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可以走得更远

2016-05-14 08:55南宫耳东
上海采风月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会理论上海

南宫耳东

而立之年,恰逢中国电影市场进入又一轮风起云涌、乱象丛生的行情。在这个商业表现为极端亢奋、票房一浪高过一浪的电影狂欢时代,作为一个立足于专业、学术,表情偏理性、还带有半官方性质的影评社团,究竟立于何地?如何作为?

几个月前,刚换届不久的上海影评学会以出色举办了第24届“上海影评人奖”评选活动,呈现了自己的成熟眼界和坚定立场,也为多年来各自为阵的上海影评人吹响了抱团作战的集结号。

学会的很多老会员表示,这大概是近十年来搞得最风生水起的一次“上海影评人奖”评选活动,不仅增设了新奖项,而且整个评价活动不乏亮点;不仅权威报刊、专业网站予以广泛关注报道,电视台也对学会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专访。这样大张旗鼓的宣传攻势,在以前的历届上海影评人奖评选活动中是极少见的。

“历史”选择了年轻人

为什么长期处于悄无声息或者圈内自嗨状态的影评学会,突然仿佛打了鸡血似的生龙活虎起来?这还得从去年的换届选举说起。

上海影评学会成立于1986年,由著名电影家张骏祥、张瑞芳、柯灵、梅朵等前辈发起,梅朵先生担任首任会长,接任梅朵的是上师大教授、文艺学博导王纪人。无论发起人还是掌舵人,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老报人、老学人抑或老领导,总之是老前辈。

去年学会面临换届,按惯例,最佳候选人是担任多年副会长的汪天云,凭他的资历和对学会的贡献,升任会长名正言顺、众望所归。但上报的名单并没有被批下来,原因是关于担任社团领导问题,中央出台了新规定,对年龄以及“兼任”等做了严格的限制,于是学会只好重新酝酿会长人选。

上影集团著名导演、上大影视学院教授朱枫,就是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并被委以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影评学会领导的年轻化得益于人事新政带来的偶然机遇,然而事实证明,掌门人年轻化了,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活力反应。

新一届影评学会很快由会长“组阁”,成立了新一届领导班子。除了“三朝元老”秘书长黄一庆和副会长杨玉冰继续留任外,其余班子成员和理事,都进行了“大换血”。在朱枫的班子里,大多是他的同龄人,于是平均年龄大大下降。华师大的毛尖、上大的刘海波、上戏的石川……这些大名鼎鼎活跃在上海高校电影理论和评论舞台上的高能分子,都被新一届学会揽入怀中,担任副会长。

虽然朱枫在影评学会的微信群里老喜欢把自己归入“中老年人”队伍,但与学会历史上的会长和副会长相比,朱枫、毛尖他们,显然属于“too young”(太年轻)的行列了。

打破创作与理论壁垒

说起评论学会的革命传统,朱枫如数家珍。

他说,30年来,上海影评学会主要开展了与电影创作人员的对话,举办专题研讨,举行国产片评奖等多种活动。在电影创作者和电影观众之间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朱枫认为,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和世界上其他电影评论学会有个显著不同,就是它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评论的纯学术团体。因为它还吸纳了许多一线创作人员,有导演,有编剧,有演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做法可以有效打破长久以来形成的电影创作和理论的壁垒。

学会成立这么多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包括:会员撰写的电影理论评论著作,数量有上百本之多;在电影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更不计其数。三十年来,学会做过的电影研讨活动、与主创人员的互动,以及一些电影普及性讲座和学术讲座,数量也在上千场。这对培养电影观众和促进电影创作的繁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老辈影人普遍重视理论

朱枫回忆,在老一辈电影人中,对电影理论和评论普遍非常重视。尤其是上海影评学会的几位创始人,譬如张骏祥是导演出身,张瑞芳是演员,柯灵是编剧。他们本身都是创作人员,但是他们在理论方面的素养都非常高。

张瑞芳是凭借影片《李双双》获得了第二届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获奖后,她居然洋洋洒洒地写了一两万字的《扮演李双双的几点体会》,认真总结自己的表演经验。这篇文章后来成为电影学院表演系必读的教材。反观今天,可能很少会有对表演理论总结有如此自觉、重视和勤奋的演员。

从中也可以看到,老一辈电影人在总结自己创作成果的时候,非常注重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之间的互相启发、相辅相成的关系。

影评学会副会长毛尖说,张骏祥那一代电影人的能力非常大,他们普遍的理论水平都非常高。那个时候虽然没有像现在有那么多西方理论,但是就是那些本土的电影理论水平,其实一点不逊色于西方的那些现在看来很高深的理论。

张骏祥作为一个导演艺术家,后来又作为领导电影系统的官员,当过电影局局长,但同时他又著作等身,对电影理论研究既重视又有建树。上海电影专科学校、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等教育研究机构,都是在他当电影局局长的时候,在他的决策下建立起来的。

艺术追求和品质呈现是金标准

从1991年起,由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发起的“上海影评人奖”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办到第24届,获得全国电影制作机构和电影人的广泛认同。本届评出的2015年十佳华语电影,入围的商业大片只有《狼图腾》一部,《心迷宫》《十二公民》《蚀》等中小成本文艺片均榜上有名。榜单传递出学会的一种态度,在因资本而喧嚣沸腾的市场环境中,沉静的艺术追求和品质呈现,依旧是好电影最重要的评判标准。

据朱枫介绍,十佳华语片的评选,首先是由学会全体会员从2015年度上映的300多部华语影片中自由推选出各自心中的“年度十佳”,由此产生“初步排名”。然后由石川(上海影协副主席、上戏教授)沈暘(中影国际副总裁、制片人)、冯果(华师大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汤惟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黄望莉(上大电影学院副教授)、万传法(上戏副教授)、张琪(上影集团编剧)、程亮(上影集团导演)和贾东兵(建行上海分行企业文化部总经理)等九人组成的终评会,在得票前20名的影片中进行讨论、投票,最终评出上海电影评论学会“2015年度建行杯十佳影片”:《刺客聂隐娘》《狼图腾》《老炮儿》《烈日灼心》《山河故人》《师父》《十二公民》《蚀》(五部曲)《心迷宫》和《一个勺子》。

“终评会”的九位专家基本上都是电影评论、理论界的精英,也包括上影集团的导演和编剧等一些专业创作人员。毛尖认为,这个评委会相对来说结构蛮丰富的,并不是单纯由影评人组成,其中有加入一线做电影的创作者,也有电影官员,也有商业院线的领导者,这样,评委会看待电影的角度就会变得比较多元,每位评委都能从自身职业特点、从业经验出发,贡献不同角度的思路。

名著改编迷你电影的示范

在这次评选的十佳华语电影榜中,由上海本土主创团队创作的电影《蚀》系列赢得了评委会的特别青睐,在专家们看来,影片用成熟的电影语言,诠释了历经岁月沉淀的经典故事,重新构建了茅盾先生笔下年轻人的心路历程和生存状态。五部超低成本影片,剧情相对独立而又具有一定联系性,创造性的改编让近一个世纪前的故事绽放出当代情怀。

在毛尖看来,《蚀》是一个“文学名著改编成迷你电影”的示范。现在有大量的电影、电视剧都是从比较粗浅的网络小说改编而来,向经典致敬的电影越来越少。郑大圣改编茅盾的这部名著有诸多不易,是很有勇气的尝试。把它拍成五部电影,形成系列剧,有点像BBC拍迷你剧的那种尝试,中国电影应该可以在这方面有所起步。

“大家在说剧本荒的时候,实际上遗忘了我们坐拥巨大的文学宝库。”在朱枫看来,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有一种先天优势,郑大圣的《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改编经典的范本。五部片子成本只有750万,在这个意义上,它对超低成本的制作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另外,这五部小制作也可以成为一部大制作的DEMO片(样片)。他只花了750万,就可以做成这样,那么如果是7500万,它会是什么样的?而7500万对当前的中等成本电影来讲,也只是个“起步价”。要是用7.5亿来拍这五部影片,那么应该会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大事件。说不定它可以逆转现在整个国产电影的某种趣味。这是它的另一个意义所在。

好口碑来自专业影评

2015年度十佳华语电影榜中,同样也是无明星参演、总投资仅170万的犯罪悬疑电影《心迷宫》,事先没有大规模宣传,排片量也很低,但放映后却凭借绝妙的故事结构,受到了不少观众和圈内人士的好评,被认为是“中国电影的惊喜之作”。作为一名首执导筒的青年导演,忻钰坤表示,电影口碑的一路走高,很重要的原因来自专业影评。

因为是青年导演的新作品,所以当初发行方也很晕,不知道应该找什么样的平台做宣传。影片先是参加了FIRST青年影展,该影展的初审和复审都是影评人,以及一些有媒体经验的影迷。影片通过那个平台被很多影评人看到之后,他们就在网上做了很多的讨论和推介,让这部影片在还没有上映之前,就在影迷圈里有一定的热度,让大家很好奇这到底是部什么样的影片。

后来等影片正式公映的时候,一种“被圈内如此讨论”的好奇,促使观众走进影院,其实比片方花重金去做各种宣传效果更好。何况这本身是部小制作影片,不可能有那么多钱去砸宣传。不管是在创作还是后期宣传上,忻钰坤认为,都离不开评论界的大力支持。

“电影感”超强的摄影师

在这次评选的十佳华语电影榜中,由徐浩峰导演的电影《师父》以哲学短语、简约叙事和新型武打,为观众打造了一个颇为新颖的现代武林。影片的幕后英雄之一摄影师王天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故事片摄影专业。曾与张艺谋、吕乐等导演多次合作,代表作有《归来》《赤壁》《英雄》等。

毛尖坦言,王天麟是个可以跟很多导演合作的摄影师,这也可能是王天麟最厉害的地方。他能跟不同导演合作,就意味着他能进入不同的电影语言,他可以进入《廉吏于成龙》的京剧语汇,也可以进入《师父》的武侠语汇。他不是用自己的风格去覆盖别人,他可以先进入导演的风格,在进入别人的风格中完成了学习和提升,等于修了很多电影语言课,最后自己修炼成大师。

朱枫评价王天麟是个“电影感”超强的摄影师。一般的摄影师,甚至比较优秀的摄影师,拍出来的东西只能够呈现良好的“摄影感”,就是观众在看片子的时候,可以感觉到画面很棒,甚至于摄影“抢戏”,画面、造型大大地超越了影片的其他元素。当然也有导演喜欢这样,认为在造型上能一下子抓住观众。但更多导演非常排斥,记得谢晋导演最怕的就是这个,他经常跟摄影师开玩笑:跟我拍戏,摄影永远别想得奖。

王天麟“电影感”超强,是因为他心里非常明确,电影有导演、演员、美工……各种因素综合而成,自己的职责是要把这些元素最大化最和谐呈现,而不是“个人逞能”。这里面看似没有匠心,其实处处有匠心。“这是他的很了不起的地方,我们应该为上海有这样的摄影师感到非常骄傲。”朱枫说。

重视理论让影评走得更远

本届上海影评人奖的另一大亮点,是首次设立的“电影理论与评论贡献奖”。这一奖项分别被91岁高龄的资深电影理论家周传基教授和网络影评人magasa夺得。

作为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影评人,magasa虽然不是电影专业科班出身,却自修成为一位视野开阔、知识广博、笔锋雄健的影评作家。他主编的电子影评杂志《虹膜》立场独立、观点新锐,在年青一代读者中享有广泛声誉。

从这个奖项的增设,可以显示出影评学会对电影理论的特别重视,以及对青年影评人和网络影评力量的大力扶持。首个“理论与评论贡献奖”的获得者之一magasa,就是年轻的网络影评力量的代表人物。

毛尖对《虹膜》杂志的评价颇高。她以为,《虹膜》形式虽为“网刊”,但是专题做得非常深入,在网上传播得也非常好。这会让读者也好影评人也好,感觉到影评是可以走得很远的,影评不只是一种口水行为。

众声喧哗的时代更需靠谱影评

近年来,电影市场繁荣,影评影讯网站崛起,影业竞争进入白日化,一方面影响口碑成为片方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究竟该选择哪部电影,观众急于通过各种渠道来捕捉可靠信息。在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电影评价的多元化令人眼花缭乱。也对上海电影评论学会这样专业权威的学术团体提出了挑战。

网上经常会有人问,这个电影到底好不好?怎么没有一个权威的机构发布信息?观众到底听谁的?谁打的分数更靠谱?不同的网站对同一部影片的评分有时候天悬地殊。比如周星驰的《美人鱼》,有些人会打出7分、8分、9分,有些人就打1分、2分、3分。观众会觉得无所适从,陷入迷茫。在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常态的民间影评大潮中,上海影评学会是否可以为大众提供一个靠谱的指标呢?

朱枫认为,现在既是影评最好的时代,也是最乱的时代。因为电影批评的权力,已经不像从前,只掌握在少数专家或者少数权威刊物手里。现在有了微博、微信等诸多自媒体可以反映民间影评的声音,而且大家有着基本平等的发言权,这是一个好事。

但也正因为大家都可以来谈电影,使得影评的标准差异越来越大。有许多口水化的、非专业的、非理性的声音夹杂其中,还有一些拿红包媒体、专业发帖的水军,又杂糅进很多电影之外的东西。

还有一些评论被情绪蛊惑,而不是被理性掌控。有时候你觉得这部电影不好,但是如果你冷静仔细分析进去,会觉得没那么不好,但冲动之下就很可能打出0分、1分。或者有些粉丝仅仅因为一部电影里有偶像出镜,就不理智地给电影打高分。这种情况太多了。所以实际上,愈是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愈是需要那些有理论指引的权威的靠谱的影评。

给好电影更多推介机会

在百余年的电影发展史上,上海电影曾创造过辉煌的成就。如果说在过去,是更多依靠本土人才、本土创作的话,而今上海成为全球优秀电影资源的集散地,来自各地的优秀人才、优秀作品在这里汇聚,形成交流交融的文化集市,建构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高地。而在其中,三十而立的上海电影评论学会,无疑有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现在中国电影形势开始好起来了,已经到了时来运转的时候了。”朱枫信心满满地说。影评学会的影响力也一定会越来越大,当然他强调,学会发展必须要有精心设计。

在理论建设和学术方面,影评学会将继续与上海电影资料馆合作,进行一些专项课题的研讨,此外还会与一些高校展开理论课题合作。

另一方面,在面向观众这一块,影评学会将不仅举办一些高端的学术讲座,也会为普通观众制造近距离接触艺术家的机会,包括会做各种影展,比如与艺术电影联盟、上海电影资料馆去做艺术电影的回顾展等,比如5月3日至9日刚与上海电影资料馆合办了“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获奖影片回顾展”,集中展映13部本届上海影评人奖获奖影片。

影评学会要为那些平时没有力量进入商业院线,或者说即使挤入院线,档期也极为有限的高质量的艺术影片创造更多推介给目标观众的机会。

总而言之,新一届电影评论学会的抱负是:让影评可以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学会理论上海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学会分享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欢乐上海迪士尼
学会分享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