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医学研究生就业现状探究

2016-05-14 22:23周谊芬
文教资料 2016年6期
关键词:就业现状解决对策

周谊芬

摘 要: 随着近年来医学类研究生的扩招导致医学毕业研究生的竞争力增加,同时受到教育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影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学校要从教育管理、就业指导、导师、学生综合素质和择业观等方面努力,提高医学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就业现状 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医学类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增加,总体上来说,医学研究生的就业是供不应求的,但是因为市场需求、地域差异及经济条件等因素,各专业就业率也存在差异,紧俏专业需求大但毕业生少,传统医学专业就业面相对较窄。目前,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医学研究生的就业问题面临很多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1.医学研究生的就业现状

1.1毕业生人数增加。

随着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以平均每年20%的幅度增加,医学类研究生的情况亦是如此,因此导致医学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从而使得医学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近几年这种问题更显突出。

1.2研究生教育改革制度。

2013年2月国家出台的《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从2014年9月起对新入学的研究生收取学费,同时建立建全各高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制度,加大助管、助研和助教岗位津贴的资助力度。2013年3月,国家出台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改革的主线、着力点和“四个转变”等重要思路。2013年7月召开了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视频会议,旨在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次会议的召开意味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启动。2013年国家卫计委等七部门出台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和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积极推进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衔接。

随着国家一系列研究生教育改革政策的出台,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建立健全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同时加大考核与淘汰力度,增加学历和学位授予的难度,从而对就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1.3市场需求的差异。

有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培养类型的医学研究生就业状况有所差异,临床医学研究生比基础类研究生就业情况要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因专业技能较为扎实,且毕业时已经拿到规培证和执业医师证,因此比学术学位研究生就业方向更全,就业途径更多;从专业看,因市场需求和收入的不同,不同专业的就业状况有差异,儿科专业因为市场需求大而就业率好,骨科、肿瘤、眼科等专业因收入高等因素就业取向强烈,麻醉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因辅助性强而就业需求更大,而中药学、生理学等专业因就业面的局限性导致就业相对困难。

1.4就业地域差异。

医学类研究生毕业后都将自己择业的范围定位在大城市、大医院、大单位,不愿意到小城市或偏远地区就业,从而导致就业地区或单位过于集中,竞争力增强,就业难度增大,就业率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不均现象。

1.5期望值过高。

随着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医学本科生毕业后不能进入理想的单位工作,因而选择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希望毕业后能进入理想的工作单位。同时,许多已经参加工作的往届生,由于对现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也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希望在毕业后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单位。因此,通过攻读硕士研究生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同时相较于其他专业,医学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一直较好,因此大部分毕业生保持一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优势感,缺乏危机感。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就业的地方多是沿海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还要求有正式编制,待遇优厚,工作条件好,环境舒适。因而导致医学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过热”和“过冷”两种现象并存,经济发达地区的岗位一位难求,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招不到毕业生,医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着就业期望过高、脱离社会现实需求的现象。

2.解决医学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2.1贯彻实施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制度,提高培养质量。

积极贯彻实施国家出台的关于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制度的相关规定,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推进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针对研究生的特点,制定适合研究生发展的实施细则,紧抓社会需求,鼓励创新人才培养,加强研究生专业学位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队伍,从而提高研究生就业优势。

2.2重视就业指导工作。

现在很多高校虽然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是所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只面向本科,对于研究生的就业工作仅限于贯彻国家的就业政策和为毕业研究生办理就业程序的手续等,而没有对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指导,从而使得毕业研究生在选择工作时定位不准、期望过高、不懂得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适当的时候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因此,重视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应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拥有高素质、高水平、有较强的政策水平、组织协调能力、人才需求预测能力和调查研究的能力,同时具有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学、公共关系学等多方面知识结构的就业工作队伍。从研究生低年级的时候开始指导他们了解国家有关就业政策,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做好职业规划,懂得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就业过程中明确自己的目标,学会推销自己,力争在适当的时候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2.3发挥导师的作用。

现在研究生实施的是导师负责制,导师在研究生的求学生涯中发挥不可忽略的作用,导师不仅仅是研究生的学术导师,更是他们的人生导师。因此,研究生导师不仅要在思想上、道德上和学识上以身作则,在日常管理中要积极配合学校对研究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为导师都是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学生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前,可以向毕业生介绍一些工作经验,帮助学生尽早了解工作环境。同时大部分导师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都有一定的成就,与从事科研教学或工作的过程中可能还与许多相关单位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研究生就业的过程中导师可借助自身的优势,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向一些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的学生,帮助他们就业。

2.4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现在医学毕业研究生就业困难,除了外界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因素。由于医学类研究生的大量扩招,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综合素质普遍下降。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对医疗条件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医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提高,进而对医学毕业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导致部分综合素质较差的医学毕业研究生就业困难。因此,需要全面提高医学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对于科研型医学研究生,要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具有严谨治学的学术作风和诚实守信的道德精神;对于临床型医学研究生,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能力和严谨的医德医风。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党日活动、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培养医学研究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5改善择业观。

据了解,大部分医学研究生毕业后热衷于留在大城市、大医院工作,同时要求工作稳定、有编制、待遇高和工作环境好,从而导致大城市的大医院扎堆竞聘的现象,这表明部分毕业生缺乏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和焦躁的心态。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应引导医学研究生合理定位自己,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在毕业后能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找准自己与社会的结合点,避免期望过高而带来的失落感,逐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

3.结语

改善医学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形势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部门、学校、研究生自己、用人单位。政府部门应出台一些有利于医学研究生就业的优惠政策,为医学毕业研究生提供信息公开、竞争公平的就业环境;学校应深化培养机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工作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提升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用人单位应根据当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多提供一些就业岗位,让不同培养方式的研究生能根据自身的特色选择适合的岗位,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优秀的医学毕业研究生;研究生自己应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客观地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好合适的职业规划。相信通过各级部门与学生自己的努力,医学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将会有所缓解,并寻找到一条属于医学特色的研究生就业道路。

参考文献:

[1]顾舒静,姜宇,徐惠红.浅论医学研究生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3(03).

[2]赵越,孙晶,郝明,范畅.试论医学研究生就业求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3]程雯,王京,霍彬.临床医学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17).

[4]吴岩.关于医学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0(04).

[5]丁玉兰.新时期就业形势下医学生就业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1(04).

[6]赵海艳.刍议新形势下医学研究生就业指导[J].中国医学创新,2010(27).

猜你喜欢
就业现状解决对策
探析酒店专业学生就业中的榜样教育
影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因素分析
扬州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方向调查与分析
河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余额宝的理财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高职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