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溃疡病的发生规律、发生特点研究及防治措施

2016-05-14 10:02梁守正金格斯·萨哈尔依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发生特点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梁守正 金格斯·萨哈尔依

摘 要:沙棘溃疡病主要在阿勒泰地区不同县市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主要危害枝干。目前该病害的分布与危害有与日俱增的趋势,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工程的建设,为实施科学防治和有效的控制该病的危害,我站与地区林检局一起对该病进行了详细观察,研究了发生程度、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沙棘溃疡病;发生规律;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一、病原

沙棘溃疡病病菌无性阶段属于壳梭孢属葡萄生壳梭孢(Fusicoccum.viticolum.),有性阶段为葡萄生小隐孢壳(Cryptosporella viticola,.)属于子囊菌门、腐皮壳菌目、黑腐皮壳科,在自然界中没有发现有性阶段。子座通常散生或聚生,黑色,扁平,每一个子座中有一至数个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各自开口或数个共有一个开口。内壁着生分生孢子梗,无色,圆柱形,基部分枝。产孢细胞生于器壁内侧周壁,为圆柱形,无色,全壁芽生式产孢,末端产生分生孢子,离生或散生。子座内有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有两种类型,一种为近纺锤形,无色,单胞,,梭形,薄壁,直,表面光滑,有油球,大小为:10.0~12×2.9~3.1 μm;另一种为线形,常弯曲,长20~30 μmA.2,如图F中箭头所指。

二、症状

沙棘溃疡病Fusicoccum sp。主要危害枝干的皮层, 幼树主干、骨干枝病斑初期为近梭形,暗灰色渍状,微肿起,用手按压,流出带泡沫状液体,树皮变黑褐色,有酒糟味。中期病皮失水干陷,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天气潮湿时,分生孢子器内涌出桔红色胶质丝状物(病菌的孢子角)。枝条染病:一种是失绿,皮层充水与木质部分离,致枝条干枯,其上产生黑色小点。另一种从剪锯口处生明显病斑,沿梢部向下或另一枝条蔓延,环绕一周后形成枯梢。

在沙棘2年生的苗木干上初期形成黑色略突起的发亮的圆形病斑,大小1mm左右。逐渐增大达到5mm,圆形,病斑的病键组织交接明显,后期因组织失水干缩陷,边缘略突起咖啡色,中间凹陷,中心黑色略突起,看似同心环状。有时也形成长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的病斑。后期在病斑上产生黑色突起的多个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1株苗上可多达10多个病斑。

三、发生特点

沙棘溃疡病为弱寄生菌,并有潜伏侵染特性。一般情况下,病菌从伤口侵入死亡的皮层组织,分泌有毒物质,杀死周围的活细胞,引起发病。该病菌丝及分生孢子器在病枝上越冬,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等传播。5-8月期间沙棘树感染溃疡病最多的月为7月份(差异极显著),而5月份期间感染溃疡病的沙棘树相对较少。8月份后感病的沙棘树面向下降情况。生长期间,病菌可进行多次再侵染。该病菌在生长健壮,但有局部坏死组织的树上定植,呈潜伏状态,当树体衰弱或局部组织衰弱,寄主抗病力降低或暂时降低时,潜伏病菌便会转为致病状态。

四、沙棘溃疡病菌发生环境

对大果沙棘溃疡病的症状、病原菌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测定以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病原菌的形态特征鉴定为壳梭孢属葡萄生壳梭孢(Fusicoccum viticolum)。室内外的回接试验结果表明,壳梭孢菌是大果沙棘溃疡病的病原菌。通过生物学特性研究,壳梭孢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8-25℃,最佳为25℃,最佳pH值为7.5,全光照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6、7月份平均温度在20℃以上,是沙棘溃疡病病发的时机。

五、小结与讨论

沙棘溃疡病是一种新侵入的病害,具有潜育期短、流行速度快的特点,,具有潜在的毁灭性损失,对沙棘产业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威胁,可随带菌苗木和接穗等繁殖材料的调运远距离传播,给新疆大面积发展沙棘的现状带来巨大威胁。目前,化学药剂防治沙棘溃疡病仍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手段。几种杀菌剂防治沙棘溃疡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80%乙蒜素乳油800倍液及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对沙棘溃疡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达82.14%和79.65%,而微生物杀菌剂寡雄腐霉防效较差,低于60%。

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发展沙棘产业的同时,要把对沙棘溃疡病的预防及防治工作作为重点之一。首先要严格实施苗木检疫,把好苗木质量关,防止将病苗带入造林地,尽可能选用乡土树种,适地适树;控制造林密度,造混交林;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抵抗力;加强幼林抚育,一旦发现病情,及时清除病株。

六、防治措施

1.在起苗、捆苗、调苗、卸苗、栽苗等苗期中加强对苗木的监督检查,发现此种病害时及时跳出处理,集中烧毁,不允许新造林地种植。

2.严重时剪除发病部位,及时烧毁防止扩散和蔓延。

3.用戊唑醇、多菌灵、退菌特、波尔多液、福美双、三唑酮等杀菌剂类进行消毒。

4.改善好苗木的透光通风条件,加强及时上粪、及时浇水等管理。

参考文献:

[1] 白殿一 标准编写指南—GB/T1,2—2002和GB/T1,1—2000的应用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年11月.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新疆农业标准化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5年1月.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自然灾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2008年8月.

[4] 张兵,陈晶晶,刘玉,等.大果沙棘溃疡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1,34( 2):140~145.

作者简历 梁守正,男,中专,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发生特点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建湖县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