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币“入篮”的中外报道看中央外宣媒体的责任

2016-05-14 10:35
对外传播 2016年5期
关键词:时效华尔街日报新华社

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是近几十年以来中国在国际经济金融治理舞台上开启具有划时代意义新篇章的大事,它事关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国际格局中地位的提升,并深刻改变着中国与世界在政治经济舞台上的互动关系。

国内外媒体都对此给予高度关注,倾注了大量笔墨对这一进程的全过程进行了持续跟踪报道。笔者当时正在华盛顿常驻,负责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新闻,有幸见证并参与报道了这一历史进程,对中央外宣媒体应当在这样一个全球各大媒体都不会缺席的重大涉华新闻报道战役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积累了一些思考。本文中,笔者试图以IMF宣布人民币“入篮”决定当天新华社和《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为例,比较分析并探讨中央外宣媒体的责任。

时效领先,责无旁贷

2015年11月30日,华盛顿小雨。位于宾夕法尼亚大街1900号的IMF总部大楼平静如常。上午11点多,已有中国执董办的官员步入一楼新闻发布厅,他们中不少人打着红色领带,神态轻松。执董会没有延时,说明关于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简称SDR)的讨论表决出现意外的可能性不大。

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答案。不久,参与SDR审议的主要官员、基金工作人员和上百名记者悉数到场。新闻官开始向记者散发暂时预制(embargoed)的新闻稿,人民币“入篮”成功的谜底由此揭晓。

11点58分,拉加德步入发布厅,黑色外套下,一身中国红衬裙及同色首饰分外扎眼。对于这极富中国元素的亮相,在场的人心知肚明,击掌叫好。拉加德在简单寒暄后宣布,人民币符合加入SDR货币篮子的所有现行标准被批准“入篮”。快门声此起彼伏,记者们用镜头将国际金融史上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定格。

当天在现场的记者除了所有常驻华盛顿的中国媒体之外,西方所有主流媒体均悉数到场,他们中不少是平时专门跟踪IMF新闻的记者。这样重大的新闻事件发生在即,全球各大媒体在时效上的拼抢是异常激烈。中央外宣媒体在这样一条重大涉华新闻的时效上自然应当抢占先机,分秒必争。

在IMF向记者散发完新闻预制稿之后,笔者立即将新闻稿拍照用微信发给值班编辑,编辑将新闻稿与我提前预制的英文快讯和简讯进行反复核对。只等拉加德开口宣布消息,快讯就可以发出了。

大家几乎都是屏息等待IMF总裁拉加德开口宣布消息。为了抢时效,笔者在拉加德到达会场前就拨通了编辑部的值班电话,将拉加德步入会场后的一举一动通过电话口述给编辑部,直到她开口宣布消息。

就在拉加德开口的那一刻,在与编辑部的密切配合下,新华社的英文快讯在通稿和海外社交媒体账户上实现了全球首发,快出第二名的法新社50秒。可以说,前方记者的高度警觉和与后方编辑部的密切配合确保了新华社在这场新闻大战中取得了时效上的胜利。

深度比拼,差异中见立场

新闻大战比拼的不仅是时效,更是深度。对比新华社和《华尔街日报》当天的报道,两篇稿件都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度挖掘,并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配以多角度的专家采访和详实的新闻背景。值得注意的是,《华尔街日报》和新华社在这个题材的报道角度和立场上的相似度较以下其他对比稿件更高,即在肯定人民币“入篮”是中国经济金融改革成绩的同时,也强调了中国在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上面临着更多挑战。比较少见的是,和其他外媒相比,《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观点更加客观中立,即使是在谈未来挑战的时候也没有脱离客观现实。

新华社报道在标题中便开宗明义:“‘入篮SDR,人民币踏上储备货币新征程”。既然是“新征程”,就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将面临更多挑战和险阻。《华尔街日报》虽然没有在标题突出这一含义,却也在导语中就提到此举将“进一步促进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自由化”,并在第二段里提到“这也标志着对中国来说一个具有潜在风险的旅程的开始。接下来,一个更加自由交易的人民币和更加公开的市场将给中国的外贸带来震荡,并增加资本外逃的风险”。总体来说,两者都在显著位置突出了人民币“入篮”之后将面临的挑战,并都明确指出“入篮”并不能使人民币在短期内具备取代美元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实力。

尽管如此,两者在谈论挑战上的笔墨篇幅还是存在较大差异。新华社稿件超过一半的篇幅是在讲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的认可、对中国金融改革的信任、“入篮”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对缓解全球安全资产短缺的积极意义。而《华尔街日报》则用绝大部分笔墨谈挑战和困难,通过引述专家观点和使用记者自身观点明确提出,人民币究竟能不能被各国央行作为储备货币接受将取决于北京是否能够成功地深化金融体系改革,以及是否能够加强经济内部运行机制的透明度。

《华尔街日报》的稿件还将批准人民币“入篮”和国际社会对旨在给与新兴市场更多话语权的IMF份额和治理改革被搁置的不满相联系,暗示批准人民币“入篮”是对中国在IMF改革问题上的一种“补偿”,这也是外媒在报道这件事情上普遍的解读。

作为美国的主流媒体,《华尔街日报》在报道完以上事实和观点后也没有忘记加入一些美国国会议员的反对声音,其中包括长期对华持不友好态度的纽约州联邦参议员舒默,但总体而言这部分言论所占的篇幅较小。

实时紧跟,放大积极外溢性

《华尔街日报》这篇报道在外媒报道人民币“入篮”问题的所有报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即总体客观、平衡,但是不乏局部放大改革挑战和困难。中央外宣媒体在此类重大问题上一定要坚持跟踪,紧盯事件进程的每个关键节点,及时发出我方声音,挤压西方舆论在此类事件上的负面炒作空间。

人民币“入篮”进程历时多年,历尽艰辛。尤其是在2010年人民币未通过IMF评估之后,外界对这一事件的前景普遍感到不太明朗。直到2015年春末夏初,部分IMF官员和华盛顿资深智库人士放出话来,人民币“入篮”开始进入加速冲刺阶段。尤其是在去年8月份IMF发布人民币“入篮”初评报道后,关于IMF究竟会在何时启动最后评估的猜测声不绝于耳,甚至有不少传言称评估将推迟到2016年。

作为中央外宣媒体,在这样的关键时候应该紧盯动态发展,及时发布权威消息以正视听。笔者作为IMF的跑口记者,在那段时间里不错过IMF的每一次新闻吹风会,以及华盛顿智库的活动。对于对IMF决定有重大影响力的美国财政部的表态也保持密切关注,在西方媒体发出一些猜测性报道的时候主动向IMF新闻官求证,在第一时间发回权威声音。

8月份IMF在初评报告中对人民币的表述变得比此前更加积极,10月份IMF总裁拉加德明确站出来支持人民币“入篮”。经历了这两个重要节点,外界对人民币“入篮”的前景预期也变得更加乐观。虽然外电并没有对这两个节点进行大篇幅报道,但是新华社均抓住这些于我有利的重要节点进行了长篇深入的报道。

笔者在持续报道这一进程中还发现,选取合适的专家对增强报道的专业性和深度至关重要。华盛顿虽然有着丰富的智库专家采访资源,但是其中不少人对中国问题抱有偏见。即使是在人民币“入篮”这样的经济问题上,一些人也始终无视中国在金融改革领域取得的进步,以老眼光看待新情况。笔者在经过长期采访接触之后对不同专家的观点有所了解,筛选出观点比较客观理性的专家为我所用,将这样的专家观点放入稿件中才能以理服人,正确引导舆论。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像人民币“入篮”这样的重大海外涉华新闻会越来越多。总体来看,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的认识理解比以前更加深刻,这在客观上对中央外宣媒体在报道的时效和深度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外媒在涉华经济议题的报道上较之以前更加客观,但是它们仍然倾向于放大中国经济的局部风险,淡化积极的外溢性。中央外宣媒体应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在积极的外溢性上做足文章,促进中国和世界经济的良性互动。

猜你喜欢
时效华尔街日报新华社
形变时效组合工艺与Al-1.0Mg-0.5Si-0.8Cu合金腐蚀行为和微观结构的关系
一种提高时效强化型AlMgZn合金晶间腐蚀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华尔街日报》印刷广告收入下滑将裁撤印刷版面
《新华社烈士传》再版发行
ENGLISH ADOPTSMORE CHINESE WORDS
新中国六十华诞大阅兵
为什么我不再看《华尔街日报》
试论取得时效制度中的善意与恶意
论取得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