材料之间的多种联系。从正面立意:剖析池莉的观点,不难提炼出“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很多”的观点;从雷杜德的角度,也可提炼出“花费大量的时间,付出无数的心血,可以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观点;从苏东坡的角度,可提炼出“人也是可以成为通才的,能做好很多事”的观点。那么从反面来看:第一则材料明确提出“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这引发我们的思考探究,是能力不足办不成事,还是追求过高偏离基准,抑或客观条件所限,更或者是自身主观原因所致。再联系第二则材料,答案似乎就清楚了,当我们穷尽所有的气力在一件可以做的事情上,我们就可以把它做到极致。那么这两则材料之间的共通点就是“专”和“通”。

结合近年多地高考作文命题分析,不难看出多则材料作文已成为目前命题的一个趋势,考生应有相应的准备。具体写作时,必须对所供的各则材料,逐则分析,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横纵比较,厘清材料间的异同;综合思辨,归纳提炼,得出最佳立意。

胡适先生认为,一个人大学身份的表现,就是“独立思考、客观判断、有系统的推理和根据证据来相信某一件事的习惯”。高考作文正在承担这样的引导作用,其命题充满了思辨意图,学生在备考时,应多关注社会时事,多关心身边的生活,多独立思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适当涉猎经典文化典籍,丰富自己的见闻。学生要努力成为“更好的公民”“更聪明的选民”“对国家大事和国际大事更为胜任的评论者”。实战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橡皮

甲:为了帮助别人改正错误,不惜耗尽自己的生命。

乙:一心盯着别人的错误,却浪费了自己的青春。

天平

甲:公正无私的象征。

乙:谁在你的一边加些砝码,你就倾向谁。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或思考?

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不少于800字。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抄袭、套作。

见仁见智

陈蓉

《周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一部《红楼梦》,不知成就了多少红学家。而其之所以令众人心醉神迷,令学者研究不倦,正是因为它的包罗万象、复杂难测,人生百态、世情变迁尽含其中。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的确,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评价无关对错,只因个人阅历与立场而异。

横店有一座八面山,八面望去,形态各异,正如苏轼笔下重峦叠嶂的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视觉的误差吗?不然。山本就是丘壑纵横,峰峦起伏,落在眼中的景色殊异,不过是因所站的角度不同。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子咨嗟叹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宋玉如斯喟叹。秋天在文人墨客的眼中似乎总不免感伤哀怨,然而刘禹锡并不这么认为。他高吟:“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天本就是个终结与希望并存的季节,你看见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悲怆,还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端看个人心境了。

儒墨自古争端诸多。譬如墨子认为人们应“兼相爱,交相利”,如“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则“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但孟子却直斥“墨子兼爱,是无父也”。儒家主张“仁者爱人”,但儒家的爱是有等差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总是先亲己后及人。墨子“兼爱”的思想与当今“平等博爱”的民主精神不谋而合,但儒家的“亲亲之义”亦为世人践行的大流。孰是孰非,或无定论,也无定论的必要,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事本就是复杂多变的,我们身处其中,必无法窥得全貌,因此,我们所给出的评价,也不过是立足于自己所见所感而得出的一家之言罢了。大干世界,包罗万象,因此精彩迷人。

这世上本无什么非此即彼的定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是而已。

名师点评

世事本纷纭,各人自品之。文章开篇点题,正文从人们熟知的《红楼梦》入手,结合不同读者不同的阅读感受切入话题,再引生活中“观山”佐证,清晰准确;百家争鸣中的儒墨之辩放诸今日各有借鉴和证用,这一切都很好地指向议论的中心——见仁见智,至此议论结束,文章也自成一体了。

(汪洁)

休管他人评与说 伍杭波

“二战”时期,萨特曾在随笔中倾诉生活在沦陷区的绝望与痛苦:在反法西斯盟友的眼中,全境失守的法国等同于在德国铁蹄下苟且偷生屈辱度日的叛徒,所有的斗争、反抗乃至于呼喊,最终都被湮没,就连革命党人费尽心血保存下的武器、物资,也可能随时被德国军队征用,一切的抗争最终都成为对敌人的帮助。最令人不甘的是,没有盟友愿意理解法国,他们的声音传达的从不是法国的真心。

一条见解、一句评论,都总是要选定一个角度才能阐发,而这就注定了所谓“他人评说”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公正全面。当别人评论你时,他们在评论什么?那双狭眼里窥见的是片面的、有偏差的你。就像有人说天平公正无私,也有人说只要在一边加上一些砝码,天平就会偏向那边。然而天平何曾是为了这些评价而存在的呢?就像许许多多他人之见拼凑而成的你,难道就是真正的、无可替代的那个你吗?

王尔德一生桀骜,他曾对他的朋友颇为自傲地表示:“我在生活中注入的是整个天才,而在我的作品中——注入的只是我的才能。”他那时并未想到,他注入天才的生活日后竟颇遭非议,甚至因为超出礼法束缚的举止而被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然而,曾骄傲到声称自己除了才华没有他物需要报税的诗人又怎么可能甘于受辱?“我拥有无人可掠夺的财富,我的爱,以及星辰所有的荣光”,即便因疾病、贫困潦倒而最终死去,王尔德也从未屈于他人非议,始终保持他此生的骄傲与全部的荣光。

当别人评论你时,他们在评论什么——那并不重要。谁能比你更了解、明白、懂得你自己呢?即便是神也不能够。舒婷因此写下:“假使有谁的手指在我的墙上写了一行字,那只能是——我的诗。”无字碑、无冢坟,女皇与元帝都懂这道理,也正是因为足够强大才懂得。心胸足够宽广,便不在乎,不以为意。就像亦舒说的,假使有人说他恨我,我不会担心,太阳明日还是照样升起来,花儿还是一样地开,恨我的人可以把他们自己的心吃掉,谁管他。那个独一无二的你,永远不会也不该因为他人的非议,改变自己的颜色与风格。

狂风可以吹翻江上漂浮的船帆,却不能刮走扎根于大地的劲草,当时光老去、空间远去,坚持自己的人凝视着心中不曾熄灭的火焰,从不介意他人评说。

名师点评

此文反弹琵琶,比较妙。既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休管他人评说。文章先从他人评说的主观性入手,指出:既然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何必在意他人的目光呢?再引武则天的无字碑为论据,辅以舒婷的诗句,议论较为充分,有说服力。

(汪洁)

认知进化论

施瞳瞳

对无属性的客体强制性贴上标榜着个人主张的标签是件自作多情的事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被大张旗鼓地渲染成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关雎》被儒家学者煞费苦心地解读为替君主择偶的金科玉律。我觉得,人具有理解力,应将挖掘深层次的认知作为深化已有认知的动力。用单一的镜片去定义一件复杂又多元的事物是一场简单粗暴的审判。如果认知懒惰,停滞不前,无疑是在前人留下过痕迹的石碑上刻字,在沾沾自喜时却忘记迟早有一天自己的字迹会被后来的风霜侵蚀。如果一代代人都把精力浪费在前赴后继地用同一个概念去粉饰一个客体上,终将在评论家不断重叠的质疑中失去探寻的本心。

破除旧的枷锁需要与现有认知相悖的事实不断地涌现,使新的丰富的认知在进步中闪光。我记得自己刚读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时,对他凝聚着俄国苦难和人类希望的文字佩服得不得了。高尔基说:“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可以与托尔斯泰媲美。”这句话更是让我将他推上了想象中的圣人座椅。

连我自己都意识到我对他草率的崇拜来得猝不及防,因为我连他的全名都念不完整,可光芒依旧笼罩着他,直到我借了《卡拉马佐夫兄弟》,才看到一个更接近真相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暴躁又不忠诚,贫穷又嗜赌,稿费大多用来还赌债。屠格涅夫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我生平遇到的基督徒中最邪恶的。”托尔斯泰的朋友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后也写道:“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其人既不善良也不快乐。他心术不正,善妒而又堕落,一辈子都在使性子,发脾气。”他的人生似乎除了在文坛上燃烧的火光,就是一张溅满污点的纸。

如今他已过世一百多年,依然有批评家和翻译家对着他病逝的孤魂争执不休。可无论这些言论多么激烈,对于过世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没有任何意义,却为不了解他的人带来无数解读他的材料。多角度看问题和培养辩证思维是大部分人从小被培养的思维方式,多维的认知能够使系统的建立更为完整和全面。无论是天平还是橡皮,我们都在了解它们的用途之外还兴致盎然地为它们赋予了人的情感。在既定的条件面前,不管褒贬,都使我们对已有事物的认识不再单薄乏味,在矛盾碰撞出火花的那刻,让灵感去渲染一个新的世界观。

名师点评

此文表达了作者思考的独立性,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人们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伴随着对作者的好奇,这是普遍的。作者在论述中引自己的阅读经验为例,举出自己曾对心仪作家盲目崇拜,进而一度质疑,而思索之后的沉淀使得自己的思考向深处漫溯。这也让我们了解了认知的进化过程,如此巧妙地解读了两则材料的内在联系,实在难得。

(汪洁)

世间安得双全物

王超群

太阳从地平线上跳跃着冉冉升起,你说那是饱含希望的晨曦初露;但从地球的另一边看,那却是沉沉迟暮的日暮黄昏!

世上哪有完美的东西呢?便是童话里也是极少见的。所谓的“尽善尽美”不过是脑海中虚构出的绝对概念而已。而若是想要拥抱渴慕着的真善美,只要怀抱着真善美去看待事物即可。“人生的冷暖取决于心灵的温度。”极致的美,与极致的丑,有时只是一念之间。

譬如历来为人所不齿的北狩君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天子被囚,一意孤行的御驾亲征使明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似乎将他贬入尘埃才好;然而另一方面,英宗待人接物却是极尽真诚,用“如沐春风”形容也不为过,与他相处之人无一不赞他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他甚至与也先之弟结为莫逆之交,回明时竞让也先之弟送出五十里才依依惜别。

或许,有些人的生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注定的残缺预示了他人生之路的极尽坎坷与艰辛,甚至是生命尽头的不名一文。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谈及他的一生经历时,为他漫漫征途踽踽独行中闪耀着的人性光辉所动容,就像明英宗作为一名君王的失败并不影响他温暖的君子情怀。

又譬如因桀骜不驯的灵魂而注定一生悲剧命运的哲学家叔本华,早在二十多岁就写成了《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那时的他信心满满,却发现自己呕心沥血的杰作被置于无关痛痒的几案上,无人问津。他的哲学之路走得太过坎坷,无数次在满怀希冀中迎来冷酷现实的迎头一击,向世人普及他的“意志表象观”仿佛遥遥无期。有人觉得他是再可笑不过的一个人,但他一生对于“唯意志哲学体系”的执着却令人动容!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本书《附录与补遗》中,他坦言:“终曲。我如今疲惫不堪地站在路的尽头,憔悴的额头连桂冠都难以承受。可我对此生的成就感到欣喜,从不因他人的言论而退缩。”在他因自恋与傲慢而深受大众鄙夷的同时,他不会知道,他一生艰苦卓绝的奋斗为后世的诸多哲学与美学体系埋下了多么绝妙的伏笔。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绝对的美,绝对的丑,绝对的善,绝对的恶,都是虚空幻想中的缥缈概念罢了。再极致的美终将漫漶隐去,再决然的爱也会黯淡为过眼云烟。大自然也好,人类社会也好,它们的神奇之处也许就在于万物的不确定性与多义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眼前之物即心中之景。黑格尔认为,大自然本身,包括黎明与日出,其实并没有美丑的区别。日出之所以美,是因为在黎明时分,唤起了我们生命中某种壮丽恢弘的感叹。我们看到的不是黎明,而是自己的生命。

世间安得双全物,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下一次若你再因“只是近黄昏”而惆怅忧伤时,请换一个角度去欣赏,那边是最耀眼的“日出江花红胜火”!

名师点评

世间之物少有双全,如何处置,换一个角度,或许收获更多。本文从这个角度切入,引出对事物“多义性”的探讨。明英宗作为君王的失败难以掩盖他文人的温润;叔本华的自恋和傲慢同样不掩他作为哲学的旷世奇才的光辉。文章的论据提供较充分,只是在写作中大量长句的使用稍嫌拖沓,若能多用短句,节奏感更强,也更有力度。

(汪洁)

猜你喜欢
陀思审题材料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可爱的小瓢虫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赌博牵制大文豪
材料
摇摇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