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化技术在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14 13:27丁杰
艺术评鉴 2016年5期
关键词:西北民歌声乐

丁杰

摘要: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是我国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其民族的文化、历史,并更好地继承这一优秀的民族艺术遗产。但受到现代文化经济的冲击,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这一古老的艺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与传承危机。文章提出将多媒体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教学中,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的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并有助于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艺术的传承,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数字化技术 桂西北 少数民族民歌教学 地方高校

桂西北,顾名思义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一带的地理区域,其范围包括以百色、河池、柳州三大城市为中心的各地级县市与乡镇,在省级边界上毗邻云南、贵州、湖南三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桂西北地处我国南疆,该地区山清水秀、民歌资源极其丰富,素有“歌海”的美誉;同时它又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有多达12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该地区。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艺术文明灿烂而多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氛围。少数民族人民勤劳、善唱,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形成了边劳作边歌唱的生活习惯,以此抒发情感、自娱自乐、颐养身心。这种“歌不离口、活不离手”的生产生活方式祖祖辈辈延续下来,也造就了桂西北地区丰富多姿的民歌文化,如壮族民歌、毛南族民歌、仫佬族民歌、瑶族民歌,以及京族、苗族、回族民歌等。其中有些已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受到保护。这些民歌是广西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是我国民歌艺术宝库中的奇葩,也是桂西北少数民族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出来、并代代传唱下来的宝贵财富。

一、地方高校教学中对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

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是我国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其民族的文化与历史。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的迅猛发展代替了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劳作方式,传统文化艺术也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冲击,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这一古老的艺术文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与传承危机。一方面,作为民歌传播主体的年轻人,更加热衷于动感十足的现代流行音乐,对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本土音乐文化不感兴趣,认为那些传统民歌已经赶不上新时代的潮流;另一方面,随着电视、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得到改善,男女交友恋爱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这使民歌整体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以往各地兴盛的民歌演唱活动也在逐渐萎缩。

2004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强调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性。在《通知》的指引下,一些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相继在原有音乐教育体系的基础上,试行本土音乐文化特色教育,创办特色声乐教育体系,探索一条与少数民族民歌发展相协调的教育之路。这些地方高校采取了有效、可行的有力措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河池学院作为地处桂西北的一所地方高校,是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播基地,担负着传播与发展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使命。河池学院艺术学系一直将本地区本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作为发展教育的根基,以弘扬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为教育方向,树立民族教学观念,以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为己任,全力以赴地为促进地方发展做贡献;创建具有自身优势的少数民族特色课程教育体系,集中力量创办民族特色教学,走特色发展之路。面对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地方高校也在不断创新与改变、实践与探索。尤其在桂西北少数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上,河池学院作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予以了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创建体现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优势的教育体系,以更好地满足民族地区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

二、多媒体数字化技术运用于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其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基本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多媒体数字化在教育领域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将多媒体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教学中,既为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极大地提高了声乐演唱教学质量。在声乐演唱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数字化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声乐教学中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数字化信息储存量大等特点,可以使学生欣赏桂西北少数民族优秀的民歌艺术,从而对其产生兴趣,对于提高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教学的效果,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这个多媒体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数字化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由于多媒体数字化技术具有图、文、声、像一体化的特点,很好地解决了以往声乐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单调、枯燥的问题,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民歌演唱提供了方便、适用、快捷、声像一体化的全方位教学环境,这必然会对声乐演唱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民族地区的高校教育是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能够得以继承与发扬的重要保证。学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通过《广西少数民族民歌调查问卷》可以了解到,当今大学生对计算机音乐多媒体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少数民族民歌的教学研究,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多媒体数字化技术运用于声乐演唱教学中是必然的趋势。教师应对多媒体教学化技术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掌握其特性和操作技能,并能够灵活地运用于声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民歌声乐教学。

三、多媒体数字化技术运用于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多媒体数字化教学是以计算机为中心,集信息存储、课件制作、语音处理、图像处理等功能于一体,并通过技术将信息转换成统一的数字信号,以方便使用者进行编辑、存储、控制与检索等。由于优点众多,多媒体数字化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各高校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使教学内容形象化

在声乐演唱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数字化技术的多种功能,能够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的魅力,并对其表现手段和演唱风格做细致地了解与研究分析,大大丰富了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教学的内容,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并有效地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运用多媒体数字化技术的录音录像功能,可以使学生客观地感受和评价自己的歌唱表演,有助于提高民歌教学的质量。

多媒体技术在地方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增加了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性,使课堂气氛活跃,多媒体的演示使教学的层次感清晰,教师、学生、多媒体之间实施多方面的互动。

(二)增加了民歌教学的互动性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教学中,是以计算机为主体的训练,学生可以现场进行少数民族民歌演唱模拟。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计算机及时汇总信息并反馈,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了客观、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为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族民歌演唱环节通过多媒体技术共同完成基本训练,完成了教学上的基本互动。

还有一种互动被称为协奏互动模式,主要是由教师操作多媒体技术进行控制。如教师可以通过MIDI踏板控制音乐的播放时间,根据计算机反馈的信息灵活调整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应用多媒体技术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随着教学的深入课堂上的互动可以更深入,例如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一边听,学生的实时演唱,根据学生的演唱所发出的音色、音量、音高、音准、语言等的准确程度,一边作出自己的反馈内容,以及改进的措施。在这些互动中充分的刺激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为今后的表演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多媒体技术带动课堂模拟互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并走进教学中,计算机音乐作品也在大量的涌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改编少数民族音乐的热情。师生在多媒体的教学氛围中如身临其境地全身心投入学习,学生可以看见自己的表演、听见自己的声音,以便调整自己的表演与演唱,及时纠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教学效果突出,课堂氛围令人兴奋。

(四)教师与多媒体之间的互动

声乐教师作为多媒体技术的主要操作者,要了解多媒体技术教学的特点,并根据多媒体技术的结构特点来制作教学课件。如果不了解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也就无法在教学中与多媒体产生内在特质互动,那么多媒体技术在广西少数民族民歌教学中也就不可能很好的实施。

四、结语

多媒体数字化技术在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教学中创声乐课程的特色教学,使多媒体技术与传统声乐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优化教学结构,以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带给学生全面的视听感受,丰富他们对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的了解,实现视、听、学全方位、一体化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音乐工作者,有责任去研究、传播、继承和发扬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艺术,以达到推动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艺术发展的目的。因此,地方高校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办学模式,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资助课题,项目编号:2014JGA212;2014年广西高校科研资助课题,课题编号:YB2014332。

参考文献:

[1]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2]杜亚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农学冠.桂北瑶歌的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4]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5]罗钧梅,何永斌.将本土少数民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素质选修课的探索与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05).

[6]蔡际洲.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J].中国音乐,2003,(02).

猜你喜欢
西北民歌声乐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缠海鞭杆—西北棍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赞美夕阳红
穿花衣 唱民歌
狭路相逢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