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下的中学美术教育

2016-05-14 21:38张艳
文教资料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学美术信息技术

张艳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在教育领域,新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对美术教育而言,以视觉艺术为主要审美对象的特性与教学信息化的联系更紧密,美术教育信息化成为当今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表现方式之一。但信息化不是全能化,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教学方式的不确定性易导致负面影响。本文试厘清中学美术教育信息化的优点并结合这些优点加以思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中学美术 美术教育信息化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而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声音、文字、图像立体地表现视觉,两者在信息的表征方式上有许多共通之处。美术教育包含了作品形象的直观性和创作思维的主观性两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美术作品的评价是通过感官感知和思维体验得出的。前者对应的是对作品形象的直观印象;后者对应的是学生的思维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具象的直观表达对于学生的思维体认非常重要。传统美术教学,由于缺乏对作品的直接感受,学生在理解上往往无法得其精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免照本宣科,课堂氛围单调乏味。信息技术教育的引入,使这一现象大为改观。信息技术的特点在于呈现方式的直观,它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它具有感染力强、视觉冲击力大、方便快捷等诸特点。所以信息技术融入中学美术是现代美术教育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那么更具体地说,信息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表现如何?

一、信息技术应用在美术教学中的表现

在信息技术融入美术学科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的诸多影响。

1.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的扩容。

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实践的融合能够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的信息资源。教师在美术教育准备阶段,在课前把需要传授的知识点归纳整理,编辑好课件,并在脑中营造艺术审美的课堂情境。在教育内容的呈现和艺术加工上,教师可以以高质量的作品图像或动画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引导学生学习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引入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要对某个艺术家进行讲述时,在课前首先要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资料,选择好关于这个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图像,并用文字对作品进行分析说明及其他资料组合制作成课件,比较彻底地分解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程度,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系统地连续地对其进行欣赏并给学生和教师留下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分析这些作品的美,为他们提供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的机会,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能接收更多的信息。

2.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改进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教育系统作为社会子系统也随着社会的流变不断变化。信息技术引入美术教育,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课件创设的启发、引导式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完成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3.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冲击。

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积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确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自觉地调整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努力成为学习者学习知识的参与者、启发人、引路人,完成从知识的讲授者向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的转变。

教师要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设计中,在教学重点、难点、思路及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变“教”为“导”。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教师必须改变课堂上用言语表达教学内容的传统角色。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庞大快捷的信息资源和全新的交互功能,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教师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课前要组织设计制作处理好教学信息,课堂上能胜任操作,控制教学课件,做好质疑答题,并积极消除学生注意力转移或过多依赖媒体等不利因素。

4.信息技术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交互性,诱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

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在心理因素。它有利促进自主、探究学习,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对学习效果具有增强作用。因此,培养和激发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措施。

以计算机教学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化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音乐和画面添加到美术教学中,使抽象的音乐思维和具象的美术思维相融合,营造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视觉和听觉达到共鸣,会达到最佳的状态。如《蓝白之美》这一课为设计应用类型的课,需要学生结合民间艺术蓝印花布的淳朴素雅为现代审美要求所服务。传统的教学无法为学生展示蓝印花布的悠久历史与发展表现,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文字、声音、图形、动态图像有机结合,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浏览蓝印花布悠久的历史,拓宽想象空间,很好地为学生展示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还可以结合现代审美感受,打破局限,创造具有现代装饰元素的蓝印花布纹样,尝试更多蓝印花布的应用方式和应用作品,使蓝印花布淳朴、素雅的视觉美感得到充分的展示。

5.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基础。

现在的教育观念要求突出学生学的主体性,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动手,让他们去发现知识,去获取知识。所以,我们要改变原有的单纯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

美术信息技术教学就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己发现知识的过程。教师通过画面或试听资料的展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了解更多的知识。

二、如何用好美术信息技术教育

将信息技术引入美术学科教学,不仅给教师带来了丰富的教学手段,而且给学生表现美术作品带来了简捷、丰富与高效的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中学美术教学带来了显著的成效,极大地促进了整个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思考。

信息化教学是时代的产物。作为一种新事物,教师往往在接受和推广的尺度上表现出二种极端态度:过于依赖与褒扬有之;持否定态度有之;其余的教师绝大部分持矛盾心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信息化的美术教育呢?

1.技术崇拜不可取。

很多人持这样一种观点:新技术能够使教育更美好。但在实际教学中,新技术的应用可能产生两种效果,促进学习或妨碍学习。教育的演进遵循一定的范式,既有历史因素,又含内在逻辑。技术崇拜是一种盲目跟风,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不可控的。事实上,学习的本质是“变化”,包括态度、信仰、能力、知识结构及技能等多方面的变化。有些美术教师完全可以用传统教学方法生成特定情境。所以,信息技术教育更多时扮演的角色是补充与丰富,而不是取代传统模式。典型的如中国画的成色原理。中国画讲究对特殊的植物性颜料属性和特殊纸张(宣纸)的使用。如果不了解它的特性,长此以往,有着特殊艺术效果的中国画、书法等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有可能被年轻一代所淡忘。如色彩的调配、红、黄、蓝,如何调成复色和间色,远不如“现炒现卖”的效果好;又如“中国画”的欣赏,需要适当地使用实物,使学生明白沿用传统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进行绘画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体验中国画和书法的独特魅力。因此,并非所有的美术课都可以和信息技术整合,勉强整合反而会弄巧成拙。

2.信息技术的应用应处理好主与次、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首先,多媒体应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作为教学媒体之一的计算机和其他教具一样,只是一种工具,而不应成为唯一的教学手段,美术教育是主,信息技术是次。其次,教师始终要当好导演,让学生当演员,不能认为只有多媒体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教学中,要时刻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以,先进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从根本上是不能取代教师地位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条件、自身特点采用适当的信息技术,为教学锦上添花,而不能一味地追求课件的美观、新奇而忽略其实用性。另外,在积极推广信息技术的同时还要反对那些把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当成摆设及将教学过程复杂化的情况。把信息技术融入课程中,出发点首先应该是课程,而不是技术,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实践能力。强调的是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美术教学应该是传统美术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发展。

三、结语

信息技术与基础课程整合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引用台湾学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话来说:“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老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老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地方式传达出,其实最简单最常见的word、Power Point就可以做出有效的教材,达到所需要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助,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效果。这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

正如上文所述,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既要看到其优点,又不能盲目崇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校的硬件配套、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和教师自身的优势。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师要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设计中,在教学重点、难点、思路及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变“教”为“导”。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改变课堂上用言语表达教学内容的传统角色。信息技术提供的庞大快捷的信息资源和全新的交互功能,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他们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扩大知识面,课前要组织设计制作处理教学信息,课堂上胜任操作;控制教学课件,做好质疑答题,并积极消除学生注意力转移或过于依赖多媒体等不利因素。

参考文献:

[1]徐祗坤,张玉红,刘雪芹.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32).

[2]伍斐.基础美术教育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中学美术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情感丰富的美术教育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中学美术教学要重视学生审美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