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爱情”的面纱

2016-05-14 09:50樊友翠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爱情课堂教学课程

樊友翠

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培育师生的高雅习惯,并着眼长林中学“博雅”文化的对接,学校通过校领导班子、全体教师多次讨论和专家反复论证,形成了尚雅文化的基本框架。“尚雅文化”,意在崇尚一种能熏陶人、感召人、提升人的高雅品质和儒雅气质。进而,通过尚雅文化的建设与引领,打造尚雅课堂文化,提升教学品位,塑造儒雅教师,培育博雅学生,使教师人生精彩,让学生梦想飞扬。在尚雅文化理念的统领下,我们致力于让尚雅文化的精髓渗入学科教学、课程实践、教学管理之中,努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打造课堂文化,建设尚雅课程

课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班级乃至一所学校的风貌。为了让课堂文化生根开花,我们着眼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发展学生的个性,根据《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遵循基础课程校本化、拓展课程自主化、校本课程多元化的建设理念,针对学校区域发展优势和学生的特点,对原有课程进行了梳理和定位,通过优化整合,构建了“三类三块”为主骨架的发展性课程体系。

发展性课程体系的优化,为课堂文化的实践铺就了道路,为学校尚雅文化的建设注入了活力。我们正在与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办四点半学校,丰富学生的艺术生活,培养学生的雅情雅趣。

二、科研导航,丰富教学模式

“三三三”课题是我校传统科研项目,使学校成为了省五十强科研名校,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探索出了“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

“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三小”“三雅”“三环”。简称“小雅环”。“三小”:小班额、小组、小老师;“三雅”:交流雅、举止雅、探究雅;“三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延伸三个教学环节。

这一模式的创建,推动了我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我们还按照“尚雅文化”的理念,赋予“三三三”教学模式新的内涵,即三雅课堂、三雅教师、三雅学生,三雅课堂即雅趣(兴趣)、雅思(思考)、雅行(实践);三雅教师即儒雅(举止)、高雅(情趣)、精雅(教学);三雅学生即德雅(品德)、优雅(行为)、慧雅(学习)。

三、注重过程,创新课堂教学管理

“雅”在字典中有多个义项,其中一个义项是规范、标准的意思。我们在力求规范教学管理的基础上,倡导“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要求教师教学从规范走向精雅,全力打造课堂文化。我们主要通过“五个平台”强化课堂教学管理。

首先是数字校园管理平台。运用数字管理平台,探索规范管理模式。诸如我校实行的备课“两备”制度:电子备课和备导学案。电子备课是指全体教师发挥集体智慧,在校园局域网上创建电子备课文件夹,根据所教学科高标准地备好课并存档,供学科教师共同使用;备导学案则是指教师根据本班学情,结合电子备课再次备课。

其次是课堂教学展示平台。以赛促研、以赛促教,是我校推进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我校开展校本研训的主要内容。每学年,我们都要进行教师公开课展示、教学评比展示、教育科研展示和家长开放周等活动,让不同学科、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通过研修、展示和比武,提升课堂教学执行力和执教水平。

第三是教学常规检查平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从规范入手,把每月第一周作为推门听课周,最后一周作为常规检查周。在常规检查过程中,做到“一听、二看、三评、四访、五谈”。实行多样化听课:如听调研课、听录像课、听坐堂课、听走动课等,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

第四是教学诊断分析平台。我校诊断分析系统主要包括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诊断、学科教学质量诊断和疑难易错问题诊断。在落实各项诊断中,帮助教师理清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第五是有效评价反馈平台。我们在评价中注重多元化、多样化和多主体评价,重点结合三雅课堂、三雅教师、三雅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

课改,我们已行走在路上,未来的日子,我们将继续秉承“崇尚高雅 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让尚雅文化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勇往直前。

猜你喜欢
爱情课堂教学课程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