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为中国制造搭建人才基座

2016-05-14 18:35周凯周畅谢樱
时代风采 2016年6期
关键词:工商学徒师傅

周凯?周畅?谢樱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把传统师徒制和现代职业教育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其特点主要有四:一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二是教师和师傅双导师教学,三是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四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

大国工匠,国之基石!大量现代产业工人从何而来?如何培养?2015年下半年,教育部公布了100多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正式启动试点工作。

近观现代学徒

走进江西新余瑞晶太阳能公司生产车间,在机器轰鸣的电池片生产线上,学徒王艳丽正专注地跟着师傅王宝强,学习利用控制板对太阳能电池片的“虚印”“正负电极偏移”进行质量控制。这名来自新余市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的学生,已经在工厂见习了近半年时间。工厂专门指定“老师傅”王宝强一对一地带她,把多年的技艺和心得传授给这名学徒。

王艳丽展示了她的一项学习成果:面对全英文的流水线控制板,熟练地在不同的命令间切换。“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控制板,要处理的命令超过100个。有些英文单词不认识就得一个个翻字典查。”王艳丽说。

师傅王宝强在一旁看得很满意,他颇有感触地说:“读书多的就是不一样,悟性好,普通工需要讲解七八遍的知识,她一遍就明白了,做得也更好。”

如今,像王艳丽这样拜师的徒弟越来越多,这背后是用工市场对高技术人才的渴求。

在被称为“世界工厂”的我国,有超过200种工业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然而,在一些领域产品档次不高,质量参差不齐。我国航天员可以坐着中国制造的飞船上天,与此同时人们也常为国产马桶漏水而抱怨。原因很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是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19%,高技能人才数量不足5%。

高技能人才不足,凸显产业工人培养的尴尬。一边是企业“喊渴”,不惜重金聘请技术人才,一边是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落后,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面对这样的错位,亟须一种结合学校教学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于是,现代学徒制(又称双元制)应运而生。

重庆工商学校就是其中之一。

走进重庆工商学校电子工程系实训大楼,“大金班”“格力班”的实训室十分醒目。走进实训室,就像走进了这两家企业的车间。“从墙上的企业文化展示,到工作台位布置、地面标识设计,完全按照企业车间样貌,让学生从学校开始就感受岗位氛围、企业文化。”重庆工商学校电子工程系教师黄昌伟说。

通过几个月的试点,现代学徒制的优点已明显体现出来:企业全程跟踪,学生学习内容明确、就业去向明确,学得深、干得好,技能提高很快。此外,老师和师傅是互聘公用,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也更加了解新技术和行业发展新趋势。

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人事招聘科的姚佳懿,是重庆工商学校现代学徒制的企业师傅。“我们参与现代学徒制是着眼长远,为企业核心岗位储备高级技工。”姚佳懿说,因此企业在招生时就参与,遴选一批学生作为准员工,在教学方面制定了一整套课程计划,通过在学校和企业交替学习,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际技能,一毕业就能上岗。

现代学徒制对传统学徒制有所继承,如注重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形成关系紧密的师徒关系等。与此同时,现代学徒制适应大工业生产要求,培养方式不再是单纯的经验学习,而是工学交替、理论实践并重,培养目标也从熟练技术工人发展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高技能人才。

“现代学徒制不仅是形式之变,还是‘学与‘教形态的重构和内涵的提升。”安徽省休宁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副校长徐雪峰说,现代学徒制既通过师傅带徒弟,使学生“知其然”,又通过文化课、专业课的教学,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同时,还注重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

合作招生,明确校企分工

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下,职业学校在招生、学生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而现代学徒制强调“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在招生招工和人才培养方面也拥有了话语权。

重庆工商学校在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时,首先便明确了招生招工一体化相关事宜:学校负责学生学籍、毕业证书管理和考核;企业负责提供学生在企业的学徒岗位和实践环节,并选拔优秀技工作为师傅指导学生(学徒),落实学生就业岗位。

目前,重庆工商学校有两个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共50人。学生在进校前,签订学生(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四方协议,明确各方权益以及学徒在岗位培养时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学生在校期间以教师管理为主,在企业期间,师傅和教师共同管理,以师傅管理为主。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最有特色的“湘绣设计与工艺”是该校首个参加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专业,2015级共有20名新生。在招生和培养过程中,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也十分明显。

该校负责试点工作的夏能权说,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早已存在,但以前的合作是以学校为主体。现代学徒制和以往不同,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双主体”模式。一个学生怎么培养,必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学校、企业、学生签订三方协议。

调整教学模式,企业深度参与

现代学徒制有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老师、师傅两个导师,学生如何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实现学习的转换和衔接,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为此,试点单位在教学模式和学习进度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尝试。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制为3年,采取“3+3培养模式”:每学年3个月在企业顶岗学习,主要由企业负责,采取师傅带徒弟模式,进行岗位技能学习;3个月在校学习,由学校组织,进行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

重庆工商学校采取的是“12133”培养模式。校长杨宗武介绍说,“12133”即企业1个月安排2名师傅到校从事1周的教育教学活动;从第二学期开始,学生在校学习3个月,再到企业学习3个月,交替进行。

重庆工商学校还和企业共同确定了识岗、试岗、顶岗三阶段育人路径。学生在校第一、二学期,主要学习基础知识,通过企业提供的设备和到企业参观学习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岗位;第三、四、五学期,学习专业课程,在师傅带领下上岗操作;第六学期,学生独立在工作岗位上操作。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则有“小学徒”和“大学徒”两种模式。“‘小学徒是前两年在学校学习和实训,第三年在企业培训四个月,岗位顶岗半年。‘大学徒是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模式。前两年学校学习和企业技能训练交替进行,最后一年是岗位顶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主任唐春霞说。

唐春霞介绍,如果是“大学徒”培养模式,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的学习时间比例达到1∶1,理论课程在学校完成,实操课程在企业完成,课程体系设计上,企业深度参与。对学生的考核也是如此,企业不点头就不能毕业。

仍有不少难题待解

由于现代学徒制试点起步不久,很多参与试点的单位还处在摸索阶段,有的还在观望。

首先就是企业参与不积极,学徒制岗位缺乏。安徽省马鞍山市教育局电教馆馆长王诚说,现代学徒制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在试点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需要积极探索。现在出现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学校积极而企业不积极”。

张方明等学校负责人也反映,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培养模式,但目前常常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西方国家通过法律将校企合作规定为企业对职业教育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国目前尚无此规定。

其次是培养成本高。“小班培养,一般需要1∶3的师生比例,需要更好的设备和更多的耗材。目前培养一个中职学生的成本大概不到8000元,如果按照现代学徒制培养,成本将近2万元,跟一个本科生相当。”一位教师说。

姚佳懿算了一笔账,目前大金空调已投入30多万元在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上,加上老师的差旅费、补助,学生顶岗津贴,一个学生企业要投入2万多元的培养费用。

最后,制度、规则不完善成为深层次的制约。“如果学生在企业学习时出了事,责任如何划分?”有高职院校负责人流露出这样的担忧。“双主体”模式之下,企业和学校的权责不够明晰,这给学校和企业都带来很大压力。

此外,一些职校教师认为,现代学徒制由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招生,校企双方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的教学标准,这听起来很美好,但如果学校的用人体制、考核方式、评价体系等没有改变,操作起来会很难。(来源:半月谈网)

猜你喜欢
工商学徒师傅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魔术师的学徒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工商详解网络传销四大新模式
在转变执法理念中彰显工商担当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适应新常态正风肃纪提升工商形象
落实“两个责任” 构建廉政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