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与特点

2016-05-14 06:11王伊欢
人间 2016年5期
关键词:空巢老人解决措施

王伊欢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人们的身体状况得到了加强,平均寿命也得到了延长,由于我国独生子女家庭众多,使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而青壮年迫于生计出外打工,使得“空巢老人”数量急剧增多,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从“空巢老人”的含义,出现原因,现状,特点与解决措施等多个层面出发,多方向的从立体层面剖析“空巢老人”这一弱势群体。

关键词:空巢老人;养老情感依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26-01

一、何为“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独自居住的中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发展,“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多,这已经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空巢老人"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成为了重中之重。

二、“空巢老人”原因

(一)个人原因造成的“空巢老人”。一是老人自己希望过独立生活,得到更多自由。这部分老人大多是思想比较前卫,经济水平较高,而身体状况相对良好。二是老人不愿意换到新环境居住,因为对老宅有深厚感情,便选择了独立生活。

(二)家庭原因造成的“空巢老人”。一是因为社会观念,生活习惯的不同,老人与子女之间存在的代沟使得为了避免生活在一起产生问题而产生的空巢。二是子女忙于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老人,老人无法从子女那里得到关怀,便只能独立生活。三是由于住房条件原因父母无法与子女同住导致的空巢。

(三)社会原因造成的“空巢老人”。一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住房条件改善,大多数子女婚后都会出去买房,独自居住,这就造成了空巢现象。二是子女由于工作原因在外地上班造成的空巢。三是由于女儿结婚嫁到异地而导致的一些独生子女家庭造成的空巢。

(四)自然空巢造成的“空巢老人”。简而言之,自然空巢造成原因就是主要有三种情况,分别为终身未婚导致的空巢,结婚未育导致的空巢和已育子女,但是子女离世导致的空巢。

三、“空巢老人”现状

目前我国“空巢老人”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满意度相对较低,无论是从身体状况还是心理状况出发,都不甚满意,总结出来,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空巢老人”独自在家,经常郁郁寡欢。“空巢老人”多半时间为自己在家,由于长时间与社会新鲜事物得不到接触,不懂得使用新兴沟通软件,并且由于年龄较大,不方便外出,造成的与外界长时间得不到沟通。居住在农村的“空巢老人”这种问题更加严重。

(二)“空巢老人”居住环境较差,收入较少。“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为其儿女所资助,其次为劳动所得包括养老金和打工所得,这导致了“空巢老人”物质生活的不够丰富。而且在社会知识和结构中处于弱势群体的“空巢老人”无论是身体方面还是知识层面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这导致他们没有能力去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来丰富其日常生活,这也是导致其生理与心理发生问题的原因之一。

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降低了“空巢老人”的满意度。

政府虽然在经济方面对“空巢老人”进行了帮助,但是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空巢老人”的问题。由于“空巢老人”从其他社会组织的帮助不足,并且社会一些福利措施的不健全也并不能提高“空巢老人”的业余生活,这使得“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层面得不到满足。

四、“空巢老人”特点

(一)心理特点。“空巢老人”常伴随的是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因为独自在家,这些老人大多都有被遗忘感,失落感,孤独感与无助感,也会感到生活没有趣味,终日郁郁寡欢,同时也会经常感到自责,认为自己对子女关心不够。

而且目前由于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健身娱乐设施不足,也导致“空巢老人”在家无所事事,能能无聊的浪费时间。这就导致了“空巢老人”的心理容易发生疾病,而长时间的不外出,不与人沟通更是加重了这种现象。

(二)身体特点。由于“空巢老人”经济来源不足,医院费用又很昂贵,老人经常是因为怕浪费金钱而不去看病,导致最终疾病危及生命这一现象。而独自居住的老人大多身体不便,而这些老人大多为了不给自己子女造成经济负担,经常隐瞒自己的病情,空巢老人的饮食起居完全靠自己打理有的老人自理能力很差能吃一吃饭穿衣都很难解决,这就导致了“空巢老人”身体大多不好,所以更不容易外出。

五、解决措施

(一)努力探索新型养老,让老人在家也能得到照顾。虽然大多数“空巢老人”独自居住与人沟通不便,但依然喜欢独自居住在家而不选择养老院或者是其它相似的机构中心。所以说家庭养老依然被大多数人所认同,就现有情况来说,很难被其他方式代替。所以我们应该多与老人的子女进行沟通,让他们经常回家探望。

(二)建立互帮互助模式,帮助“空巢老人”解决问题。“空巢老人”家庭生活困难,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帮助。建议在社区环境中,可以给“空巢老人”进行一对一的结对,既可以使“空巢老人”多与人交流又协助了“空巢老人”融入社区建设。让老年人在新的环境中仍然能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在同龄人的帮助下也能使老人得到快乐,这有利于恢复老年人正常的生活能力并且能够使他们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关系。

(三)完善“空巢老人”医疗保障体系。“空巢老人”遇见的困难不单单是心理上的,在生理上也容易受到自己大的风险。当“空巢老人”生病时却没有很好的医疗保障,这就给帮助“空巢老人”提供了很大的困难。而且农村医疗设施不够完善,人员专业度较低。当“空巢老人”的身体发生问题时不容易被解决。所以要努力完善农村老年保障医疗体系,让经济困难的农村“空巢老人”也能够得到救治。

总而言之,对于家庭条件差,身体状况不理想的“空巢老人”,政府应该进行免费的救助,在医疗设施与制度上进行完善。对于大多数身体状况良好的“空巢老人”来说,国家应该多多修建有关的养老设施,比如可以多新建一些社区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这样可以让“空巢老人”多多与人沟通,在娱乐的同时,也能在生理与心理上得到满足。

小结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针对“空巢老人”面临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起来,无论是从改善“空巢老人”的身心状况,还是改善“空巢老人”的社区护理,对其提高生存质量,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空巢老人解决措施
社会支持理论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农村“空巢老人”权益保护值得关注
“空巢老人”一样老有所乐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