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处于教育、培养摄影藏家的阶段

2016-05-14 18:41
中国摄影 2016年6期
关键词:见面会藏家策展

在台湾的艺术博览会当中,台北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Young Art Taipei)是相对成熟的一个,它以年轻艺术家为服务对象,并以国际视野开拓艺术教育和收藏市场。博览会执行主席陈世彬不仅是台湾当代艺术社社长、台南德鸿画廊负责人,也是一位酷爱摄影的收藏家。

陈社长您好,台北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到今年已经是第八届了,发起这个博览会的起因是什么?

我们是从2009年创办第一届Young Art Taipei(以下简称YAT),当时我们是想打造一个年轻的艺术平台,所以我们的几个股东把台湾的年轻艺术家带到国外去做展览。但是,出去展览之后,我们发现,台湾的年轻艺术家和年轻画廊,要到国外展出的成本很高,我们就在台湾开始了第一届YAT,那时候就有日本、韩国等其他国家的画廊来参加。

这个博览会的特色是什么?

我们是一个聚焦在45岁以下年轻艺术家的“饭店型”博览会,意在连接东南亚的当代艺术,让艺术家有机会跟画廊、藏家接触。

一般的博览会也有摄影的部分,但可能不会是其着重点,而YAT从2014年开始,把摄影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首先是因为我个人对摄影的喜好与收藏,当然也有其他的考虑,所以我们把摄影纳为推广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台湾的市场对摄影并不是特别热,YAT就是重在未来的可能性。我们做了三届“摄影之眼(Photo Eye)”系列活动,让年轻的影像艺术家能得到一个不错的交流环境。我们也请了一些境内外的学者来跟艺术家们进行交流,也做了一些面对面的“专家见面会(Portfolio Review)” 活动,意在让年轻的创作者在未来更有方向。同时,我们也试图提供国际资讯给台湾的年轻摄影创作者,我们邀请了国际摄影圈的知名学者、策展人及当代摄影家共同出席,帮他们梳理个人的创作脉络。

前来参加专家见面会的人是怎样的人群?

今年的专家见面会,我们除台湾的摄影家、策展人外,还邀请了包括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国际摄影节的创始人兼总监麦克·威尔(Michael Weir)、韩国东江国际摄影节创办人金升坤、日本清里摄影美术馆策展人田村泰男、日本赤赤舍出版社代表兼总编辑姬野希美等人。我们把专家见面会定位在一个国际的视野,顺道看看台湾的摄影是不是可能走向国际。前来参加的人群,有部分是学生,但大部分都是职业的摄影创作者,也有很多在台湾已经小有名气的艺术家。

今年,博览会在摄影方面有不一样的动向吗?

我们今年增加了“摄影书工作坊”,我们特别邀请了日本的赤赤舍,这是一个专门的摄影书出版社。赤赤舍的总编辑姬野希美出版了很多在国际上都得过重要奖项的摄影书,她今年在台湾分享了出版社的编辑思维,还挑了其中一位参与者,将他的作品在现场编辑成一本书。让参与的人有机会看到姬野小姐怎么去思考、编辑一本摄影书。

博览会的重点是直接跟藏家接触,在这个博览会上,摄影在收藏这部分的情况如何?

在摄影方面,我们目前仍处于教育、培养藏家的阶段。我自己也收藏摄影作品,我发现摄影收藏者也在年轻化。我们在画廊也举办了一些摄影收藏的基础知识和概念的介绍,正是因为我们对摄影的喜好,才会推广摄影。

接下来,在摄影的部分,你们会朝什么方向或方式进行推广?

我想,还是在教育部分,依旧要继续扎根,让民众更多、更广泛地了解到如何收藏摄影,了解摄影的价值,这是我们现阶段要努力的,只有这个基础打好了,我们才能培养民众对摄影收藏的热度。

(采访/傅尔得)

猜你喜欢
见面会藏家策展
藏家之友
藏家之友
关于策展
巴林美利达中国车迷见面会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
中西方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制度浅析
《我们走在大路上》新书签售暨作者见面会隆重举行
藏家之友
藏家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