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缘群体中的群体认同研究

2016-05-14 10:31常伟
经济师 2016年5期
关键词:认同

常伟

摘 要:当今,由共同兴趣爱好而发展起来的趣缘群体在日常生活中正日益增多,而其群体认同的动力和结果无疑对群体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某单车俱乐部为研究对象,发现核心人物的特殊魅力、群体价值观和活动等要素是群体认同形成的重要动力;同时,个体通过认同其所属的群体,从中获取了自我认同的资源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支持。

关键词:趣缘群体 认同 骑行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28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环保观念不断加强,同时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也在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现有的生活方式,他们渴望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够选择适合的休闲方式来使身心放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自行车骑行也逐渐由日常人们生活中单一的代步方式拓展为一种集健身、娱乐和休闲等于一体的方式。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自行车骑行活动中来,兴趣相投的人们也开始根据自身的特点,组织了相应的骑行组织。在这之中,群体认同的动力及功能等议题特别值得关注。

群体认同是群体成员定义自己是谁以及自己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基础。群体认同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一方面群体认同是群体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成员的个性在其中得到释放;另一方面,个体通过参与群体活动获得所需的自尊和归属感,更加深化了群体认同。

为深入调查,笔者选取了熟悉的骑行群体为调查对象。此俱乐部成立于2009年,历经6年的发展由最初的9名成员发现到今天的上百名成员。毋庸置疑,群体认同在俱乐部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运用认同理论来研究骑行爱好者对所参与骑行群体的认同的产生、维系和发展,着重关注了认同的动力和结果两部分内容。

一、群体认同的动力

以群体认同的动态过程为考察对象时,是以个体为出发点,因为喜爱某项活动、认同活动价值等,愿意和自己有共同特质的人互动,从而结成群体而分享自我。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内部的核心人员发挥作用巨大,对成员起到一定的吸引力,引出之后成员的追随,随着群体规模的壮大,成员之间互动的加深,成员共同缔造的群体价值对成员将起到更深的内生驱动力。

(一)核心人物的特殊魅力

群体中的核心人物是一个群体得以存在和维系的重要因素。韦伯提出了“魅力型领袖”的概念,指基于崇拜个人独特魅力而形成的权威。这种权威主要建立在领导者所具有的非凡人格和卓越品质基础之上,对他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趣缘组织中,核心人物就是在脱离其现实身份后,在组织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趣缘组织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个性展示的平台,借助其个人特点对于组织的成立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调查发现,骑行俱乐部的建立者可算作是整个组织的核心人物,在俱乐部建立的初期阶段,正是凭借组建者拥有丰富的户外骑行经验、对单车的专业知识以及对组织的热情投入,获得了组织内部其他成员的尊重,也在组织随后的发展历程中,吸引了更多有意向的外界成员加入。

一个群体要想长久地保持活力,仅仅依靠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是难以维系的。出于对领导者的崇拜、和群体内成员的长期互动的特点、以及自身的独特条件,逐渐在组织中形成了一部分具有影响力的个人。这一部分成员,作为组织的中坚力量,与普通的成员相区分。他们凭借着对组织以及活动的热爱而保持着相当高的出勤率,在内部线上线下的交流中,能够积极策划组织活动,为其他成员提供热心帮助。在与骑行组织成员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在每日的内部讨论过程中,在一小部分的热心成员保持了相当高的活跃度,既在日常的骑行活动中积极参与,还在内部的QQ和微信群里,除讨论正常的活动交流外,经常性地提供话题活跃气氛以及热心帮助解决成员遇到的问题。在这一部分人的带动下,整个组织显得更加有活力,使成员感受到了组织活动所带来的轻松氛围。

(二)群体价值观

一个群体有多大的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有没有足够的认同文化,原本互不相识的人们,通过加入群体而相识并互动,那么,在这个群体中一定具有他们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在对骑行组织成员的深度挖掘中,发现在他们共同遵守着以下的价值观念:

首先,对于骑行活动的热爱。当今多元化社会中,人们可以选取多种多样的娱乐休闲方式。而作为以共同爱好为基础形成的组织,群体成员对于这一爱好有着相对较好的共同认识,并愿意在这一爱好上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愿意用自己的行动来支持活动的发展,支持所属群体的建设。在对骑行组织的调查中,大部分成员都会参加每周末举行的短途骑行活动,并有相当高比例的成员,会每天作日常的骑行健身训练。

其次,是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品质。在当今社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极端丰富的物质财富并没有让人们的精神世界获得相应的满足,在物质的选择中迷失了自我。在趣缘组织中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群体中来,就得正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优良品质的追求。在平常的活动背后,我们可以看出群体成员是在向自身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选择骑行这一活动,既是一项外在的群体活动,也是一项内在的独立运动。骑行在外,是身体与精神的博弈,是需要良好的精神状态来支撑身体完成每一次的动作,伴随着肉体的苦痛而来的是精神上的磨砺和提升。另外,户外骑行除去走经典线路外,还会经常探索新的路线,在探索过程中,体现的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积极探索精神。

(三)集体活动

作为一个以共同爱好发展起来的群体,趣缘组织相应的日常活动是凝聚队伍的最基本的纽带。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最直接的互动,是成员加深对爱好的理解和对所属群体产生依赖的最好方式。“社会比较使社会分类过程的意义更明显,这样使积极区分的原则起作用,而积极满足了个体获得积极自尊的需要。”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群体以所属整体为出发,既是向外展示自身特点,以区分群体间差别,同时也是在对比过程中,使群体成员产生对所属群体的归属感。

成员出于对活动的喜好以及对组织的奉献,会基于自己的情况而选择参加相应的活动,并会维持一个常态化的出勤惯例。在所观察的骑行群体活动中,在每周末以及节假日会组织相应的出行活动,提前向成员公示,并要求一定的出勤率;偶尔也会有联合举办的比赛活动等,在平时,相关成员还会自发组织小型健身锻炼为目的的定点骑行活动。另外,还有以组织为名义参加的社区公益活动,达到标榜自身特色,宣传自己的目的。每逢重大节日,例如植树节、重阳节等,成员穿着本群体特色服装,参加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向外展示自身形象,获取外界对本组织的关注。

二、群体认同的结果

事件的过程和结果是相生相随的,群体认同亦如此。前文对于群体认同的考察,主要集中于群体认同的动态过程方面,即群体认同是如何产生的,又有着怎么的表现。那么,群体认同作为一个结果,会给成员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又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个体的日常生活?在对趣缘群体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笔者认为群体认同作为一种结果,既体现在成员对于自我认同的建构上,同时还会在现实社会中获得一种关怀。

(一)自我认同的途径

自我认同是在人际互动和话语空间等多种因素共同的作用下形成的。当今,在传统社会秩序被逐渐打破的情形下,个体获得了多元化的角色和身份,使得自我认同失去了稳固的根基,许多人开始迷失于多重角色的转换之中,以致失去对自我的认知。群体认同作为一种过程,是在成员独自或结群的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种认同,是成员归属感的来源,也是个体进行自我研究的保障。在以自我为基础的前提下,个体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通过在新生群体中的互动,得以重构新的价值观。在由时代的转变过程中,给个体造成的无意义,会在趣缘群体的交互过程中得以改变。在所观察的骑行组织过程中,发现骑行不仅仅是一种新形式的休闲娱乐活动,也是一种新的平台,所提供的创造性因素,为成员提供了一个契机,展示生活中自己的多面性,通过活动的参与,组织内部的交流,重新发现自己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树立起明确的生活目的,走向一种更为积极的生活。

(二)获得社会支持

作为传统组织模式在现代社会的一种新的扩展。在现实生活中,趣缘群体对于群体内成员的支持上发挥着不少的作用。成员在趣缘组织内部构建的强关系网络,会从单纯群体活动中的联系拓展到现实生活中的相互影响,从而给予个人更多的关怀。在对骑行群体进行的观察中,经常会遇到在婚丧嫁娶等活动中,群体成员会以组织的名义,在这类活动中,提供必要的帮助,以解决成员面临的困难。

通过对骑行群体的观察,可看出群体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方面群体认同是群体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成员的个性在其中得到释放;另一方面,个体通过参与群体活动获得所需的自尊和归属感,更加深化了群体认同。同时,群体认同也是一个静态的结果,个体通过认同其所属的群体,从中获取了自我认同的资源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罗伯特·帕特南.独自打保龄——美国社会的衰落与复兴[M].刘波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 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J].北京:社会学研究,2005

[5] 刘婷.一项关于武汉市Y镇广场舞舞蹈队的质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4

[6] 孙文坛.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J].哈尔滨:学理论,2012

[7] 张莹瑞.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北京:心理科学进展,2006

[8] 苗凤祥.自由的出走:自行车爱好者骑行西藏行为研究[J].长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9] 赵前飞.谈自行车经营者对骑行文化的认识和推动[J].中国自行车,2011

[10] 乔俊健.烟台市区自行车休闲骑行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4

[11] 刘洁晶.户外自行车运动价值分析——以衡水学院青年教师环渤海骑行为例[J].青春岁月,2012

[12] 李佩宁.背包客亚文化群体认同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3)

(责编:吕尚)

猜你喜欢
认同
试论现代中国文学认同的价值取向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好莱坞影片的美国文化认同性诉求
“认同”视角下辅导员心理辅导谈话技巧研究
舆论场理性族群的认同与构建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